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入组的70例病患均为2017年6月-2019年1月间入院接受治疗,均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依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各35例。护理后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为(90.6±3.1)分、诊疗依从率为94.3%、护理满意率为1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肝功能指标(血清ALT、AST、TBIL水平)及ALT复常率、HBV-DNA不可检测率和HBeAg转阴率,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LT复常率、HBV-DNA不可检测率和HBeAg转阴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标签: 恩替卡韦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衷中参西”是近代医家张锡纯明确提出的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方法,十分适合现今对中医学生的临床带教。作者认为,将乙肝的病因从传统认识上升到“湿热疫毒”因素,既与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病原因是感染乙肝病毒相一致,亦为运用清热解毒祛邪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又强调传统病因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强调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处方用药之外,要加强清热利湿解毒药物的运用。实践证明,这种衷中参西的研究方法,是在继承基础的上创新,创新基础上的继承,既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又有利于实习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教学衷中参西张锡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复方甘草酸苷和拉米夫定的联合治疗。结果在治疗24周以后,40例患者的HBV-DNA的水平值较治疗前下降(5.29±3.64)个水平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中,显效33例,占82.5%,有效5例,占12.5%,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38/40)。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7月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06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国产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ALT和HBV-DNA水平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4周和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LT和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治疗价值,其药物安全性好,早期抗病毒疗效好,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国产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早期抗病毒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干扰素对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干扰素中和抗体对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干扰素中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和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干扰素中和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该病患者病例各38例,分别将其定义为A、B组。结果B组患者的完全应答和总应答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完全应答所需要的疗程明显长于A组患者。结论干扰素中和抗体可以对采用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造成影响。

  • 标签: 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中和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熊去氧胆酸与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56例)和水飞蓟宾葡甲胺组(40例),2组在抗病毒和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熊去氧胆酸与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比较2组治疗2、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时,2组患者肝功能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熊去氧胆酸组降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的幅度与水飞蓟宾葡甲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时,熊去氧胆酸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降幅较水飞蓟宾葡甲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去氧胆酸组总有效率优于水飞蓟宾葡甲胺组(75%vs.70%,P=0.02)。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优于水飞蓟宾葡甲胺。

  • 标签: 胆汁淤积 乙型肝炎 慢性 熊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46例CHB患者分治疗组23例,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23例,单用拉米夫定,观察5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ALT复常及HBV-DNA转阴方面疗效相近,但HBeAg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联合治疗没有发生YMDD变异。结论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提高疗效,减少YMDD变异,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a-干扰素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病人中患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相应治疗方法治疗前后HBV-DNA对数值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2、24、48周后HBV-DNA完全抑制率、ALT复常率及HBeAg/HBeAb的血清转换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接受相应治疗方法治疗12、24、48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V-DNA对数值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后,观察组患者HBV-DNA完全抑制率、ALT复常率及HBeAg/HBeAb的血清转换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分散片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APRI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检测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CAPRI细胞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T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结果接受CAPRI细胞治疗的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p<0.05)和乙肝病毒DNA(p<0.01)均明显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p<0.05)、CD4+T细胞(p<0.05)、CD8+T细胞(p<0.01)数目均明显增加,CD4+/CD8+由1.28±0.08降至0.98±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PRI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降低乙肝病毒DNA水平,改善肝功能;CD8+T淋巴细胞在CAPRI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主要作用。

  • 标签: CAPRI细胞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恩替卡韦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PTB合并乙肝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恩替卡韦治疗与拉米夫定治疗,评估2组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HBV-DNA水平,ALT、AST、TBIL指标。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92.50%vs.85.00%)(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后的HBV-DNA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优(p﹤0.05)。结论对PTB合并乙肝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HBV-DNA水平、ALT、AST、TBIL指标,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肺结核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A组使用干扰素,B组使用拉米夫定,对两种治疗方法开展成本—效果研究。结果A组的成本—效果是11915.15,B组的是21954.82,将成本较低的A组当做基本组,则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是59648.26。结论使用干扰素虽然有效率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但是以药物经济学的视角观察,这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错选择。

  • 标签: 干扰素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联合组8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治疗12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病毒学应答、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联合组肝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的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病毒学应答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BsAg转阴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前3型胶原蛋白(PCIII)和4型胶原蛋白(IV-C)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可以促进肝功恢复、提高病毒学转换率,还能缓解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胸腺肽&alpha 1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0年 1月至 2011年 12月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24周后肝功能指标(血清 ALT、 AST、 TBIL水平)及 ALT复常率、 HBV-DNA不可检测率和 HBeAg转阴率,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2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 ALT、 AST、 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ALT复常率、 HBV-DNA不可检测率和 HBeAg转阴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标签: 恩替卡韦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衷中参西”是近代医家张锡纯明确提出的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方法,十分适合现今对中医学生的临床带教。作者认为,将乙肝的病因从传统认识上升到“湿热疫毒”因素,既与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病原因是感染乙肝病毒相一致,亦为运用清热解毒祛邪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又强调传统病因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强调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处方用药之外,要加强清热利湿解毒药物的运用。实践证明,这种衷中参西的研究方法,是在继承基础的上创新,创新基础上的继承,既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又有利于实习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教学衷中参西张锡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HBV标记物、肝功能检验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疗程两组均为四周,观察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疗效。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扶正化瘀胶囊 肝纤维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eacid,UDCA,商品名优思弗)治疗伴胆汁淤积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原有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UDCA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和腹部B超等。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UDCA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总胆虹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肤酶(GGT)分别下降为(52.1±24.5)mmol/L、(103.7±52.5)U/L/L、(97.39±13.5)U/L,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的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UDCA联合内科综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伴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 慢性 胆汁淤积 熊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 目的 有针对性的分析药学服务对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和影响。方法 重点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药学服务模式,然后对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用药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实施药学服务护理模式,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程度,使患者的用药更科学合理,进而为其及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药学服务模式值得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药学服务 慢性乙型肝炎 用药依从性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