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在大于3cm良性乳房肿块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经B超确诊肿块≥3cm行麦默术13例患者为大肿块组;<3cm行麦默术20例患者为小肿块组;肿块≥3cm行传统手术18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三组手术创伤、病人术及术后感受、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大肿块组与小肿块组相比,在行麦默术时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无明显差异;大肿块组与传统组相比,微创效果更为显著。结论麦默治疗较大乳房肿块可同样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和创伤。

  • 标签: 麦默通腺微创旋切活检术肿块直径大于3cm
  • 简介:摘要目的以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为例,对骨痛贴膏在其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本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电热式蜡疗袋外敷方法医治,观察组患者给予骨痛贴膏医治,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4.44%、69.44%,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治疗,骨痛贴膏治疗方案具备显著疗效,值得采纳及使用。

  • 标签: 骨痛贴膏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结合合理用药系统的监测结果,运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系统审查干预前(2016年)及干预后(2017年)住院医嘱,从药物问题、特殊人群用药和药物特殊情况应用三大类别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结果2016年,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为5.05%,2017年仅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药物用法用量等方面的不合理医嘱数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应用合理用药系统时,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监测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淋排石合剂联合西医治疗泌尿结石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90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淋排石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66.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排石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泌尿结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需住院、疗程短,更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通淋排石合剂 西医治疗 泌尿结石术后 残留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与血栓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8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占3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占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腹痛、胰腺水肿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与血栓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奥曲肽 血栓通注射液 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与临床常用输液溶媒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血栓与临床常用5种输液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配伍实验操作,定时观察配伍后溶液的pH值、外观表现以及不溶性微粒情况,分析配伍溶液的稳定性。结果将注射用血栓与临床常用5种输液溶媒进行混合配伍后,pH值、外观表现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是随着配伍时间的延长,溶液不溶性微粒逐渐增多,存放五组溶液不溶性微粒数≥10μm均超出药典标准限度,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溶液4h后不溶性微粒数≥10μm,6h后≥25μm。结论在考察注射用血栓与临床常用输液溶媒的配伍稳定性实验,10%葡萄糖注射液成为最适宜配伍溶媒,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位居其次,与此两种溶媒配伍时须在6h内完成配制溶液的使用,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应在4h内完成配制溶液的使用。

  • 标签: 注射用血栓通 输液溶媒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元脑胶囊联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104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用培元脑胶囊3粒,3次/d,天丹通络胶囊5粒,3次/d,对照组52例用脑脉泰胶囊2粒,3次/d。均30d1疗程,观察2疗程内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7.31%,显效率51.92%,有效率30.7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基本治愈7.14%,显效率33.33%,有效率59.53%,总有效率100%。两组相较,基本治愈、显效率有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元脑胶囊联合天丹通络胶囊是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脑梗塞(恢复期) 培元通脑胶囊 天丹通脑胶囊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急性脑梗塞采用疏血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患者8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疏血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参照组患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治疗急性脑梗塞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注射液,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 疏血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血栓者使用疏血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均使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疏血,以此为基准,观察组使用奥扎格雷钠,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为95.24%。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者,使用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疏血通 奥扎格雷钠 脑血栓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血栓注射液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01月—2014年06月收治10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天麻素联合血栓注射液)50例,对照组(复方丹参酮注射液)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2%,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血栓注射液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有利于患者恢复,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天麻素 血栓通 脑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鹿督片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服用丹鹿督片配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腰椎间盘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鹿督片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脉片合并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脉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降压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心脉片与厄贝沙坦两药合用可提高降压作用,并降低厄贝沙坦的副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心脉通片 厄贝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络胶囊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患,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患者选心络胶囊+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行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病患仅选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对比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络胶囊+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艾司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针刀温阳督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则采用针刀温阳督法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刀温阳督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针刀温阳通督法 风湿寒性关节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乳腺肿瘤旋切术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行麦默乳腺肿瘤旋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开展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皮下出血及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预后不良、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开展在麦默旋切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 围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银丹心脑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34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康复组则是给予银丹心脑胶囊进行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康复组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其总有效率为94.1%(32/3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27/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在整个治疗过程没有任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知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银丹心脑胶囊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胶囊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5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米索前列醇组88例,胎儿在阴道分娩者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催产素组70例,胎儿娩出后机注催产素30单位,观察2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米苏前列醇使用药物前后血压及副作用。结果米索前列醇第三产程时间(7.2±3.3)min,产后2h出血量(150±95.2)ml,产后出血发生率2.2%,催产素组第三产程时间(10.8±3.2),产后2h出血量(256±100.5)。产后出血发生率11.4%,米索前列醇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产妇用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皆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米索前列醇4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寒战及体温升高,皆为一过性,无特殊处理。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能产生强有力的子宫收缩。第三产程时间早期启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子宫收缩返利引起的产后出血起到良好的效果,可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麦默(Mammotome)技术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0例女性患者共472个乳腺良性占位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切除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预后。结果310例Mammotome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皮肤瘀斑及肿块创腔血肿43处(7.8%),感染2处(0.4%),术后出血1处(0.2%),均被及时发现并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结论Mammotome技术良性乳腺肿块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最常见的是术后瘀斑和血肿,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超声引导 麦默通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灶行麦默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52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A组26例患者采取麦默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B组26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长度。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B组为19.2%,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病灶行麦默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良性病灶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中药活血脑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共80例急性期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列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活血脑汤加减治疗与常规治疗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血清NO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3.21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含量均显著上升(P均<0.05);治疗后组间血清NO含量实验组上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9.251)。结论对于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汤方活血脑汤加减治疗具有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活血通脑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