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重症监护病患70例,对所有病患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并对本组病患护理干预前/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70例病患共送检细菌培养标本840份,检出致病菌126株,其中有108株为多重耐药菌,占总比例的85.7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菌在呼吸系统中最为常见,其次是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护理干预后本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充分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有助于制定出针对性较高的护理方案,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急诊危重症患者表现出谵妄的危险因素,并且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患者有无出现谵妄的情况施以分组;对导致出现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结果谵妄组在个人年龄、APACHEⅡ评分结果、患有呼吸衰竭疾病以及实施机械通气情况等方面,同无谵妄组呈现出差异显著(P<0.05);分析患者的个人年龄、APACHEⅡ评分结果、患有呼吸衰竭疾病以及实施机械通气情况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谵妄的情况。结论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存在较高概率出现谵妄的情况,对此在对谵妄危险因素加以明确的条件下,需要配合施以护理干预加以预防,以期降低谵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危重症 谵妄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及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病人,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泻分为48例研究组(发生腹泻)和72例对照组(未发生腹泻)。收集两组住院资料,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日使用量、肠内营养使用天数、肠内营养无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大于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一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原因众多,护士在护理中要加强观察,掌握合理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减少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 肠内营养 不耐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护理、病情观察、机械通气护理、人工气道管理、营养护理、安全防护、心理护理等。结果经抢救治疗及积极准确临床护理干预,患者成功脱机拔管、无并发症发生,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大黄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以观察组中药大黄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别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且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大黄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及临床指标,不失为该病理想的中药施治方案。

  • 标签: 中药 大黄 急性重症胰腺炎 辅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老年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重症老年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方法与循证护理措施。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重症老年患者提供护理对策的过程中,为预防出现压疮现象,可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利用循证护理方法在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重症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病的特征和发病因素,分析预后信息和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2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相关信息、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住院、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其中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3类因素在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百分比对比分析显示,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较低,这两类因素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这5类因素均是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结论多项因素(如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等)可诱发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应积极预防,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重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16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时间更短,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院内感染控制效率,帮助患儿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家长的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引流管意外事件、生活质量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意外事件(引流管堵塞1(3.33%)例、引流管脱落0(0.00%)例、引流孔感染0(0.00%)例)、生活质量满意度(92.15±3.11分)、护理满意度96.67%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及时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引流管意外事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引流管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ICU病房中随机选取15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随机平均分配的数学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血糖控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OFA、APACH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6.7%,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护理中应用血糖控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血糖控制 ICU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38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选择呼吸道护理,比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数据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后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呼吸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室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EEG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7月—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儿科ICU室诊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都给予cEEG检查与智力障碍筛查。结果在40例患儿中,cEEG背景节律Ⅰ级22例,Ⅱ级16例,Ⅲ级2例。智力评分为61.14±11.84分,智力障碍发生率为27.5%。直线相关分析分析显示患儿的智力障碍与cEEG背景节律有显著正相关性(r=0.532,P<0.05)。结论ICU室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EEG变化特征显著,与患儿的智力障碍有显著相关性,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ICU室 重症手足口病 cEE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合并出现肺部感染原因,并且研究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1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法展开所有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分组。对55例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55例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为83.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患者(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监护时间为(1.8±0.5)天;对照组为(3.3±0.6)天;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患者(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采用综合护理,可以将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重症护理效率显著提高,将患者的重症监护时间显著缩短,显著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 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重症监护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中。方法将2014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27例为治疗组,2013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17例对照组。对照组每两小时进行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和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CPOT疼痛评分>2分或RASS评分>0分者,汇报医生调整镇痛药物剂量。观察组每两小时给予RASS评分,RASS评分>0分者汇报,根据医生医嘱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结果在使用镇痛剂量方面和镇静评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药物剂量方面、镇静达标后生命体征呼吸机使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POT疼痛观察工具可以正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与RASS评分结合达到预期镇痛镇静的目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设备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疗仪器设备情况,进行ABC分级管理。结果将新生儿科常用医疗设备分级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在较高水平,能保证临床的各种需求使用。结论在具有多种多类医疗设备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尾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与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就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展开比较。结果比照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实验组分别为100.0%、97.5%,对照组分别为82.5%、77.5%,可见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均明显更高,差异运用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可使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为重大意义。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于产科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产科选取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按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分流护理)和对照组(按照医生诊断分流护理),每组82例,观察两组患者产科急性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就产科急性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时间而言,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分流准确率发现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于产科危重症患者中可以降低产科急性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产科 危重症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案,分析急诊抢救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分析研究,随机选择其中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案对其开展救治;将余下63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对其开展急诊抢救,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3%,领先于对照组(80.95%),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急诊抢救具有确切的疗效,通过机械通气辅助患者呼吸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有价值。

  • 标签: 急诊抢救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效果评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在提高其生命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收治的13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重症监护患者凭借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医学治疗期间配合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医学治疗期间配合舒适护理;对两种重症监护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方式的充分应用,使得重症监护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凸显对重症监护患者施以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 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