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文章提出志书写作的三个问题加以研究和讨论.学术定位:资料汇集或科学著述;行文总术:以编为主或以著为主;基本笔法:述而不作或述而有作.

  • 标签: 学术定位 行文总术 基本笔法
  • 简介:章太炎在《黄先生传》中对黄以周的学术作了较为全面的评断,指出黄氏是四明之学的代表人物,治学不喜陆王。其说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经学者转引后,多有误读之处。黄以周之学深受其父黄式三及杭州诂经精舍学风的影响,实事求是、汉宋兼采、不分今古。四明之学在南宋之后有一发展变化的过程,而浙东学派则是后人建构学术谱系的结果,因此都难以全面地概括黄以周的学术特征。

  • 标签: 黄以周 四明之学 浙东学派 黄先生传
  • 简介:方志馆是近20年兴起的文化设施.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范畴。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建设方志馆更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志馆140多个,还有很多省、市方志馆在建或在争取立项之中。①不过目前各界并未对方志馆的定位、功能、组织、运作等形成较为清晰、合理、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对昔日成都市立通俗(民众)教育馆的考察发现,民众教育馆的宗旨、组织、运作等对今日的方志馆建设或有一定借鉴意义。一、从成都市立民众教育馆谈起

  • 标签: 民众教育馆 方志馆 历史启示 民国时期 地方文化 《地方志工作条例》
  • 简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及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发展需求,这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此,首先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状况以及西安科技创新发展机遇,进一步对西安科技创新现状以及优势与瓶颈分析,得出基本判断:西安有望在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通过西安科技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阐明西安科技创新交流中心布局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及发展思路。系统研究了西安科技创新交流中心的重点产业选择及路径选择,提出了西安科技创新交流中心驱动战略和创新能力建设实施路径——围绕“三个定位”建立“一三五”协同建设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西安自身资源优势,能够为西安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把握好发展机遇,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 标签: 西安 丝绸之路 科技创新 交流中心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写作完成,是国史学科体系和构建国史中的社会史的基本框架的创新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规律,这里的"社会"是个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并列的"小社会",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民生和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出发,新中国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据此可以梳理出新中国社会进步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成就突出,问题也不少,但是除了一个时期的工作失误和指导思想出现偏差以外,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不足、不平衡造成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便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进步的过程。希望这本即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能够对丰富国史、党史的学习有所贡献,也能够对推动中国今后的社会建设、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撑。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社会建设 社会发展 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