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稳定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各 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肺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mMRC);比较护理前后的 血气指标如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CAT)。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如FEV1、 FVC、 PaCO2、 PaO2、 CAT评分、

  • 标签: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命质量 血气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观察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共纳入60例COPD稳定期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标准化肺功能测试和评估,并且随机分为两组:肺康复组和对照组。肺康复组患者接受包括呼吸锻炼、体位引流、气道湿化等多种肺康复护理措施,每周3次,持续12个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和一般健康指导。在研究期间,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和FEV1/FVC比值等,进行定期监测和比较。结果:肺康复组患者在肺功能指标上表现出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肺康复组的FEV1、FVC和FEV1/FVC比值明显增加(P<0.05)。然而,在对照组中没有观察到类似的改善效果。结论: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该研究结果支持肺康复护理作为COPD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发作的风险。但是,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仍然需要进行以证实这些发现。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COPD稳定期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方法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18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预后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踝复位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固定组与未固定组。固定组30例患者进行后踝复位固定,未固定组20例患者不进行后踝复位固定,结果:术后1年根据Olen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固定组优、良、可分别为20、8、2例,优良率93.33%,未固定组优、良、可分别为10、7、3例,优良率8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后踝骨折 稳定性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其中,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按照药品进行管理,其他体外诊断试剂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是指产品在生产企业规定的条件下储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其性能特性的能力,主要包括实时稳定性、运输稳定性、开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机载稳定性、复溶稳定性(冻干产品)等。稳定性作为评价体外诊断试剂保持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产品的研发、生产、运输、保存和使用等环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稳定性研究可以评价和调整产品组方、工艺、包装材料等,确定产品的保存期限和开封后保存期限,明确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开封后的保存条件,并可在产品保存期限和储存条件等发生变更时,验证变更后的产品稳定性。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 影响因素 评价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以便探索出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依照住院的先后顺序排列后,采用双盲法均等分为对照组(外固定支架手术方法)与观察组(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观察组骨折端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端良好复位,保障病情快速转归,值得推广。

  • 标签: 经掌侧入路 不稳定性 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药品稳定性试验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本文深入分析了药品稳定性试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包装材料以及药品本身的性质等,并探讨了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改进包装材料、改进药品配方与生产工艺以及建立完善的稳定性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的稳定性,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药品稳定性试验 关键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碎石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从2022.01至2023.01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及胆道镜下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中选出56例,将所有患者分成28例探究组患者与28例参照组患者,前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后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将患者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对患者应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比可知探究组患者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当腹腔镜及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后,其治疗及康复进程得到加速,且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在应用效果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所以应当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路径 激光碎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接受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组,常规干预纳入对照组,针对性干预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双J管拔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

  • 标签: 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行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 7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一组为研究组。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干预,每组各 3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 β2微球蛋白、尿 NAC、 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胱抑素 C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行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 肾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开放手术联合微创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处理肾盂复杂性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肾盂复杂性结石患者48例,采用小切口开放手术联合微创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治疗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术后结石总取净率、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肾盂梗阻解除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在2.0~3.0h,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h;术中出血量为48~280ml,平均出血量为(160±20)ml;术后结石总取净率为92.8%,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为61.2%,肾盂梗阻解除率为99.6%。结论在肾盂复杂性结石的治疗及处理中,采用小切口开放手术联合微创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结石总取净率、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肾盂梗阻解除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切口开放手术 微创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 肾盂复杂性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22)与研究组(n=38)。对照组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研究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评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是10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1.8%,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