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不同性质的贫血患者及健康体验者各100例,并注意贫血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我们分别对贫血患者和健康体验者分别进行血液检查,观察贫血患者及健康体验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与健康体验者相比,贫血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的诊断中的作用非常大,把患者的血液检验参数和临床的症状表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对准确的鉴别诊断贫血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贫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玻璃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玻璃体出血患者27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后,16例患者治愈,视力恢复;6例患者好转,视力有所增加;5例患者无效,其中4例视力无改变,1例患者视力下降,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治愈率为81.5%。结论准确的玻璃体出血病因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玻璃体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成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螺旋CT机对124例肺部有肿块的患者进行CT扫描,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标本的病理特点。结果通过CT扫描查出124个病灶,其中左叶有66个,右叶58个,动脉期发现89个病灶,检出率为71.7%,门静脉期发现87个病灶,检出率为70.2%,延迟期发现92个病灶,检出率为75.8%。结论螺旋CT扫描具有快速,方便,安全性高等优势,对于肺部良恶性肿块的定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 肺部良恶性肿块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育龄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工作期间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的292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妇女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分析所有妇女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本次292例育龄妇女中50例妇女被检出妇科疾病,疾病检出率为17.12%。其中节育环异常2例(0.68%),子宫腺肌病3例(1.03%),附件肿块10例(3.42%),卵巢囊肿14例(4.79%),子宫肌瘤21例(7.19%)。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且检出率较高,可作为妇科疾病普查的常用手段,有利于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 标签: 育龄妇女 妇科疾病普查 超声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胸部CT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检查的97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X线以及胸部CT检查,对比X线检查同胸部CT检查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临床效果,尤其是二者在诊断肺炎时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阴阳性预测值的差异,进而评价胸部CT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无论在肺炎诊断的检出率、特异性、敏感度方面,还是在肺炎诊断的阴阳性预测值方面,胸部CT检查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X线片检查手段,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肺炎的诊断,胸部CT检查不仅检出率高,而且特异性、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炎 CT诊断 检出率 特异性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造影在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1年9月检查的8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胃肠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憩室的大小和形态轮廓及造影剂的分布部位、排空情况和造影特点。结果十二指肠憩室的形态多呈囊袋状,好发部位是十二指肠降部,最大的3.5cm×2.8cm,最小的2.1cm×0.6cm;造影剂在小憩室较容易排空,在大憩室排空的时间延迟或者排空不能完全。结论十二指肠憩室行胃肠造影检查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较高,是临床上诊断十二指肠憩室方便有效检查方法。

  • 标签: 胃肠造影 十二指肠憩室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消化内科常见病诊断及消化内科用药类型和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消化内科患者的有关资料,对此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结论通过对临床药师的消化内科消化内科用药情况开展药学干预,可以有效规范医师临床消化内科用药行为,从而减少由于消化内科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而引发的事故,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不合理 消化内科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手法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20例在我院经超声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子宫肌瘤患者超声诊断中,肌壁间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3例、浆膜下肌瘤6例。肌瘤准确率可达94%。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辐射损伤的检查方式,特别适用于妇产科检查。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病变,超声影像检查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普外科临床阑尾炎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治疗不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5人和实验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排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后,对比数据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术的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术后排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普外科 急性阑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腹症患者应用多层CT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多层CT进行诊断,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诊断,比较多层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结果经过实验室病例诊断,100例患者中30例为急性阑尾炎,25例为急性肠梗阻,20例患者为急性胰腺炎,15例患者为胃溃疡急性穿孔,10例患者为泌尿系统结石。经过多层CT诊断,患者中29例急性阑尾炎,23例急性肠梗阻,18例急性胰腺炎,14例胃溃疡急性穿孔,9例泌尿系统结石,其它患者为误诊。与实验室病理诊断相比,多层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67%,92.00%,90.00%,93.33%和90.00%,准确率相比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应用多层CT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腹症 多层CT 临床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纵膈内淋巴瘤的CT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纵膈内淋巴瘤患者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经病理证实,20例患者均为纵膈内淋巴瘤;而CT检查出纵膈内淋巴瘤18例,检出率为90.0%(18/20),1例高度怀疑,1例漏诊。20例患者病理为霍奇金病15例、非霍奇金病5例(2例为大细胞淋巴瘤、3例为淋巴母细胞瘤)。结论纵膈内淋巴瘤采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的显示肿瘤侵及范围以及解剖细节,且有利于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

  • 标签: 纵膈内淋巴瘤 CT诊断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一般在在孕期24~28周对孕妇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试验,并依据标准确诊。对确诊的患者,要积极开展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必要时应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同时,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患者开展心理、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心理和躯体健康的危害因素,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使之顺利渡过妊娠期。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筛查 诊断 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36例钼靶摄影的X线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X线影像表现恶性钙化15例,大导管相3例,漏斗征4例,异常血管相10例,皮肤增厚6例,牛角征3例,塔尖征2例,淋巴结肿大10例。结论乳腺癌钼靶摄影的X线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肿块及钙化为直接征象,癌肿周围继发性改变所形成的影像称为间接征象。

  • 标签: 乳腺癌 X线诊断 钼靶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脑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血管造影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畸形32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检查。结果MRI扫描T1WI、T2WI上呈迂曲扩张畸形血管团的流空影,血肿表现多样化。MRI有其典型表现,外周低信号环围绕中央“桑葚状”混杂信号。结论MRI在诊断脑血管畸形的发现率和确诊率高。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MRI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诊断原发性胸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胸腺淋巴瘤患者20例,选择20例胸腺癌患者与20例侵袭性胸腺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选择两位经验丰富影像学医师阅片,CT扫描观察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密度等情况以及纵膈淋巴结情况。结果20例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在位置方面,7例肿块偏向纵膈侧,13例肿块在两侧均有生长;在形态方面,15例患者肿块直径超过8cm,11例患者肿块辩越呈结节状生长;在密度方面,7例患者肿块密度较为均匀,10例患者瘤内存在小囊肿状改变,肿块密度不均匀,3例患者存在有较大片坏死。发病年龄、包绕血管征、瘤内小囊肿状改变等与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CT扫描应用在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给予定性诊断

  • 标签: CT检查 诊断 原发性胸腺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良性符合率93.88%与MRI检查的良性符合率95.92%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T检查的恶性符合率为90.91%,明显高于MRI检查恶性符合率72.7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CT检查结果总的符合率93.33%与MRI检查总的符合率91.67%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CT与MRI在甲状腺结节诊断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诊断率,若两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CT MRI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以及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特点,分析神经功能康复期癫痫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参照组患者是此次研究期间收治的未发生癫痫41例脑瘁中患者,癫痫组患者是此次研究期间发生癫痫的41例脑瘁中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癫痫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性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效果低于参照组,给予合并癫痫患者抗癫痫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癫痫 临床诊断 治疗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应用在胆总管末段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末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超声对其进行诊断,并对对诊断获取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有41例被明确诊断为胆总管末段结石,其中伴有肝外胆管扩张和肝内胆管扩张分别有32例、9例,诊断准确率为95.3%;2例发生误诊,显示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胆汁淤积,误诊率为4.7%。结论胆总管末段结石诊断中,采用彩色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为临床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末段结石 彩色超声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相符率,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率为100%,40例甲状腺微小癌中有31例的诊断符合病理学标准,漏诊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效率为77.50%,漏诊率为22.50%,甲状腺微小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表现为横比≥1,边缘不规则、实性低回声、能见微钙化灶的肿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微小癌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