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齐拉西酮治疗难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对其药理的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就诊的65例符合条件的难治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齐拉西酮胶囊进行治疗,分别于1、2、4、6的周末。用PANSS评定量表检测疗效。以及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来评定疗效。起始剂量从20~40mg/d开始,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最大剂量为160mg/d。结果齐拉西酮在治疗进1周起效,4-6周疗效明显(P<0.01)。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19/65),症状轻微。8例出现过锥外系不良反应,在使用安坦后,症状基本消失。4例轻度便秘,1例体重略增,2例失眠,2例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心电图检查正常,仅1例患者出现ST段下移,未见有非产后泌乳、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效,可抗焦虑,抗抑郁,不良反应轻,安全较高,有较好的耐受,可作为临床推广物。

  • 标签: 齐拉西酮难治性精神分裂有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讨论有助于提升其诊断有效的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4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共有病灶40个),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再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指标,和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其诊断有效。结果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是95.12%,敏感度达到78.76%,准确达到82.50%,良性病患的影像评分和恶性病患的影像评分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来说,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表现出重要价值,除了能够提升诊断精准以外,还能控制误诊等情况,可推广。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不同参数 乳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当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硝普钠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酚妥拉明治疗方法,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并且其有效治疗率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酚妥拉明治疗方法明显优异于硝普钠治疗,可在临床治疗当中作为首选。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患者 硝普钠 酚妥拉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及安全。方法罗哌卡因150mg分别配成20ml(0.75%,A组)、30ml(0.5%,B组)和40ml(0.375%,C组),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结果3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a<组b<组<c组,显著差异(P<0.05),而麻醉维持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和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浓度罗哌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扩散范围小,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早;而低浓度起效慢,但扩散范围大,达峰时间晚。

  • 标签: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注射器与胰岛素注射笔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传统注射器与胰岛素笔进行常规诺和灵30R治疗。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与传统注射器比较,胰岛素笔的应用效果更佳。

  • 标签: 糖尿病 传统注射器 胰岛素注射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安非他酮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综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8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分量评分的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采用安非他酮与西酞普兰治疗均安全有效,且安非他酮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

  • 标签: 安非他酮 西酞普兰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不孕症的有效和安全。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多囊软巢综合症患者合并不孕症共6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卵巢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治疗结局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卵巢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术前,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LOD手术治疗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 多囊卵巢综合症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有效及安全,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妊娠率为78%(39例),其中32例足月妊娠。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治疗,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治疗方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打孔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有效。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并为其实行骨折内固定术,研究组并为其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62%,组间对比差异明显,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骨折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更加适用于胫骨骨折老年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质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有效与预后。方法回顾90例2016年2月—2017年12月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开展效果;手术治疗指标和术后康复性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生活质量分值;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开展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指标和术后康复性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生活质量分值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生活质量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解除疼痛,改善病情和生活质量,手术实施顺利,康复快,并发症少。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有效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硝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0例,硝苯地平组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厄贝沙坦组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空腹血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硝苯地平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空腹血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厄贝沙坦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糖尿病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应用地佐辛对于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的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给予患者氯化钠和地佐辛肌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地佐辛,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患者疼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麻醉和术后康复效果。

  • 标签: 地佐辛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对改善患者自我效能的有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肿瘤医院妇瘤科病区收治的86例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3例),为避免干预措施在同病房患者有沾染,因此选择妇科一、三、四病区患者为对照组,妇科二病区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医院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医院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干预,分析两组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干预后与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的自我效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自我效能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方法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疼痛、血管危象发生率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的围手术期施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巩固手术效果。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手足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选择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1月—2018年8月)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经静脉注射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经冠状动脉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TIMI血流分级。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两组治疗后的TIMI血流3级例数均较治疗前增多,差异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各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其疗效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其安全良好,冠状动脉内给药可加快患者心肌酶恢复,使其早日出院。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给药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行PFNA固定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术前给予20ml/kg氨甲环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的不同,并于术后1周左右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栓。结果研究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显性失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证实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氨甲环酸能显著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且不影响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氨甲环酸 股骨转子间骨折 隐性失血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脾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脾功能亢进合并门脉高压征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0月间我院38例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脾内分点注射无水乙醇,每次注射总量可达15~20ml,每周1~2次,血小板上升到60×109/L后,停止注射。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小板和白细胞值。B超测定脾脏厚度、体积指数和肝门脉内径。结果治疗前后外周血小板和白细胞值有显著差异,脾长度、脾厚度及门静脉宽度较治疗前缩小,病人出血减少,生存人数及生存时间增加。结论经皮脾穿刺无水乙醇注射引起脾组织局灶坏死,其作用相当于部分脾切除,故能显著改善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实施方便,病人痛苦少,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无水乙醇注射 脾功能亢进 肝门静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管的安全有效。方法随机抽取70例择期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芬太尼,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比两组应激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后5min、15min麻醉效果评分对比。结果(1)实验组应激反应发生率(5.71%),参照组应激反应发生率(28.57%),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用药后5min及15min麻醉效果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管中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 困难气道 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插管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中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选取昌吉州中医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1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脉血栓负荷病变的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随机分配,分为血栓抽吸+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组(观察组40例)和血栓抽吸+PCI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术后90分钟心电图ST段回落率、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最高值,随访30天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3级血流获得率、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MB峰值、cTnT峰值、30天后LVEDD均低于对照组,30天后LVEF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TIMI血流,减少心肌细胞梗死量,改善心功能并且出血风险小,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4例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医学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2例患者。观察组在术前24~72小时持续为进行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术前以及术后每天均需要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以及75mg的氯吡格雷,并且术前需要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1次/12h),适当用β受体阻断剂、ACEI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患者则除不用替罗非班外,其余药物均与观察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刺穿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心绞痛以及二次心肌梗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6.36%,两个小组的最终数据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和安全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未行早期介入治疗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