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已经构建好的腺相关病毒-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重组体(rAAV-HTK),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观察HUVEC细胞中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凋亡蛋白酶(caspase-3)、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B1受体(ETR-B1)以及缓激肽B1受体、缓激肽B2受体的mRNA表达量变化情况,探讨利用rAAV-HTK治疗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方法将已经构建好的rAAV-HTK重组质粒感染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感染rAAV-HTK前后HUVEC中eNOS、caspase-3、ET-1、VEGF、ETR-B1以及缓激肽B1受体、缓激肽B2受体的mRNA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转染有rAAV-HTK的HUVEC细胞内其细胞内eNOS的mRNA合成量增加,caspase-3的mRNA表达量降低,VEGF、ET-1、ETR-B1、缓激肽B1受体、缓激肽B2受体的mRNA表达量没有变化.结论rAAV-HTK重组体感染HUVEC细胞能够使HUVEC细胞内eNOS的mRNA表达量增高,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减低,提示HTK能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转HTK能够应用于高血压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 标签: 激肽释放酶 内皮功能异常 RT-PER HTK基因
  • 简介: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胰岛素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重视,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及胰岛素的认识不足,常常会出现不能配合使用胰岛素,出院后不能坚持使用胰岛素,有的患者出院后甚至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改服江湖游医的中草药,使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而过早出现了并发症,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体育运动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选取抑郁得分在轻度和中度水平的大学生共113名,分为集体运动组、单独运动组和无运动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每2个月用抑郁自评量表追踪被试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2个运动组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运动显著改善了被试的躯体化和抑郁因子2类症状(均P〈0.000);集体运动组的效应量和效应速度均优于单独运动组(P〈0.001)。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轻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改善躯体化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因子等症状。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状 运动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门诊结核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家庭访视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10月在门诊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家庭访视。1年后两组患者遵医率及各项指标达标率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率及各项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 随访 遵医行为
  • 简介:背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价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情况。我们研究NT-proBNP在血浆中的浓度是否可以作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放入支架治疗后的预后标志物。方法和结果:测定1059位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疾病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死亡事件。经过平均3.6年的随访(四分位数间隔范围为3.3~4.5年),106位患者死亡。Kaplan-Meier曲线估计五年死亡率在第个四分位点为4.7%,第二个四分位点为7.8%,第三个为11.4%,第四个为32.7%(P〈0.001)。Cox氏比例危害模型显示NT-proBNP与死亡率强相关(第四个较第个百分位点调整后危害比为5.83,95%可信限为2.08~16.44)。NT-proBNP心血管病被证实有相同的预后价值(第四个较第个百分位点危害比位5.98,95%可信限为1.55~23.13,纽约分级为I或II级的病人第四个较第个百分位点危害比位6.03,95%可信限为2.07~17.52)。结论:血液循环中NT-proBNP的水平是评价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很强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NT-PROBNP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预后价值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生物标志物 心绞痛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大鼠胰腺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断乳1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各5只。组为高脂血症组,喂以高脂饮食,另组为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实验6周后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裂解提取蛋白质。采用相差凝胶电泳(DIGE)和二极质谱技术,检测两组胰腺组织蛋白质差异,并用Westernblotting验证。结果高脂血症组胰腺与正常胰腺相比,上调蛋白质3种,其中精氨酸酶Ⅱ、甘氨酸脒基转移酶、核糖核酸酶抑制剂分别为对照组的2.19倍、1.82倍和1.12倍;下调蛋白质11种,酪氨酰tRNA合成酶、α-淀粉酶、脂肪酶、DJ-1蛋白和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48倍、2.37倍、1.85倍、1.73倍和1.65倍(P〈0.05)。Westernblotting显示高脂血症组胰腺的精氨酸酶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α-淀粉酶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高脂血症胰腺组织中精氨酸酶升高可能是高三酰甘油胰腺造成损伤的机制之,而淀粉酶和脂肪酶下降可能为胰腺自身保护机制。

  • 标签: 胰腺 高脂血症 蛋白质组学 相差凝胶电泳
  • 简介:WHO(世界卫生组织——下同)在协调和指导各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限于各国文化背景、工作条件和实践经验上存在的差异,某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也不会完全相同。目前,我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正处于与国际'接轨'之际。本文仅对接轨时,在病人

  • 标签: 结核病术语 复治 WHO 发病学 新发 复发
  • 简介: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甲状腺激素通过基因和非基因途径影响心肌收缩力、舒张功能、心率、血管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的影响逐渐得到关注。心衰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这种异常状态的存在被认为是种适应性的保护反应,但低甲状腺功能状态仍具有潜在的负性作用,其可引起心功能逐步恶化、心肌重塑、是个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结合最新及早期研究证据,我们的研究总结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关注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并给与适当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力衰竭 分子机制
  • 简介:<正>128例患者分试验组68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用黄芪水煎液(生药含量3g/ml)治疗,每次10ml,2次/d;对照组用鲨肝醇每次100mg,3次/天。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试验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100%,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有效率为89.7%;对照组分别为76.7%和53.3%,两组比

  • 标签: 水煎 鲨肝醇 生药含量 临床症状 鳖肝醇 黄茂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是当前我国乃至全球结核病控制的主要难题之,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利福平作为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其耐药性的发生直接影响化疗方案的疗效。1994~1997年,

  • 标签: 利福平 治疗 利福喷汀 耐药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正>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现代颅脑损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损伤程度更严重,受伤机制更复杂,救治困难更大,致残严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受伤瞬间的脑损伤多因暴力震荡、挤压、机械撕裂、负压抽吸所致,损伤程度难以控制。而伤后数小时所发生的继发性脑缺血是促使脑组织进步弥漫性损害的主要原因,可用人为方式干预减少其损害。有学者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死亡病人的90%,有明显的脑缺血性改变,也就是说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缺血才是导致脑组织进步损害的主要原因,而内皮素(Endothelin,ET)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是脑损伤早期致脑组织缺血的重要因素之。内皮素是Yanagis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

  • 标签: 继发性脑损害 颅脑损伤 内皮素基因 主动脉内皮细胞 弥漫性 受伤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旁路术肥胖患者术前及术后脂质代谢情况。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减重中心接受胃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BMI>28kg/m^2)25例,手术时保留30ml小胃囊,旷置100cm胆胰支及100~200cm食物支。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随访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肥胖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随访超过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TC,TG,LDL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DL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仅HDL与BMI相关(P<0.05),术后TG、LDL、HDL改变均与多余体重减少率(PEWL)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胃下旁路术是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在减重同时会给肥胖患者的脂质代谢带来改善,降低血浆TC、TG及LDL,增加HDL水平。

  • 标签: 肥胖症 脂质代谢 减重外科 胃旁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妊娠期血脂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syn-drome,PI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3例PIHS产妇,纳入PIHS组,并选取同期妊娠期非高血压产妇及未妊娠妇女各100例,并纳入对照组及正常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脂检测指标。结果轻度PIH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显著低于重度PIHS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I)显著高于后者(P<0.05);PIHS组TC、TG、LDL-C、ApoB、L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PIHS组HDL-C、ApoAI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各项血脂检测指标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在今后的检查中,应重点关注HDL-C、ApoAI2项血脂指标,做到PIHS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妊娠 血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目的明确临床上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丙戊酸镁(VPA-Mg)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收集的符合要求的4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VPA-Mg联合PPC治疗组(VPA-Mg+PPC组,n=20)和单独使用VPA-Mg组(VPA—Mg组,n=22)。观察24周后,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发作类型、月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VPA-Mg+PPC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1.1)w(0.4±0.6),P〈0.05];VPA—Mg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1.4)VS(0.6±0.6),P〈0.05],但两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Mg+PPC组认知评定较VPA-Mg组改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数据异常存在。VPA-Mg组胸闷1例,脱发1例,腹痛1例,谷丙转氨酶偏高2例。VPA—Mg+PPC组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改善了伴有肝功能异常的病例。结论VPA-Mg与PPC联合治疗癫痫患者不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抵抗丙戊酸镁肝脏方面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 标签: 癫痫 认知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丙戊酸镁
  • 简介:目的研究胸水和结核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247例胸水进行临床检查。结果结核性胸膜的患者胸水中结核抗体比PPD和胸水直接涂片为高。结论胸水结核抗体鉴别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实用价值。

  • 标签: 胸水 结核抗体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在降低多发性硬化复发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即甲基强的龙冲击疗法,0.5-1.0g/d,连续使用5d,并根据病情维持或减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月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0.4g/(kg·d),每月用5d,连续应用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3、5、6个月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结果第1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相同,但第3、5、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并可以有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其加强应用的时间越长复发率就越低,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硬化症 免疫球蛋白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抗骨质疏松治疗和护理体化服务。试验组在出院后加入骨质疏松俱乐部,接受系统、规范的延伸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的恢复(Harris评分)和骨密度改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2个月后两组骨密度均较治疗的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L_2~L_4骨密度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行的延伸服务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骨密度的改善

  • 标签: 延伸服务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Arg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细胞氧化氮合酶(NOS)、Na^+-K^+-ATPase、Ca^2+-ATPase活性以及N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细胞内NOS、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与糖尿病组比较,L-Arg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肝组织细胞内NOS、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及NO含量显著升高。结论L-Arg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具有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左旋精氨酸 自由基 CA^2+ -ATP酶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状态HBsAg和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IL-2、IL-10和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检测,应用PCR法HBVDNA进行检测,并HBV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应用SPSS13.0forwindow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2与HBsAg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064,P=0.547),但与HBVDNA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261,P=0.013);IL-10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4),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015,P=0.888);IL-2/IL-10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87,P=0.410),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3);CD4^+细胞与HBsAg及HBVDNA水平均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8,P=0.074;r=0.051,P=0.632);CD8^+细胞也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07,P=0.315),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46,P=0.169);CD4^+/CD8^+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58,P=0.134);但与HBVDNA水平呈低负相关关系(r=-0.201,P=0.055)。结论慢乙肝患者体内IL-2HBsAg水平虽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HBVDNA的复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IL-10HBsAg及HBVDN水平均无显著影响,IL-2/IL-10之间的平衡HBVDNA复制亦无明显影响;CD4^+、CD8^+细胞HBsAg及HBVDNA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CD4^+/CD8^+细胞之间的平衡似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 标签: IL-2 IL-10 CD4+细胞 CD8+细胞 HBSAG滴度 HBVDNA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临床护理带教的需求。方法在我院2015届实习护生中随机选取本科、大专、中专护生各50名作为调查对象,不同学历护生临床护理带教的需求如带教老师工龄、工作态度、学历和职称、临床带教内容和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组护生带教老师工龄、学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要求带教老师工龄〉10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较高(P〈0.05);专科操作、专科常用药物知识、病情观察方法、仪器设备使用和护患沟通技巧要求评分显著高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基础操作和护理文书记录要求评分低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三组护生带教方式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历护生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内容需求不同,但均病例分析和教学查房带教方式比较感兴趣,护理带教老师可根据护生学历,制定针对性带教方案,以提高带教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生 临床护理带教 需求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