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以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疗效好。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老年不稳定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观察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妊娠亚临床甲减患者共186例为亚临床组,其中140例采用药物治疗,46例未采用药物治疗,并纳入妊娠期甲减患者共52例为甲减组,纳入同期的分娩正常的孕妇共84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试者的妊娠结局的围产儿情况。结果三组受试者的年龄、胎次、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体重、妊娠期糖尿病、TPOAb和TgAb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减组的体重高于其余两组(P<0.05),亚临床组的临床低于其余两组(P<0.05),甲减组和亚临床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TPOAb和Tg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的早产、Apgar评分和出生低体重人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无明显的影响,甲状腺替代治疗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未见明显的影响。

  • 标签: 妊娠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自身抗体、非自身抗体,并与健康体检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比较,观察这两种种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特征,并分析其对整个免疫系统的破坏程度。方法选取临床上已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0例及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自身抗体阳性52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抗核抗体阳性的非自身免疫病组两者的类风湿因子总活性检测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这两种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中都有可能检测出,类风湿因子在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一定的特异性,并且只破坏部分免疫系统,不破坏整个免疫系统。

  • 标签: 抗核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链球菌溶血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76起,其中乙类传染病4起,丙类传染病49起,其他传染病23起;散发病例2例,聚集性疫情40起,暴发疫情34起,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发病人数429人,住院3人,总罹患率为9.25%,总住院率为0.70%,无重症及死亡病例。传染病疫情主要集中5月和6月;托幼机构是主要发病场所,占61.84%;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主要病种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水痘。结论学校传染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落实“教卫联动”机制,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尤其是托幼机构。

  • 标签: 学校和托幼机构 传染病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206例初发髓细胞白血病,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亚型(M4E0)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细胞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M)结合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检查方法检测患者骨髓标本.结果:细胞形态学特征:M2b为异常中幼粒细胞增生,M3为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M4E0为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生,CML为粒系细胞增生.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检测表明:M2b、M3、M4E0、CML分别与各自特异性染色体及融合基因t(8;21)(q22;q22)/AML1-ETO、t(15;17)(q22;q21)/PML-RARα、inv(16)(p13;q22)/CBFβ-MYH11、t(9;22)(q34;q11)/BCR-ABL密切相关.结论:①M2b、M3、M4E0、CML4种白血病患者不论在临床特点上,还是细胞形态学上都有各自一定的特征.②4种白血病分别与特定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③特定的染色体和融合基因可作为白血病的标记物,对白血病的诊断、预后估计、监测治疗和微小残留白血病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伴特异性染色体髓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特征 临床表现 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自身的维生素D与骨转换标志物产生转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5例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的资料,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及维生素D、骨转换标志物间的关联性实施监测,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逐步下降,胶原C端交联物(CTX)与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OC)也逐步降低,而维生素D极度不足组患者,其OC小于维生素D充分组患者,P<0.05,维生素D极度不足组患者,其股骨颈与腰椎髋部骨密度(BMD)小于维生素D充分组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自身的维生素D大多过少,且与尿白蛋白间具备负向的关联性。骨转换标志物与25(OH)D、尿白蛋白间具备相应的关联性。

  • 标签: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肾病 骨转换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NA的EGFR突变率和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28例发生EGFR突变。对突变患者和未突变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特点进行收集和对比。结果EGFR突变患者中,女性占比明显更高,同时CA153和CEA呈现出明显高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CA153和CEA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EGFR突变的主要标志物,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游离DNA EGFR突变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03-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食物中毒类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03-2014年横岗预防保健所接报处理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材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4年横岗街道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4起,中毒人数367人,无死亡病例;微生物性因素占比例最重(76.47%),其中最主要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占全部食物中毒事件一半以上(52.94%);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为工厂企业食堂(70.59%)。结论横岗街道食物中毒事件均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针对高发地点、高发人群、高发季节和主要致病因素等特点,加强宣传监管力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 标签: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动力髋螺钉(DHS)、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Gamma钉3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对6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包括DHS组、PFNA组和Gamma钉组,对比三组临床指标。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都少于Gamma钉组与DHS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指标可通过PFNA治疗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Gamma钉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