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INB和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胸腔镜手术病人80例,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他们都用静吸复合全麻胸腔镜手术。其中试验组病人在诱导之前用胸椎旁阻滞,对照组病人在诱导之前用肋间神经阻滞。两组病人治疗时间都为五天。对比这两组病人成功的人数以及症状反应。结果经过统计试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试验组,试验组病人的病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胸腔镜手术TPVB比INB麻醉作用强。

  • 标签: INB TPVB 胸腔镜 手术
  • 简介: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比较CT血管造影(CTA)和颈动脉超声(US)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方法:对34例急性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作CTA和US检查,并对其中的3例进行了DSA检查.颈内动脉段的狭窄率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法进行计算,颈总动脉及颈膨大的狭窄率根据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研究(ECST)法进行计算.结果:34例中30例(88.2%)发现颈动脉斑块,CTA和US测得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34.6%±17.8%和32.5%±13.9%,两者对狭窄程度判断的一致性为70.9%.以DSA为金标准参考时,CTA正确诊断1例颈内动脉完全闭塞,但被US低估为50%狭窄.CTA发现40/80钙化斑块(50.0%),US发现23/80钙化斑块(28.8%).此外,US发现的1处斑块溃疡,未能在CTA显示.结论:CTA和US作为快速的无创伤的检测血管形态的技术,在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颅外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观性耳鸣行耳周三穴深刺与浅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8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进行耳周三穴浅刺治疗,研究组进行耳周三穴深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HI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观性耳鸣行耳周三穴深刺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耳鸣症状,缓解疼痛程度,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主观性耳鸣 耳周三穴 深刺 浅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手术复位中使用经伤椎固定方法和跨伤椎固定治疗方法两种手段的临床效果差异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脊柱外科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3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将3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经跨伤椎固定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差异,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对比经伤椎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患者轻,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对照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重于实验组患者。在经统计学计算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经伤椎固定手术治疗后,疼痛情况低于跨伤椎固定患者,并发症方面经伤椎固定手术患者较轻,下床时间经伤椎固定和跨伤椎固定两者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CT检查、MRI检查分别应用在脊柱外伤患者的诊断中,比较及评估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文收入并展开分析的资料是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医院予以诊断以及治疗的58例脊柱外伤患者,对58例患者都实施CT检查、MRI检查,研究并关注全部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对骨折线、椎弓骨折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MRI检查结果,P<0.05,显示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对脊柱外伤患者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CT检查结果,P<0.05,显示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CT检查、MRI检查各存在一定的优劣势,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合理选取影像学检查方式。

  • 标签: CT MRI 脊柱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治疗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采用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中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还能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普及与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中保留卵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5例行附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3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日观察临床指标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病时间、手术出血量有明显差异,而手术时间、术后3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于卵巢囊肿蒂扭转需保留生育及内分泌功能的患者来说,术中直接复位后行保留卵巢的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其不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病率,不增加手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卵巢再扭转等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卵巢囊肿 附件扭转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每组52例。开颅组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lasgow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肿清除率。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后Glasgow评分III明显低于开颅组,Glasgow评分V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颅组患者比较,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血肿清除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较高,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测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首先给予这此研究对象行常规性心电图检测,将此次所检测的结果分为常规组,之后再给予他们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将此次所检测的结果分为动态组,比较并分析两组心电异常的检出结果以及阳性概率的检出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异常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性心电图检出异常的概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检出异常的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常规性心电图和动态性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测设备来说,两者最终所检测的结果差异显著,一般来说动态性心电图相比常规性心电图的检出概率较高,在临床应用上,动态心电图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临床诊断 价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硼替佐米+地塞米松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共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组观察,对照组40例应用VAD方案治疗,研究组43例应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95%低于研究组95.3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高于研究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优于VAD方案治疗,安全性高,是临床多发性骨髓瘤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VAD方案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组(n=20)接受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ADL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3.84±1.63分,对照组为11.05±1.7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为2.11±0.73分,对照组为2.65±0.66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其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神经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区敬老院群居老人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微型营养评定(MNA)问卷调查,结合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握力、三头肌皮褶厚度等,对1178名大连市区敬老院群居老人进行营养评估。结果MNA总分<23.5,属于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应用BMI评估,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100人(8.49%),肥胖检出率为479人(40.66%)。结论敬老院老年人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低下并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

  • 标签: 微型营养评定 人体测量学 社区退休居民〔中图分类号〕R153. 3〔文献标识码〕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与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细针穿刺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128人,纳入检查的颈部淋巴结数目为214枚,分别用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判断以上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两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高频超声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90.0%,准确度85.5%;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93.8%,准确度9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方面评价效果好,且弹性超声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高频超声。

  • 标签: 弹性成像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常规开胸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经我院收治并确诊为NSCLC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施常规开胸根治术的对照组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观察组各3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撤除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常规开胸根治术的临床效果相比较,前者手术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鉴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常规开胸根治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方案比较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90例我院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全脑放疗40Gy+局部转移灶加量至60Gy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局部转移灶IMRT放疗60Gy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卡氏评分情况、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局部转移病灶IMRT放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4灶)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且1年生存期无差异,神经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方案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分别施以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检查方式期间,对照组(66例)选择常规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观察组(66例)选择动态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最终就两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以及疾病误诊率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71.21%)以及疾病误诊率(16.67%)加以对比,观察组(89.39%)、(1.52%)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选择动态心电图加以疾病诊断,针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表现出的检出率显著,并且可以将疾病误诊率显著降低,从而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证明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06-2018.09本院诊治的14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以11分配的方式划为A组70例、B组70例。其中A组为氨茶碱救治,B组为枸橼酸咖啡因救治,比较患儿总有效率、血气指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57%,B组则为97.14%,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B组PaO2、PaCO2、PH血气指标较优于A组,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暂停早产儿,虽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均和起到症状改善的效果,但前者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且还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可推广。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早产儿 呼吸暂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年底到2017年年底收治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即保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术组,每组45例。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手术实际情况同时施以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情况,并对比较结果作出分析。结果在手术和综合治疗后,保乳手术组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有1例,为上肢水肿,3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其中包括2例肺部转移和1例骨转移。改良根治术组患者中出现14发症例,包括上肢水肿10例和切缘皮瓣缺血4例,出现2例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包括2例肺部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肝转移。术后,两组患者发生并发证的几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改良根治术相比较,保乳手术因为其创伤更小且并发症少,而且由于恢复快以及对乳房外观的美观程度影响较小,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小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其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上肢骨折患者期间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常规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方法自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随机选取62例上肢骨折患者,抽签法分组,研究组31例采取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固定方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0.3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出血量(127.33±17.55)ml、住院用时(11.8±2.6)周、运动生活能力恢复时间(13.2±2.4)周、创口直径(4.5±0.8)cm、手术耗时(44.3±9.5)min及术后愈合时间(10.3±1.4)周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上肢骨折患者期间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上肢骨折 微创下内固定术 常规固定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急诊小儿急性喉炎患者应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门急诊急性喉炎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33例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32例给予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喉喘鸣改善时间、声音嘶哑改善时间、吸气性三凹征改善时间、犬吠样咳嗽改善时间更早,平均住院时间更短,与常规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66、6.319、8.194、7.924、6.183,P=0.007、0.013、0.009、0.011、0.013);常规组中10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8.8%(26/33),研究组中12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31/3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更高,组间数据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性(χ2=4.924,P=0.030)。结论对于门急诊急性喉炎患儿来说,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方案疗效更佳,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更早,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小儿急性喉炎 肾上腺素 普米克令舒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