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临床护患沟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护理教育环节,应对护生进行人文精神、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强化人际沟通能力培训,训练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临床护理环节,改善护患沟通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等,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 标签: 护患沟通 护理教育 技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体系的改革,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用药安全。目前,我国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本文简单介绍了医院药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医院药事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分析扬州市江都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居民健康档案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医务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医务人员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医务人员采用常规医务管理方法,实验组医务人员在此基础实施量化管理模式。以医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和医务质量为标准,对不同医务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量化管理模式后,实验组医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和医务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量化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急诊科医务人员自我效能感,提升医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建议在急诊科临床医务管理工作中应用。

  • 标签: 急诊医务 量化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的知识及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配备洗手设施、将手卫生状况纳入绩效考核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结果加强手卫生管理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逐季上升趋势,手消毒剂领取量逐季增加,洗手正确率及依从性不断提高。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更新洗手观念,提高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卫生培训 医院感染 洗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对鼻咽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3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共346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73人,干预组在放化疗期间给予全程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通过电子鼻咽镜检查并活检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照射野包括鼻咽部原发病灶及相关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在Dt66-72Gy。放疗期间患者进行了同步化疗,在放疗前后,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筛查,通过监测放疗患者的白蛋白(AB)、放疗副反应、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BMI等指标,寻找这些指标与放疗副反应,放疗敏感性,以及疗效、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营养干预组在BMI、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不良反应(吞咽疼痛和骨髓抑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生存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推荐鼻咽癌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进行全程的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营养干预 效果评价 生存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对全科医师的培养活动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全科医师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全科医师的职业技能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本文主要从社区服务的角度出发,探讨全科医师的角色扮演,并对全科医师的作用进行探究。

  • 标签: 社区医疗 全科医师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患者在胃镜检查全过程中的舒适度。方法将600例常规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0例)和对照组(290例)。对照组按常规胃镜中的护理;观察组除按常规护理外,由专门的陪伴护士在胃镜检查的全程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胃镜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成功完成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普通胃镜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衰竭人工肝临床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8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8例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中,出现低血压17例,发生率为21.79%。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幅度在30~55mmHg之间,其中9例为体外循环接通10~30min之间出现血压降低者,占52.94%。结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与大量失血是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肝衰竭 低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期间于我院进行分娩的新生儿1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筛查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道护理,对比两组的筛查结果。结果对患者进行两次筛查后,观察组新生儿的第一次筛查通过率和第二次筛查的通过率均明高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生儿进行耳道护理是必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便于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耳道护理 听力筛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前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后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查对的方法,观察组按照安全核查制度的内容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通过实施安全核查制度,共核查出安全隐患13例,由于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安全返病房,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手术风险,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系统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儿科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还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家长,并且,患儿家长对孩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在服务过程中由于一些可控及不可控因素,引起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时有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患关系 护患沟通 方法
  • 简介: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因此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课程建设与改革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它不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我院高职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位、整合,并对整合后所涉及的各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关探索。

  • 标签: 高职助产专业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 职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老年病患7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①病情发展快且凶险;②容易误诊;③伴随较多基础疾病;给予所有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易误诊、病情发展快且凶险等,临床一旦诊断,在无明显禁忌症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老年 诊治
  • 简介:摘要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查凝血四项是各手术科手术前必须进行检查项目之一。

  • 标签: 静脉采血 凝血四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体位干预对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手臂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时瘘侧手臂疼痛患者22例,同一患者按隔次交替使用两种体位分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观察,试验组采用体位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对2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比较,并同时检测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结果试验组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中度疼痛17例,重度疼痛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性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较对照组减轻了透析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性及依从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疼痛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过程彩色多普勒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5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给予5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的诊断,术后比较检查的病理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后判断其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行侧颈的淋巴清扫的患者结合超声显示结果与病理的诊断得出,发生淋巴转移的为24例,没有出现转移的为1例;行中央区的淋巴清扫患者的诊断得出,发生淋巴转移的为20例,没有出现转移的为5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转移的过程中给予术前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可以使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的转移更加准确,进而转移的位置更加明确,因此在临床上利用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癌患者为颈淋巴的清扫工作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转移 彩色多普勒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穿刺困难、药物渗出、输液反应、患者依从性差。结论强化输液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巡视,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可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护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抗肿瘤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规律和特点,分析患者对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分布、用药途径等具体内容,以更好的提示患者提高健康用药知识,以便对以后的临床应用提高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对2014年收集的164例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所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Excel软件等工具,对患者的具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用药途径等。结果通过具体的研究发现,在使用抗肿瘤药物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以中老年为多,并且大多会表现为对患者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分析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监测管理,促进患者合理使用药物,以便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