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79例中药外敷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临床护理经验,认真观察伤肢血运、协助维持有效固定、做好皮肤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和做好心理护理是维持有效固定、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 小夹板固定 金黄软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年龄在 13-50 岁(排除乳牙滞留情况)的前牙牙脱位病例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 A 组(实验组)采用超强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固定脱位牙, B 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弓夹板固定。两组患者固定 1 周、 4 周(拆纤维带时)和拆后 3 个月复查,评估两种固定术的疗效,及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 舒适性、美观性、疼痛 等的出现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A 组治疗成功率 97.1% , B 组治疗成功率 88.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A 组的牙周情况、患者的舒适性、美观性均较 B 组的好。 结论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的固定中疗效佳,对外伤牙影响小,对牙周组织损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前牙外伤,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正畸固定托槽粘结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正畸患者 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例。对照组开展正畸固定托槽粘接时由医生单独进行,应用简单的棉卷进行隔湿,观察组开展正畸固定托槽粘接时应用四手操作,同时对唾液采用吸唾器进行持续吸取,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患者舒适度和托槽脱落率。结果:经过相应方式进行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更短,患者舒适度更高,托槽脱落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畸托槽粘结中应用四手操作可使手术治疗时间得以有效缩短,同时可使患者的舒适度得以提高,避免托槽发生脱落。

  • 标签: 正畸治疗 托槽 粘接 四手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两种不同针柄固定法与患者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静脉输液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研究方法.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一天采用常规固定固定针柄为对照组,一天采用翻转针柄后固定固定针柄为实验组.采用线性模拟评分标尺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疼痛率为24.17%,无痛率为75.83%;而对照组疼痛率为45.83%,无痛率为54.17%,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翻转针柄后固定针柄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其不仅可以增加药液滴注速度,还可以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

  • 标签: 静脉输液 疼痛 针柄固定法
  • 简介:呋塞米是临床最常用高效利尿药,关于其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罕有报道。2012年6月,我院出现1例因使用呋塞米致固定性药疹病人,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药疹消失。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心护理 呋塞米 固定性 疹病 过敏反应 利尿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手部静脉穿刺后新的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对住院接受静脉输液203例老年病人采用传统固定法和新的固定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新固定方法的漏针率明显低于传统固定方法,病人的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固定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老年病人 手部 静脉穿刺 固定方法
  • 简介:总结6例石膏外固定术后严重感染并骨髓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其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肢血供,加强环境管理,积极抗感染,持续创腔冲洗与负压引流,静脉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观察与预防并发症,积极功能锻炼等。结果除1例因难治性感染予截肢术外,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愈后良好。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石膏 外科 感染 骨髓炎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4例外伤脱位牙的病人,对其采取光固化树脂夹板固位再植。[结果]24例病人术后23例再植牙成活,1例再植牙牙髓坏死,经根管治疗后保留患牙。定期复诊3个月~12个月,无一例患牙松动脱落。[结论]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效果满意。

  • 标签: 外伤脱位牙再植 光固化树脂夹板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形弹力胶布与普通宽纸胶布对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具体差异,探索“H”形弹力胶布的实际应用方法以及临床使用形式。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2021年9月-2022年3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共计158名患者之中,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疾病调查工作。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的形式,将100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固定人数为50人。对照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宽纸胶布,观察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H”形弹力胶布。结果:“H”形弹力胶布的使用天数普遍较长,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形弹力胶布具有固定能力强、使用舒适感较为明显、弹力较高等诸多优势,可以采用“H”形弹力胶布固定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避免胸腔闭式引流管出现位置偏移问题以及其他使用问题。

  • 标签: “H”形弹力胶布 胸腔闭式引流管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进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群体进行管道固定的过程中,加用体表导管固定装置之后,能否取得更加满意的固定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二次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科室所有进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之中,抽取60例进行对比对照试验,将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干预方法和措施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使用3M敷料贴加以固定,而观察组则在这基础上,再使用图表导管固定装置进行二次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敷料更换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评分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应用成效方面情况。结果 分别加以针对性的固定及相关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情况对比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成效差异,即观察组敷料更换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缩短和减少(P<0.05),而相比之下,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分情况则显著提高(P<0.05),呈现出了明显的干预成效方面的差异之处。结论临床深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固定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二次固定的干预方法之后,患者的管路维护次数减少而敷料使用时间延长,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舒适度相对更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成效情况。

  • 标签: 二次固定 临床应用 深静脉置管 管路护理 效果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中的样本选择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将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和观察组(整体护理;53例),随后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分别为不同小组之中的患者制定护理方案之后,不同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四肢骨折而入院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过程中,整体护理服务的开展在控制患者疼痛评分、恢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穿刺加压止血固定带在肾穿刺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住院行肾穿刺患者50例,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对照组和实验组,2020年1月至8月的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软枕垫压穿刺部位,实验组采用我科自制的加压止血固定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腰痛程度、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腰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穿刺 加压 止血 固定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架,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次设计的氧气钢瓶固定架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固定矫正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固定矫正患者,共85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42例,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患者为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确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护理 固定矫正 负性情绪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中药冷热湿敷是中医中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冷热湿敷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敷料滑落的问题,不止患者的体验感差,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综合我院在过往的中药冷热湿敷的治疗经验,中药冷热湿敷中敷料的固定性差,保温效果不好,我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了一种用于中药冷热湿敷的固定保温贴结构,本结构具有简单、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突出特征,与一般的中药冷热湿敷方法相比,可持续保持药包温度,确保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因反复加热药包而增加的工作强度。

  • 标签: 中医贴 设计 研制
  • 简介:摘要:探讨胃管固定角度对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90例留置胃管患者将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三组,即角度A组,角度B组和角度C组。角度A组为平行组,角度B组为上斜30度组,角度C组为下斜30度。比较观察三组患者置管胃管期间鼻翼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结果显示,黏膜损伤评分上斜组的评分最高,平行组居中,下斜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天:P<0.001,第二天:P<0.01,第三天:P<0.05)。结论:将胃管外露部分下斜30°粘贴固定,对于改善和预防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留置胃管 压力性损伤 固定方法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定期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60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定期口腔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口腔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腔相关指数改善情况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实施定期口腔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情况,进一步改善预后。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 定期口腔护理 口腔相关指数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48例胃癌根治术后采取早期肠营养输入瑞素、百普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胀腹泻、胃管固定不妥脱出。45例能耐受肠营养,3例导管脱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使机体恢复较快,费用降低,显著改善术后营养不良的状况。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通过对35例外伤性颅血肿老年患者受伤机制、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及变化形式的观察,指出:老年人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多变。作者根据老年人解剖生理特点,结合临床对多发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观察要点进行论述。同时强调,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可靠保障之一。

  • 标签: 老年外伤 颅内血肿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