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肌痉挛的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观察。方法应用MVD治疗50例肌痉挛患者,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情况,落实各项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患者清洁等基础护理,舒适的体位,精细的饮食。提出术后严密观察面部抽搐情况,提早采取有效措施口服巴氯芬片、尼莫地平片进行降低神经兴奋性、松弛面部肌肉以缓解痉挛次数,并积极预防和护理低颅压性头痛、周围性面瘫、听力减退或消失、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结果本组术后发生低颅压性头痛5例,周围性面瘫3例,听力减退2例,颅内感染2例,经治疗护理后,随访半年均痊愈。结论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地护理,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术后护理 并发症观察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50例重型颅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22例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人院即行气管切开;127例给予口或鼻咽通气道维持呼吸道通畅,其中13例患者渡过急性期,70例患者因病情发生恶化需开颅手术,同时行气管切开;42例患者因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低于93%)而行气管切开。结论早期积极有效地放置口咽通气道,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适时合理地实施气管切开,可减少重型颅颌损伤患者急性期低氧血症的发生。

  • 标签: 重型颅颌面损伤 口咽通气道 血氧饱和度 气管切开
  • 简介:目的探讨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肌痉挛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21例肌痉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mo,根据临床症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消失,有效率100%。1例患者术后3d有轻度抽搐,随诊3mo末症状消失;术后出现耳呜、听力障碍1例,随诊3mo末症状好转;4例轻度面瘫,随诊6mo末好转;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无死亡和致残病例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创伤小,面神经功能可完好保留,远期并发症少。

  • 标签: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责任血管 手术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分析 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 。 方法 在 2015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间因 口腔颌 骨折,于 我院进行 口腔颌外科手术 的 患者 中随机选取 7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 35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坚强 内固定系统 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可吸收 内固定系统 治疗,比较两组的 临床应用疗效 。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 94.2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为 5.7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2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内固定系统 应用于 口腔颌外科手术中 ,治疗 口腔颌 骨折疗效确切,对比之下 可吸收 内固定系统 可以更加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优良率,降低 感染率。

  • 标签: 内固定系统 口腔颌面 骨折 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定期访与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在我院接受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n=485)常规管理干预,给予研究组(n=485)定期访以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临床管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更高,组间存在差异(P

  • 标签: 定期面访 健康教育 社区高血压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选用超声龈下刮治+手工根平整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5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研究(2019.02~2020.02),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50,选用超声龈下刮治治疗)、观察组(n=250,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手工根平整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90.00%),统计值 =6.9124,P

  • 标签: 超声龈下刮治 手工根面平整 慢性牙周炎 牙周袋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43例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上牙槽座角(SNA)、下牙槽座角(SNB),上下牙槽座角(ANB)角度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前后,患者SNA角、SNB角、ANB角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牙颌畸形,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正畸正颌 唇腭裂 牙颌面畸形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 2012年 3月 -2015年 6月我院口腔科治疗的 36例唇腭裂继发牙颌畸形患者。 20例患者均行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果:患者手术后效果良好 ,进行 X线片头颅检查 ,结果显示 ,术前和术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 4-9个月术后正畸治疗 ,恢复正常咬合功能。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畸形 ,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容貌并取得良好的咬合关系。

  • 标签: 正畸正颌 唇腭裂 牙颌面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口腔颌外科患者采取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接收护理治疗的100例患有口腔颌外科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将这100例口腔颌外科患者进行检查,并且根据办理住院手续的时间,来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口腔护理治疗方法。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对患有口腔颌外科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使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个性化口腔护理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护理治疗中,并且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个性化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研究出口腔颌锥形束CT,并将其在作为新型影像学设备应用于牙科当中,该检查方式主要应用面积探测器和锥形X线束对受检患者进行360°旋转,旋转一周后就能够有效获得受检患者的容积重建数据,建立出各种痛性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断层影像。口腔颌锥形束CT对根尖片和全景片低分辨率、容易受到牙槽骨和牙根影响出现重叠影像等缺点进行了弥补,空间分辨率高与传统CT,而却具备检查费用低、放射剂量小、扫描时间短等优点。当前,临床牙体牙髓病学领域主要应用口腔颌锥形束CT进行检查,其中包括定量分析根尖周病变、定性根尖周病变、判断根管治疗及临床效果、诊断跟折、压根内外吸收情况、龋病、根管穿孔和髓底等疾病。口腔颌锥形束CT的应用推动了临床诊疗牙髓病的方式,将其从2D推动到3D。应用口腔颌锥形束CT对解刨牙齿进行研究能够对根管和牙齿的长度进行精准测量,有效判断根管和牙根的形态、数目,还能够判断罕见的根管病例和牙内陷。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在牙体解剖学中应用口腔颌锥形束CT的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 标签: 口腔颌面 CT 牙体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研究其对治疗口腔颌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均属于牙源性感染。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间隙牙源性感染患者16例,均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切开引流,观察组实施手术切开封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口腔颌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手术切开治疗的时候,运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肌痉挛中的术后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来我院行微血管减压术的60例肌痉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术后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经各自组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术后护理,能够彰显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减少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颌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当中,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1至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颌肿瘤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参照组及分析组,每组26例对象。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给予分析组对象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颌肿瘤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实施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 标签: 颌面肿瘤 精细化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颌手术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特点,并分析主要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口腔颌手术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腔感染率以及口腔感染率单因素。结果:术后感染率为7.14%(11/154),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最高,感染率为10.34%(3/29);11例口腔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最高,达54.55%(6/1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性质、侵入性操作均与口腔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P均

  • 标签: 口腔  颌面   手术   口腔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颌外科手术后,口腔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口腔漱口液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清洁用品,其在颌外科手术后患者口腔清洁中的效果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对口腔漱口液的种类、成分、使用方法、口腔清洁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口腔漱口液的种类繁多,各具特点,不同的口腔漱口液具有不同的口腔清洁效果。在颌外科手术后患者口腔清洁中,常用的口腔漱口液包括氯己定、双氧水、碘伏、氯己定和绿茶素等。这些漱口液可以有效杀灭口腔内的细菌和病毒,减少感染风险,并且可以减轻口腔疼痛和炎症。

  • 标签: 口腔漱口液 颌面外科手术 口腔清洁 感染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颌手术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特点,并分析主要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口腔颌手术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腔感染率以及口腔感染率单因素。结果:术后感染率为7.14%(11/154),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最高,感染率为10.34%(3/29);11例口腔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最高,达54.55%(6/1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性质、侵入性操作均与口腔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P均

  • 标签: 口腔  颌面   手术   口腔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口腔颌外科手术后口腔清洁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8例口腔颌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口腔护理疗法,实验组患者给予改良的口腔清洁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结果总结高效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方式。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8%,实验组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55%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口腔颌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术后给予改良后的口腔清洁方法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口腔清洁 并发症 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