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初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初产妇12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规范组(n=60),常规组行常规分娩护理,规范组行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护理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为1.6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67,且出血量、、疼痛程度、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分娩疼痛程度,并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 初产产妇 分娩疼痛 心理状态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网络团体心理治疗”和“电话热线”远程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雅安地区设置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点抽取208名正在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人员,按隔离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网络团体心理治疗”和“热线电话干预”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  数据显示“网络团体心理治疗”组的焦虑减分在干预1周后及2周后均要高于“电话热线”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团体心理治疗”组的抑郁减分与“电话热线”组在干预1周及2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P=0.07)。结论 “网络团体心理治疗”在新冠肺炎医学观察隔离者心理危机干预中改善焦虑效果优于电话热线干预,改善抑郁效果与电话热线心理危机干预相当。

  • 标签: 新冠肺炎 心理危机干预 网络 团体心理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胎膜早破产妇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2例胎膜早破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和分娩方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胎膜早破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胎膜早破 心理护理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的改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性护理方法之上,引入心理护理方法。最后,对比两组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后,SAS、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得分更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可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 心理护理 习惯性流产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与血糖控制水平。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心理护理 2型糖尿病 心理护理 血糖控制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分阶段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研究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所治疗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样本数量为94例),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研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更加良好,且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估分数均更高(P

  • 标签: 分阶段心理护理 心胸外科手术 心理状态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梗塞经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自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中抽取6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调查,随机均分为2组,根据采用护理模式的差异进行命名,常规护理组即对照组,个性化心理护理组即观察组,34例/组,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更有效的稳定患者的心态并巩固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

  • 标签: 老年脑梗塞 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探究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心理健康调查 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融入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在晚期肿瘤病患中的价值影响。方法:将本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肿瘤病例,选取58例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探究组进行融入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对比组则行基础护理。结果:探究组的病患SAS焦虑评分(45.51±1.68)、SDS抑郁评分(43.29±1.26)都低于对比组的(52.43±1.65)、(50.10±1.27),表示探究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也都更好;探究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3.10%,高于对比组的82.76%。结论:在晚期肿瘤病患中融入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的效果更好,有效降低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提升心理状态,且满意度更高。此种护理方法应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文关怀 晚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以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骨科行手术的患者78例,将先入院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后入院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①心理状态: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理干预 骨科手术 心理状态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对宫颈癌护理干预工作中,心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心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2019年10月~2022年4月间宫颈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各27例,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疼痛情况也明显更轻,优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更高,各指标情况观察组更为良好。结论:宫颈癌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宫颈癌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路径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44例ICU重症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22例,应用心理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和对照组(22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ICU重症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对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ICU重症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重症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重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路径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 应用效果 满意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然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均有某些因子高于国内常模。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某些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心理护理有利于家属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 SCL-90
  • 简介:目的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个组,每一组为3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心理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则使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再对比两组的心理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是(45.23±3.57)分,观察组是(38.35±3.12)分。结论使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降低患者焦虑的情绪,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院治疗的 82 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护理工作开展前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评价其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评估结果明显较优,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辅以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充分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调查叙事心理治疗法针对自闭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辖区内48例自闭症儿童父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治疗和叙事心理治疗,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组调查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人员焦虑评分为(14.7±6.2)分,干预组为(10.5±3.8)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人员抑郁评分分别为(8.4±2.8)分、(12.2±4.7)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2.2±3.7)分、(84.1±5.5)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叙事心理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叙事心理治疗 自闭症 父母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分析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知情同意伦理的态度,分析差异性。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进行过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共计 60 人,通过 知情同意伦理的调查问卷分析,进一步对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情况、咨询过程、保密性以及紧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 。 结果: 从问卷结果中看,心理咨询师最为看中的问题是保密性以及收费情况,最不看重的则为婚姻、宗教信仰。在保密以外心理咨询师对知情同意的内容多为正向预测,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告知患者相关情况 。 结论: 采用心理组巡视更加注重保密性和咨询的过程,在对知情同意理论的态度和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 标签: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 知情同意伦理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首发高血压患者设为探讨对象,并将其采用双色球法分为探讨组和对照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的62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探讨组的6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心里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恐惧和抑郁等的负面心理,对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很大帮助,可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 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