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多小是对小理论的一个新发展,它可以同时满足正交性、对称性、短支撑等良好的特性要求,本文介绍了多小变换的基本理论、变换过程及预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GHM类多小波分析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对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的软阈值去噪处理表明,多小变换在有效压制随机噪声的同时,还能较好地保留原信号的特征信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去噪方法。

  • 标签: GHM类正交多小波变换 地震资料 去噪处理 地震勘探 地震信号 对称性
  • 简介:文中综述了委内瑞拉西部巨型马拉开盆地的区域地质和构造环境。马拉开盆地是西半球最高产的含油气盆地,估计最终石油储量在440亿桶以上,自1914年第一口采油井完钻以来,马拉开盆地已累积生产石油300多亿桶。与分布面积更为广阔的墨西哥湾巨型油气区不同,马拉开渡盆地面积较小(50000km^2),构造和地层比较简单,而且地表和地下资料丰富。这些特点使之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全盆地综合分析的目标。本文的目的是综合利用盆地规模的二维和三雏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来揭示盆地的三维构造和地层。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区域构造重建的结果、区域地质图和盆地的沉降历史,以便更好地认识对该盆地有影响的四个主要构造事件。这些构造事件对于认识主要不整合面和碎屑岩楔体的形成时间与分布、储集岩的分布、老断层复活以及下伏烃源岩的成熟时间至关重要。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大地构造背景 区域地质图 委内瑞拉 巨型 西部
  • 简介:通过小变换方法将测井曲线的一维信号拓展到二维的时频域中,可在不同尺度的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界面特征,从而揭示地层内部的旋回性结构。对惠民凹陷某井的试验表明,通过寻找小变换的最佳尺度因子可探测到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界面。利用选取的Morlet小基函数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的小变换识别了该井的6个准层序组界面,这与传统方法的划分界面基本一致。

  • 标签: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 基准面 小波变换 沉积旋回 测井曲线
  • 简介:电磁加热和超声辐射所特有的优点就是使油管甚至井筒不必要的部分热量损失最少。这些技术在加拿大稠油开采方面受到了极大关注,在阿拉斯加,由于热损失使蒸气驱采油无效,因此,电磁加热正成为开采稠油和从水合物中生产天然气的可选方案。电磁加热或超声波辐射也可有效地用于碳酸盐岩油藏。但是,最近已开始考虑有关原油性质由于其它非侵入过程造成的不可逆变化。本文研究原油性质因电磁或超声波辐射的热变程度。后面的实验还涉及到碳酸盐岩、UAE(UnitedArabEmirates)原油及水混合体系导热性测定。此外还研究了给定频率电磁场对含碳酸盐岩的UAE原油热变的影响,并对残余水饱和度的作用也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电磁热效很高,可以最小的输入能量加热附近的井筒。然而,沥青质的存在会导致原油流变性发生某些不可逆变化。本文研究了这种变化背后的物理实质。超声波处理过程中,尽管粘度大大下降,但这种不可逆变化不明显。

  • 标签: 超声波辐射 电磁波 流变性 沥青质 电磁加热 碳酸盐岩油藏
  • 简介:自从1941年钻探第一口生产井以来,马拉开盆地的累积石油产量已超过300×10^8bbl,估计最终石油储量超过440×10^8bbl。马拉开盆地是西半球含油气最丰富的盆地。与墨西哥湾辽阔的含油气省份不同,马拉开盆地的地域面积相对较小(50000km^2或19305mi^2),它的构造和地层比较简单。地表及地下资源使马拉开盆地成为盆地综合研究的一个关注目标。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汇总全盆地范围内二维地震资料、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以及野外露头资料,揭示盆地的三维构造和地层特征。此外,文中还介绍了恢复的区域构造、区域地质图以及盆地的沉降史,以更好地卡准四期较大的构造事件。这四期影响着盆地演化的构造事件,对于认识较大的不整合和碎屑岩楔形体的形成时代和分布范围、储集岩的分布、老断层再活化以及下伏烃源岩的成熟时间有关键性作用。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油气勘探 烃源岩 构造层序 地质特征
  • 简介:通过分析管网仿真的理论方法,以韩城韩一站煤层气集输管线为例,运用PNS软件画出韩一站集输管网仿真模型图,进行节点压力分析,改变入口压力等不同集输条件下分析管网的输送能力,比较模拟值与实测值,分析和评价不同时期、不同集输方案的影响,及时调整和修正管网模型,优化管网系统,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

  • 标签: 煤层气 韩城韩一站 节点压力 管网仿真
  • 简介: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地质背景复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反射特征多变;并且存在低速硅质白云岩,其纵波阻抗与储层接近,利用单一纵波无法准确区分硅质白云岩与储层。因此储层预测难度较大。而多技术在储层预测、流体识别、裂缝检测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在纵波处理的基础上,针对该区转换资料处理的难点,采用了改进的转换静校正技术、转换高分辨处理技术和转换各项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解决了该区转换深层成像问题,获得了高质量的转换地震资料;同时通过多层位标定和层位匹配,消除了纵波和转换的旅行时差,将转换压缩至纵波时间域,二者组对应关系较好,结合测井数据的统计和实际纵波和转换剖面的对比分析,利用横波阻抗能够有效区分低速的硅质云岩和储层,提高了该区储层预测的精度。

  • 标签: 四川盆地 晚震旦世 转换波 静校正 高分辨 各向异性
  • 简介:胜利油田垦71地区多分量地震数据采用微型机电系统(MEMS)数字检波器采集。受转换非对称路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剖面中非双曲同相轴广泛存在。传统的速度分析基于各向同性理论,动校正时无法把同相轴拉平。本文基于四参数理论,利用不同偏移距的动校正信息估算不同的参数,确保了同相轴的同相叠加。该方法在垦71地区三维多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转换波 处理 四参数 速度分析 应用
  • 简介:据《人民日报》报道,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2006年8月21日在阿什哈巴德表示,土库曼斯坦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将在2009年1月1日前建成并投入运营,他是在会见到访的中国代表团后讲这番话的。

  • 标签: 天然气管道 中国 运营 土库曼斯坦 哈巴德 代表团
  • 简介:LaPalma油田,位于马拉开市以南约300km的马拉开盆地西南隅(委内瑞拉Zulia州),称之为ColonUnit的许可证区块(见图1)。该油田由Tecpetrol公司(阿根廷)牵头,包括CMS石油天然气公司(美国)和Coparex公司(法国)在内的三个公司经营。

  • 标签: 委内瑞拉 公司经营 石油天然气公司 阿根廷 许可证 西南
  • 简介:马拉开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部。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在古近纪的斜向碰撞所引起冲断层作用及伴生的撕裂断层[即布罗内格罗(BurroNegro)右旋走滑断层带]导致了该盆地东北部的变形。前人为马拉开盆地东北边缘的厚层古近系沉积中心建立了两个不同的构造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该沉积中心是一个前陆盆地,它受控于晚古新世一中始新世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南西向的斜向碰撞过程中的掩冲断层作用。第二个模型认为,不对称的古近系马拉开沉积楔体受控于右旋撕裂断层的走向滑动,该断层将其西面较稳定的台地区(马拉开盆地)与其东面走向南东的冲断席[拉腊(Lara)冲断席]分隔开。本文研究的资料支持第二个模型。最深达到5s双程走时的区域地震剖面,揭示了马拉开盆地东北部不对称的古近系沉积中心的构造。布罗内格罗断层是一条长约100km的右旋走滑断层,它把马拉开盆地东部高度变形的深海相地层,同马拉开盆地西部低变形程度的内、外陆架地层分隔开。布罗内格罗断层带东北面的地震剖面表明,以局部反转的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边界的狭长地下盆地,充填了约3km厚的渐新统和中新统海相碎屑沉积岩。始新统岩层构造隆起的深部地震反射为杂乱反射,位于成层性比较一致的渐新统和中新统次盆地之下。本文认为这些构造隆起是在渐新世-中新世斜向板块会聚过程中活化的陡倾断层带和页岩底辟。从马拉开盆地东北部和布罗内格罗断层带的地质特征和总体构造轮廓判断,一开始它是一条右旋撕裂断层。在本文的模型中,布罗内格罗断层带在目前的法尔孔地区吸收了该断层以东深水区冲断层前缘的南东向运动。马拉开盆地古近系碎屑岩楔体具有前陆盆地许多常见的特征,其中包括现今马拉开�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撕裂断层 构造模型 海相地层 古近系 东北部
  • 简介:本文探讨了砂岩的成岩蚀变作用和由此导致的储层物性变化是否受到了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的影响。研究对象为厄瓜多尔奥连特(Oriente)盆地白垩系纳组(Mapo)的u段和T段砂岩。这些砂岩的沉积相为河流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包含低水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通过微探针分析、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观察并得出了相关资料。纳组u段和T段砂岩由细粒一中粒石英砂屑岩和亚长石砂岩组成。成岩事件包括绿泥石、早期和晚期高岭石/地开石、早期和晚期碳酸盐(菱铁矿、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以及石英的胶结作用。成岩早期的作用包括绿泥石颗粒包壳的形成、高岭石颗粒填充和菱铁矿胶结。绿泥石在TST砂岩中缺失,但在LST-HST砂岩中很常见。成岩早期的高岭石在LST中未有发现,但在LsT—HsT砂岩中常见。u段和T段中,成岩中期的胶结物相对于层序地层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在u段砂岩中,方解石常见于LST砂岩,但在LST-HST砂岩中没有分布。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仅常见于TST砂岩。s2菱铁矿可见于TST和LST砂岩,但在LST—HST砂岩中没有分布。石英胶结物和高岭石/地开石在所有体系域中都有类似的分布。在T段砂岩中,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Fe—dolomite/ankerite)仅常见于TST砂岩,而方解石、石英和地开石在所有体系域中都有相似的分布。高岭石胶结物的分布被认为是在海平面下降期间、相对较剧烈的大气降水注入的结果,而绿泥石胶结物可能是先成粘土矿物(如磁绿泥石)埋藏成岩转换的结果。磁绿泥石是在潮汐水道和河口湾环境申海水一淡水的混合水体中沉淀而成的。U段和T段绿泥石胶结物似乎抑制了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发育,从而使砂岩保留了12-13%的原�

  • 标签: 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 层序地层学 储层砂岩 成岩作用 低水位体系域 铁白云石
  • 简介:我们介绍一种用PS转换成像气囱下构造的实际计算法。在这个计算法中,我们研制了建立偏移速度模型和在PC集群机上进行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的几种方法并改善了PS转换的处理流程。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2001年8月所采集的三维四分量海洋数据集,并且经北海克尔一麦吉公司(英国)允许让我们使用这些数据。

  • 标签: PS转换波 PKTM 偏移速度 炮线 各向异性 偏移成像
  • 简介:马拉开盆地的中始新统碎屑岩是在一个不对称的前陆盆地中沉积的,而该前陆盆地形成于加勒比和南美板块在古近纪的斜向碰撞过程。本次研究利用马拉开盆地中部300多口井的资料和2000km^2的地震资料,详细解释了马拉开波前陆盆地的始新统层序地层。马拉开盆地中部始新统层序的底部是一套厚约250m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加积层位,其上覆盖了厚约600m的海相页岩和砂岩的退积层位,夹有薄进积层。这套前陆盆地层序的上部是厚约100m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加积层位。在这一厚约1000m的始新统地层中,可以划分17个准层序组,6个成因层序和1个沉积层序,但所识别的典型层序界面只有一个,它是浅海相退积层位和上覆的河流三角洲相加积层位的边界。根据地层结构和多个准层序组的厚度增大趋势,我们认为这些碎屑沉积物主要源自马拉开盆地以南的南美克拉通,而不是以前研究人员提出的盆地北-东北边缘的冲断带。缺乏典型的层序界面表明了马拉开波前陆盆地中部的始新统碎屑岩在始新世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出露地表,而且其地层结构受控于与这一前陆盆地东北缘的冲断作用有关的构造沉降。在中始新世加积作用开始之前,全球海平面的升降并不是控制该前陆盆地地层演化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加积作用则标志着前陆盆地沉降作用的结束。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显示,马拉开波前陆盆地中部的始新世三角洲平原和陆架以河流和潮汐作用为主,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三角洲的现代沉积作用相似。

  • 标签: 三维地震资料 碎屑沉积物 前陆盆地 层序地层 始新统 地震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