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中作者以祁连山中段为研究区域提出了评估中长期预报区内烈度的方法。本方法的特点是对相对稳定的发震地段在某预报期内进行烈度概率分析。文申指出了本方法与确定性方法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不同之处。计算表明,对本区,烈度提高一度,遭受该烈度袭击的概率即减少20%左右。根据计算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给出了每小区Ⅵ——Ⅷ度发生的概率,并以此作为估算预报期内损失期望值的依据。

  • 标签: 祁连山中段 中长期预报区 预报区烈度评估 较确定震源
  • 简介:本文阐述了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在地震中短期预报系统中的重要性,同时具体提出建立该数据库系统所用的方法和技术途径,并给出预期的成果。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建立该数据库系统的有利条件极其存在的困难,并对解决困难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前兆数据库 数字化 分析预报
  • 简介:国内外大地电场观测及其地震预报研究综述阮爱国(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大地电场观测和研究是地震预报中新发展的一种前兆手段,它来自于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电场法,但又不同于后者。它以孕震过程中的电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自身感应电场在地球...

  • 标签: 仅t擩
  • 简介:地震台站工作人员,在进行观测资料分析、地震预报研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的几个问题:1、手段单一,对于前兆现象无法全面表述。2、如何识别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3、如何兼顾点和面的关系。

  • 标签: 地震预报 前兆现象 异常与地震 点和面
  • 简介:本文通过对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现状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对比数据仓库的优越性,分析了建立数据仓库综合预报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简要介绍了其功能及应用前景。

  • 标签: 分析预报 数据仓库 数据库
  • 简介:基于网络技术的视频监控服务,实现了对新疆北天山地区3个泥火山点的实时监测,可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分析预报人员依据泥火山活动图像可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新疆艾其沟泥火山网络视频监控服务系统扑捉到了2次6级地震前火山液面明显的宏观异常变化现象,这说明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可实现互联网用户使用客户端远程软件连接服务器,实现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的监控画面,并依据泥火山群地震观测网,捕捉泥火山群地震前兆异常。

  • 标签: 新疆 泥火山群 地震前兆 实时监测
  • 简介:本文在研究全新世断层活动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水系应力场等多种方法,对祁连山中段的现代应力活动状态进行了综合研究,其结论是: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平均N50°E;但在大区范围内显示了应力场的空间变化,局部地区随时间亦有动态变化。此外,还结合祁连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中强震和应变曲线的对应关系,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 标签: 活动断层 构造应力场 地应变
  • 简介:介绍了地形变测量学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分别从大地形变测量、台站形变观测和重力观测方面,阐述了地形变测量应用于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进展。通过震例介绍具有较好预报效果的地形变测量手段,说明利用地形变测量可以做出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测预报。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地形变测量水平能有较大的提高,为地震预报提供更多支持。

  • 标签: 地壳形变测量 重力异常变化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介绍利用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之短期预测法在多次福建地下流体资料会商中的应用。水化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以“水化的多层次跟踪加速前兆图象”为依据进行分析,主要对地震的发震时间进行预测。该图象说明了水化的异常群体随时间的演变趋势与地震活动有关;异常群体的演变与地震之间具有“增长———地震”或“加速———地震”的关系。这种关系,同彭德银等指出的地震总是处于接近或偏离临界状态的演化进程中的理论相适应。

  • 标签: 多层次跟踪 短期预测 地下流体
  • 简介:2003年10月16日大姚发生6.1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双柏发生5.0级地震。震前2个月,易门水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据此,笔者向上级业务部门作了短期及临震预报。震后对这2次地震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探讨,并对易门水位异常与300km内M≥5.0级地震作了研究分析,给出了预报指标。

  • 标签: 地震短临预报 水位异常 地震预报指标
  • 简介: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谱的概念,给出了计算b值谱的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的不同时段M_L≥3.0地震的b值谱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值谱的形态要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因而可在地震预报中加以应用。

  • 标签: b值谱 矩方法 形态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经过长时间段(1969~1997年),大区域(34°~42°N,110°~114°E)钻孔应力、应变台网异常时空扫描,得出的结论是:可把异常形态特征和异常区域特征作为中期或短期地震预报指标。

  • 标签: 钻孔 应力应变 地震预报 区域特征 华北
  • 简介:本研究报告以非线性孕震系统在爆发前夕的外敏性为物理基础,对大气扰动下的岩体失稳突变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不仅给出了气-地耦合的一般表示,更连续分析了云南近35年来大气压力场演化与场内近百次5级以上地震(内含19次6级,4次7级)的基本关系,系统地证明了绝大部分强震都是在其上覆大气涨落加剧及与邻区气压梯度增大时突然爆发的,这种自然共性的揭示,既是对理论的认证,也丰富了短临地震预报的科学依据。

  • 标签: 气-地耦合 气压场 涨落 临震预报
  • 简介:本文叙述了地震活动的综合概率预报方法,并对宁夏及青海地区(35°00’-41°00’N,100°00’-107°40’E)197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资料进行了统计计算,对1992年-1993年该区地震活动进行了综合预报效能检验。并据此对该区1994年-1995年的地震趋势做了估计。

  • 标签: 统计指标 综合概率 预报效能
  • 简介:本文通过对闽台地震的水氡映震震例进行分析,运用预报效能评价R值评分方法,计算出了福建水氡观测资料应用多层次跟踪分析法对于闽台地震的地震预报效能,发现该方法对闽台地震有较好的地震预报效果。

  • 标签: 预报效能 映震震例
  • 简介:本文针对1990年至1999年福建及沿海中强以上地震和台湾7.0级以上地震,利用“八五”攻关的水化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研究福建水氡台网观测资料的异常频次变化特征和演化过程,总结其相应的映震特征。

  • 标签: 水化多层次跟踪 月异常频次值 月异常频次变化速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