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网站已建成,网址为:http://www.jdocn.com/.主要分三个板块.第一,在线期刊,包含每期每篇精彩文章,可全文免费阅读,并提供下载*另有每期精彩视频,可在线观看.第二,在线投稿,作者注册后,可在线投稿、查稿等,稿件信息及状态及时更新,作者会及时获知.第三,医学信息,网站及时更新国内、外胃肠道相关会议信息,以及最新指南类信息,利于读者信息交流.

  • 标签: 消化肿瘤 电子版 网站 杂志 在线期刊 医学信息
  • 简介:目的:探讨益肠促愈辅助西药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中西医组(50例),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肠促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综合疗效,内镜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水平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组综合疗效和内镜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主要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EORTCQOL-C30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两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肠促愈辅助西药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可有效减轻消化道和全身症状,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调节TGF-β1水平。

  • 标签: 益肠促愈方 西药 宫颈癌 放疗 放射性肠炎
  • 简介:目的观察三黄抗氧化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氧化应激血清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术前1d至术后7d服用中药三黄抗氧化(每天2袋,每袋100m1);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同实验组,口服与实验组相同包装的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术前1d,术后12h及7d测定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术前1d和术后6h、12h、24h及48h测定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率,同时评价患者应激反应的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7d血清中NO水平较对照组降低,SOD水平上升;自术后12-24h,实验组患者的血清TNF-a、IL-6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术后6h表现为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P〈0.05);术后24h实验组的全身应激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抗氧化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全身应激状态的临床症状及氧化应激相关的血清学指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VEGF表达。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氧化应激 血管新生 中医药
  • 简介:目的评价FOLFOX6案联合腹部内生场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39例采用FOLFOX6案:奥沙利铂100mg/m2静滴2小时,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静滴2小时,第1天;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推,第1天,然后总量2400mg/m2持续静滴46小时;每2周重复1次。试验组39例采用FOLFOX6案化疗的同时(剂量和方法同对照组),每周期第1天(5-FU静滴后1小时)、第8天分别进行腹部内生场热疗1小时。4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CR+PR)为56.4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9.5个月;对照组有效率为41.03%,中位TTP为8.6个月,试验组略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和0.812)。试验组神经系统毒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尤其是肢端感觉异常及面部感觉异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和0.039)。结论FOLFOX6案联合腹部内生场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少。

  • 标签: 大肠肿瘤 奥沙利铂 化学治疗 内生场热疗系统 热疗
  • 简介:目的评价放疗联合克顺铂同步或序贯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70a的老年食管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同步放化疗组(31例):放疗d1即同时开始化疗;序贯放化疗组31例:入组后先予化疗2个周期,再单独予放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2~3个周期,放疗采用6~Coy常规分割放疗,1.8~2.0Gy/次,5次/wk,总剂量64~68Gy/6~7wk完成。结果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6%、83.9%,1a、3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4%与67.7%和48.4%与3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P=0.065)。同步组和序贯组的1a、3a生存率分别为74.2%与64.5%和45.1%与3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P=0.073)。同步组的血液学毒性、放射性食管炎以及放射性肺炎均高于序贯组,多数为1以级。结论老年晚期食管癌病人同步治疗组较序贯治疗组的疗效提高,生存期延长,毒副作用增加,但病人可以耐受。

  • 标签: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化学疗法 综合疗法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电子喉镜在摘除带蒂声带息肉中的优势。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的10例带蒂声带息肉患者经电子喉镜下摘除手术的临床分析。结果经局部黏膜表面麻醉,经鼻进入喉镜,手术过程顺利,结果良好,声嘶症状均消失。结论电子喉镜在治疗声带息肉方面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操作方便,适应各级医院使用。

  • 标签: 电子喉镜 声带息肉 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与FOLFOX4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43例采用SOX方案为观察组,43例采用FOLFOX4案为对照组。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51.2%和48.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1.4%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49%和48.8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8.4个月和8.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与FOLFOX4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相似,但SOX方案的耐受性较FOLFOX4案更好。

  • 标签: 奥沙利铂 替吉奥 5-氟尿嘧啶 老年患者 晚期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 简介:《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电子连续出版物之一,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系列杂志之一。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承办,多媒体光盘(DVD—ROM)配纸质版杂志导读组成。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总结、病例报告、医学视听、争鸣与讨论、综述、循证医学、调查统计等栏目。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文献 电子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稿启事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 简介:目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refractoryprostatecancer,HRPC)的治疗,在2004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TAX327研究证实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从而确立了其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的地位。但是,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方案失败后的治疗选择仍然是一难题,为此,我们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三联方案在一线标准方案失败后治疗HR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6例HRPC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血PSA升高)时,用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治疗。治疗方案:多西他赛75mg/m^2,d1,强的松5mgbid,d1起连续应用,雌二醇氮芥280mg,2次,d,d1起连用5d。21d为1疗程。病人平均年龄75.8a,血睾酮维持去势水平,WHO体力状态评分≤2,骨髓、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估计生存时间〉3mo。疗效及不良反应判断标准:①血PSA下降〉50%,且维持〉3wk判断为有效。②可测量病灶按RECIST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③骨痛者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评价,评分下降1级为有效。④不良反应按WHO不良反应标准评定。结果6例共完成27个疗程。PSA有效5例,有效率为83.3%。有效病人PSA从治疗前的10.9~606.2(223.6±218.0)mg/mL下降到治疗后最低1.1~127.6(61.5±50.4)ng/mL。1例肺转移者,转移灶为稳定。1例骨痛者VRS疼痛评分从Ⅱ下降到Ⅰ。到分析日止,已死亡1例。此例从诊断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到死亡共53mo。5例存活者从诊断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起已存活14~36mo。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00%),脱发(100%),乏力(67%)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三联方案对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治疗失败后的病人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激素难治性 多西他赛 雌二醇氮芥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镜和MRJ检查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18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鼻咽癌患者中有131例出现颈部肿块,占70.81%。颈部肿块位于单侧102例,占55.13%,双侧20例,占15.68%,电子鼻咽镜及MRI检查鼻咽灶分布和咽旁间隙受累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双侧咽旁间隙受累比单侧咽旁间隙受累其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5。以颈部淋巴结的影像学分区为标准:Ⅰ-Ⅵ区和咽后区的转移率分别为2.4%、95.42%、51.15%、11.45%、19.84%、0%和75.57%。结论鼻咽癌患者大多数会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灶分布与颈淋巴结转移率、大小及在颈部分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鼻咽镜检查及MRI在鼻咽癌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鼻咽镜 MRI
  • 简介:目的:放射性出血性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索电子结肠镜下4%甲醛溶液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出血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宫颈癌并于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出血性直肠炎的患者104例,随机平均分为甲醛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前组给予电子结肠镜下4%甲醛溶液局部治疗,后者给予思密达(3g)、地塞米松(5mg)和庆大霉素(8万单位)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比较该方法与传统方法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甲醛组共治愈患者24例(46.2%),显效21例(40.4%),好转4例(7.7%),无效3例(5.7%),总有效率94.3%,未发现直肠溃疡和穿孔;对照组共治愈患者18例(34.6%),显效17例(32.7%),好转6例(11.5%),无效11例(21.2%),总有效率78.8%,甲醛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4,P〈0.01)。结论:电子结肠镜下4%甲醛稀释液是治疗宫颈癌放射性出血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4%甲醛溶液 宫颈癌 放射性出血性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