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贫困地区眩晕病人健康指导现状的调查情况。方法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作为病理时段,把此阶段黔东南地区的贫困地区医院接收的124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健康教育指导,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状况。结果性别、知识水平和付费方式等,均是影响患者疾病的主要因素;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知识知晓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贫困地区眩晕患者缺乏对健康指导的认知,通过对临床路径探索的加强,以及对健康指导方法的科学性予以不断规范,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健康指导 眩晕 贫困地区
  • 简介:目的了解2009年吉林地区玉米、稻谷粮食卫生安全状况,为粮食卫生安全管理以及预防因粮食污染引发人群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吉林省《粮食质量调查工作方案》的要求,选择吉林市区及其周围5县(市)的45份稻谷和玉米样品进行重金属、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卫生指标检测。结果10份稻谷和7份玉米样品均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稻谷铅检出率100.00%,镉检出率97.37%,汞检出率68.42%,无机砷检出率为100.00%;玉米中检测脱氧雪镰刀菌烯醇均数为(38.286±16.782)μg/kg,检测赤霉烯酮均数为(1.100±0.100)μg/kg。结论稻谷和玉米检测的卫生指标均未超过我国《粮食卫生标准》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限量标准,但砷含量的最高值达到了国家标准上限。建议粮食、卫生和农业部门应联合加强对吉林地区粮食砷污染的监管,并对人群健康危害进行评价。

  • 标签: 食品 食品检查 金属 农药残留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在边远地区高发病率的分析,探讨脊柱结核在边远农牧区基层医院诊治过程中的最实用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脊柱结核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在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以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认知水平。结果脊柱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详尽地采集病史、仔细的体检以及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科学地进行有效治疗,从而降低致残率。结论脊柱结核是危害边远农牧区群众的主要疾病,宣传和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脊柱结核 腰背僵 寒性脓肿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哈萨克民族地区护患沟通从在的问题及对策,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提高和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收集信息,证实信息,分享信息以及建立信任关系,使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结果在哈萨克民族地区临床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不仅融洽了护患关系,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原来80%提高到90%,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哈萨克民族地区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哈萨克民族语言及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还要掌握护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 标签: 哈萨克民族地区 护患沟通 从在问题 对策
  • 简介:1671年在乐山地区洪雅发现一些钩体病例有休克及胃肠道反应,因而称为“胃肠休克型钩体病”。1972年又在乐山地区收治了经实验证实28例有休克症状者称休克型钩体病。休克型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及其有毒物质所致的休克。临床上除具有钩体病的基本征候外,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休克。特点是:

  • 标签: 乐山地区 休病 休克型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省与西宁市地区弱视儿童治疗方法与对比效果。方法采用光栅治疗,后像加遮盖联合治疗,并配戴合适的眼镜,定期检查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根据年龄和弱视的视力情况,坚持在家戴射光弱视治疗仪(RSY-01型)及精细作业。结果由旁中心注视转为中心注视,经过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可看出联合疗法最佳。结论经应用四种方法治疗儿童弱视,进行了比较分析,遮盖疗法效果优于后像疗法,前两种优于光栅治疗。

  • 标签: 光栅 遮盖 后像 射光弱视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8年和田地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的到位情况,探求提高肺结核病人到位率的途径。方法根据2008年和田地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工作月报表的数据,对网报肺结核病人的登记、转诊、追踪到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和田地区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29.1%,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43.3%,转诊未到位病人的追踪到位率62.5%,涂阳病人的追踪到位率56.7%,追踪未到位病人中其他原因(地址不详或查无此人)占到65.3%。辖区内97例病人未追踪。讨论加强对综合医院—结防机构合作,加强医生的培训,严把报卡质量关,充分调动结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大结核病知识的宣传,可以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到位率。

  • 标签: 肺结核 转诊 追踪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丹东卫生检疫局和水电第六工程局中心医院对丹东地区1987~1989年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共发现病人23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1/10万,无季节性.发病率较高年龄组为25~35岁,男女发现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各职业、各地区均有发病,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差异,三年间共发现七种性瘸,其中淋病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

  • 标签: 丹东地区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调查 卫生检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咸阳市2009~2010年乙脑(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咸阳市各地区乙脑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病例特点。结果2010年咸阳市共报告乙脑疑似病例31例,其中外地报本地病例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4例,发病时间从2010年7月15日至2010年9月9日,发病年龄最小的为1岁,年龄最大的为79岁,主要发病人群为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22.6%。结论咸阳各地的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仍应加强预防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探讨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128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梗阻患者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胃肠减压、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12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52例,手术治疗7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有效治疗肠梗阻及提高护理水平的重点。

  • 标签: 肠梗阻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烟台地区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综合预防措施。方法对确诊为肺癌的728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空气污染(大气以及室内)、吸烟、营养、遗传因素与肺癌发病密切相关。结论空气污染(大气以及室内)、吸烟、营养、遗传因素是导致肺癌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分三个步骤:第一通过炉灶改造和改进通风,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第二戒烟;第三在高危人群中开展化学预防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 标签: 肺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谷城地区居民血糖异常情况,引导临床正确控制糖尿病。方法收集2012~2014年谷城县人民医院1000例健康体检者血糖检测结果,按照年龄、学历进行分组,并对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40岁组的血糖水平和61岁以上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组血糖异常率和初中及以下学历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增长趋势;学历越高,居民健康意识越强,应增强糖尿病危害性的宣传,对低学历居民应加强健康教育。

  • 标签: 血糖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特征。方法收集高原地区痛风患者215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2组45-59岁为Ⅰ组(n=88),60岁及以上为Ⅱ组(n=127)。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比较2组的发病特点。结果2组发病诱因、发作时的治疗手段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24个月发现2组病情未再复发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转为慢性痛风比率和并发症发生比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比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结论针对高原地区不同年龄段原发性痛风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在探索治疗过程中,要抓住各自的重点,通过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来减少中年患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减少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原地区 原发性痛风 临床分析
  • 简介:梅毒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检测是血液质量检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本实验室自1998~2000年对江门地区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用RPR、ELISA进行梅毒的初、复检,并以梅毒TPHA确认试验证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江门地区 1998-2000年 献血者 梅毒感染 梅毒检测 TPHA确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患者发病部位及疼痛感的相关病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期就诊的灼口综合征患者8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灼口综合症的发生部位、疼痛感受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灼口综合症的临床症状表现。结果男女灼口综合症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女性患者多余男性患者,共60人,比例为73.17%,该病症的主要发生部位为舌部,其余依次为腭部、牙龈和唇部;疼痛感受主要为烧灼痛,其余疼痛感依次为,阵痛、接触痛和持续痛。结论灼口综合症患者的发病原因复杂,应加强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 标签: 贵阳地区 灼口综合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以有效成分耐斯糖进行图谱成分定位,对巴戟天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作为云浮地区不同产地人工种植巴戟天成分差异的参考,为研究巴戟天规范化培育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 35 ℃,流速为0.7mL/min,建立以耐斯糖定位的指纹图谱。结果:新兴产地与郁南产地的两种巴戟天指纹图谱均有6个峰,相似度均>0.95。结论:建立了云浮地区不同产地人工种植巴戟天的蒸发光对照指纹图谱。

  • 标签: [] 云浮地区人工种植巴戟天 蒸发光 指纹图谱 耐斯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原地区高血压病治疗预防策略对防治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入院的高原地区122例的患有高血压病疗养员和86例无高血压病疗养员,年龄在均48岁以上,分两个单位同时进行测试,采用奇偶分配法,(1)122例患有高血压病疗养员分两组,分别为治疗组(采取治疗预防策略)61例和对照组(常规用药)61例;(2)86例无高血压病疗养员分两组,一组是观察组43例(采取治疗预防策略)、一组是对照组43例(从未采取治疗预防策略)。结果有高血压病史观察组的高血压病复发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无高血压病史观察组的疗养员高血压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治疗预防策略对原地区高血压病是有成效的。

  • 标签: 高血压病 治疗预防策略 研究 高原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不良妊娠与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及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9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86例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试验组)及1823例正常孕妇(对照组)TORCH感染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试验组TORCH感染率为,TOX13.95%;RV10.46%;CMV17.44%;HSV3.49%。(2)而同时段正常育龄孕妇相应的TORCH活动性感染率为TOX0.16%,RV0.33%,CMV0.44%;HSV0.05%。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是导致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行TORCH筛查对防止出生缺陷和围产儿合并症及并发症完全必要.

  • 标签: 弓形体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不良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