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风险护理。方法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使用蓝光治疗的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外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实施风险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患儿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实施蓝光治疗的黄疸新生儿,在使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治疗质量,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治疗 风险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64例,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剥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作用。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利用细节管理的方式寻找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细节管理引入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使其护理工作更加地规范化与完善化,分析细节护理前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采用细节管理后在精神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文化、护理实际操作能力与急救药物管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等方面明显高于细节管理前,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科护理工作而言,在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细节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剖腹产成为现代人分娩方式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剖腹产作为一种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宫缩乏力、凝血障碍、胎盘因素等的存在,都会导致剖腹产术后出血。本文分析了剖腹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剖腹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剖腹产 术后出血 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社区康复指导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所辖范围内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社区康复指导,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综合评分、日常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社区康复指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认知情况,并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社区康复指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剖宫产术中改良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140例在我院做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入院顺序分成甲组(n=70)和乙组(n=70)。乙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而甲组产妇实施改良的护理配合,对甲乙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甲组的护垫血污重率、腹肌紧张率、恶心呕吐率、手术体位致气紧率、低血压率、麻醉体位致气紧率、总满意度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施改进的护理配合措施可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提高了满意程度,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巡回护士 剖宫产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2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奥曲肽药剂开展救治,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和血液恢复情况中的差异。结果在所有患者疗效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3%,P>0.05.在治疗后血液恢复情况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白细胞比对照组低,C-反应蛋白和血淀粉酶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科的治疗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有效促进血液指标的恢复,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消化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方法分别从生理病理、临床检验程序方法和特殊组织三个方面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各类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影响,然后制定出了具体的解决药物抗干扰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药物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主要分为生理病理影响、临床程序方法干扰和特性组织干扰。结论通过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检验操作水平,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影响,从而减少药物的抗干扰作用,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药物 临床医学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偏腺癌36例病人,对病人所有的病理形态学等医学文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黏液样、宫颈肥大质硬及水样排液等症状。病理形态学特征有腺体浸润深部血管、神经组织及浸润宫颈深部肌层大量黏液腺体等。病理确认结果是15例确诊是宫颈微偏腺癌,13例疑是宫颈微偏腺癌,2例是宫颈腺增生,3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没有发生恶性病变。结论早期宫颈微偏腺癌没有明显的现象,如果发生阴道流水时,宫颈质地会变硬;若检查确认是宫颈微偏腺癌患者,应该立刻进行宫颈活检术,及时的诊断治疗,促进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宫颈微偏腺癌 病理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细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实施细节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干预组心理测评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的焦虑状态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护理满意度9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性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焦虑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干预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治疗高热惊厥患儿90例,根据患儿的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控制体温、抗惊厥,根据患儿的原发病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复发率,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家长惊厥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论小儿高热惊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预后,提高家长疾病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与传统护理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热惊厥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妇科护理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工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妇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妇科护理工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当前妇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现状入手,探析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妇科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法律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剖宫产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数据表明,观察术后排气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剖宫产产妇临床护理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加快产妇康复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剖宫产产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院感防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312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156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5例,院内感染率达到22.44%,实验组156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8例,院内感染率达到5.13%。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时,应该加强护理管理,使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保证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得院内感染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使得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院内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简单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依据个人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对应的的护理措施,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数据经过相关的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以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指标,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两组护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护理应用与外科护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程度,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其积极性,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为外科患者手术后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热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阿奇霉素 喜炎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猩红热患儿的饮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断为猩红热的患儿44例,随机分为22例研究组和22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的猩红热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饮食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猩红热患儿缩短住院时间及发热时间,改善病情。

  • 标签: 猩红热 饮食护理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98例,数表法分成两组综合护理观察组50例,基础护理对照组48例,观察比对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比对照组的81.3%高,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情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突出,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与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镜检查时间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法 无痛胃镜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的方法和体会,得出结论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灭菌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