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30例(30眼),实施眼压控制后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结果有29例患者(96.67%,29眼)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视力及房角均维持稳定。结论对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使房角得到重新开放,使因晶状体导致的瞳孔阻滞得到解除,且具有可靠、稳定的疗效,可作为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急性闭眼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枕下三区用小针刀治疗颈型眩晕疗效及机理。收集此类病人60例。结果痊愈50例,显效7例,复发1例,无效2例。结论小针刀枕下三区松解治疗颈型眩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针刀 枕下三角区 颈型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诊断明确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接受小梁切除患者16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患者与未发生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共发生浅前房眼58眼,发生率29.6%。术后浅前房组与晶体厚度、术前眼压及瞳孔光反射灵敏度有密切关系。结论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患者晶体越厚、术前眼压越高、瞳孔光反射灵敏度越差,术后发生浅前房几率越高。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型青光眼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6例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给予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3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术后36例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央前房角深度均有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型青光眼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闭角型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式来对闭型青光眼进行合理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对闭型青光眼的病人接受治疗56例,都是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的。结果随后用8个月的时间对其进行观察。中央前房的深度从治疗前的(1.3±0.8)mm,通过治愈以后增长到(4.2±1.4)mm。手术以后的49例病人视力情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结论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式能够对闭型青光眼产生一定的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型青光眼(PACG)效果。方法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患者47例,前者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房深度高于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房角开放率78.72%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0.59±0.24)分、并发4例,对照组则为(0.53±0.20)、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PACG疗效较好,相较于小梁切除术,虽改善视力效果无明显优势,但改善前房深度更好,且少见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6例67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型青光眼进行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和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结果67眼手术进行顺利,无脉络膜上腔出血、玻璃体脱出、术后脉络膜脱离、脉络膜渗漏、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12个月测眼压,58眼眼压8~21mmHg,9眼22~31mmHg,手术成功率86.57%。结论闭型青光眼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积极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生物羊膜 青光眼 高眼压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韧带完全断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6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参照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线柳钉修复手术治疗,比较痊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痊愈情况差于观察组,有差异(P0.05)。结论 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线柳钉修复手术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障痊愈情况,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柳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0例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实验组为17.14%,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手术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者66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在原发性闭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中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方式检查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闭型青光眼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对照组则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超声微生物显微镜的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和研究组患者急性病例和慢性病例的检查结果。 结果 两组检查结束后,角膜、晶状体、睫状突的厚度和房角开放、睫状体晶状体、小梁睫状体的距离的比较显示,研究组的更厚(更小),观察组急性病理的更厚(更小),均(P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闭型青光眼通过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后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加虹膜根切术,观察组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与可调节缝线。观察时间最短为4月,最长为32月,平均10月.以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为有效标准。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4.54%(41/5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7.27%(48/5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在传统小梁切除术基础上,术中联合丝裂霉素并采取可调节缝线,明显提高术后眼压控制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 可调节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闭型青光眼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变化情况,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后3个月平均眼压为(15.2±3.4)mmH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平均前房深度为(3.01±0.45)mm,明显高于治疗前;房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例患者发生轻度角膜水肿,1例患者前房有纤维素渗出。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型青光眼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以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临床前期299例,按要求复查,分析前房深度(anteriorchamberdepth,ACD)、前房容积(anteriorchambervolume,ACV)、前房夹角(anteriorchamberangle,ACA)、眼压、视力变化,统计并发症发生例。结果ADC、ACV、眼压,术前、术后1日、术后1周、术后28日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日、术后1周、术后28日,ACD、ACV高于术前,眼压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内炎症反应发生率8.36%、一过性高眼压90.97%。结论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前房深度,但并不能改善视力,也存在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虹膜周切术 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63眼白内障合并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闭型青光眼49眼,急性闭型青光眼14眼。所有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变化、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分析该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1)术前平均眼压24.7±4.5mmhg,术后随访末期眼压13.6±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平均前房深度(ACD)1.69±0.07mm,术后1moACD3.06±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视力范围指数/眼前30cm~0.5,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者57眼,5眼视力较术前提高一行,另1眼视力与术前持平;(4)术后房角粘连较术前明显减轻,房角开放程度较术前明显增大。(5)术中均无发生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发生轻中度角膜水肿者7眼,经保药物守治疗1~3天后均恢复。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降低闭型青光眼的眼压水平,显著开放周边房角,加深中央前房,是治疗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laser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4例30眼原发性开型青光眼患者,8例10眼原发性开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lasertrabeculoplasty,ALT)失败患者,采用倍频Q-开关532nmNdYAG激光治疗。所有患者上方或下方房角180度范围内进行治疗,能量0.50~1.50mJ,点数80~100点。测量术后1h眼压,术后1d;1周;1月、3月、6月;1年随访,对比术前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及杯盘比变化。结果患者术前眼压(24.35±6.12)mmHg,术后1h为(18.12±5.23)mmHg,1d为(15.62±3.61)mmHg,1周为(18.14±2.05)mmHg,1月为(16.58±3.22)mmHg,3月为(18.26±2.52)mmHg,6月为(17.02±2.31)mmHg,1年为(18.03±3.41)mmHg;术前患者杯盘比为0.58±0.20,术后1年为0.57±0.30;术前视力0.81±0.30,术后1年视力为0.83±0.41;视野术前术后无变化。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失败患者的眼内压。

  • 标签: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眼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37例(45眼)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归性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很好地配合表面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无患者更换麻醉方式,在术后3~24月的随访过程中,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眼压由术前(31.5±4.3)mmHg恢复至(13.1±5.2)mmHg,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于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治疗原发性闭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自我院眼科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实验组患者予以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NdYAG激光治疗,最后比对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得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激光穿孔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进行对比,前者明显较低,且组间比较后差异呈正相关。结论在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治疗中应用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疗效确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NdYAG激光 532激光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前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64眼)为研究对象,全部患眼均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及6个月的眼压以及视力情况,同时观察随访末期中央前房深度、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及6个月眼压分别与术前眼压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1个月及6个月视力分别与术前视力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4眼患者中,术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54眼,非功能性滤过泡10眼。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眼压降低明显,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发生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