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的基础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期借鉴西方工业文明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建制。当今人类社会已开始出现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音乐教育也必然开始出现转型,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第二次建构。在此转型中,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华文明的归复(归属与复兴)以及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具有方向性的问题。因为在新的轴心文明时代如果中国音乐教育不考虑中华礼乐文明的参照,中国音乐教育必然失却自身文明的立足点,乃至迷失自身而成为西方文明音乐教育的肤浅仿效者。同样,在反思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音乐教育之时,西方也在考虑音乐教育建构中文明的归复,正如当今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讨论的兴盛,它是对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返本开新。

  • 标签: 工业社会 生态社会 礼乐文明 实践哲学 轴心时代
  • 简介:文章以作者的论著《街头音乐》为例,阐述不同叙事对象、叙事表达和叙事身份只是从手段和视角的选择上进行思考,然而,音乐人类学叙事的终极关怀是人文精神的诉求。《街头音乐》在叙事中一直将此作为基点。把美国街头音乐活动视为一种文化存在方式,透过对这种存在方式角度的探究来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所反映的人文特征。作者提倡学术是人创造的,学术是人的学术,学术的重要责任是诉求人文关怀。

  • 标签: 街头音乐 叙事 人文关怀
  • 简介: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保靖县和张家界是土家族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两个地区,土家族的各种民间音乐都一直被当地的土家族人民传唱.2003年8月22日-26日,笔者利用暑假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张家界旅游区旅游.在旅游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当地的文化旅游,尤其是音乐文化旅游独具特色,并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通过观察以及和导游及其他游客的交流,笔者发现当地民歌的传承与传播方式、途径已经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民歌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功用,在当地社会的作用和意义都已经和民歌的传统定义有了很大的不同.2004年2月23日-28日,笔者又赶在春节期间,下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保靖县采风.当地土家族人民自发组织的各种迎春活动,诸如调年歌舞、打镏子、唱汉戏等等,且基本上仍然保持着传统民间音乐的功用和传播方式,与在旅游业发达的张家界地区的情况截然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以上两个地区土家族民间音乐现状的比较,探究导致产生差异的原因--所处的生态环境对民间音乐的留存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土家族民间音乐 原生态 文化旅游
  • 简介:叙事方式的改变是洛秦博士名为①这本书的一个明确给出-从封面主角老黑人的孤影到书中每个章节的字里行间,从第一人称的贯穿始终到不同文本的交叉叠合,都在述说着一个不可重复的单数世界.

  • 标签: 美国社会 章节 博士 黑人 单数 音乐
  • 简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之一,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编写的《音乐百科全书》于2017年8月荣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书为中国第一部大型音乐专业百科全书,全书包括两卷(开本为889mm×1194mm)。该书由前任院长于润洋提议,在时任院长王次炤的组织和推动下,得到当时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历经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单基夫、田胜立、龚莉三任社长的合作,由于润洋任执行主编、袁静芳任执行副主编、王凤岐任编辑部主任。

  • 标签: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音乐百科全书》 一等奖 北京市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哲学
  • 简介:京、津、冀一带的"音乐会"研究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中的学术高地之一,30余年来吸引了众多学者投入其中,至今研究热度持续不减。该书的调查研究以单一村落为视角,记录了特定时段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圈头村"音乐会"个案。书中收集的原始工尺谱文本与音响资料,对后续研究具有深远价值。

  • 标签: 圈头村 音乐会 调查 延续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