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汶川大地震后不到两年,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伤口。这一次是7.1级,这一次在青海玉树,时间定格在4月14日7时49分。灾情发生后,国家在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预案,并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进入灾区,社会各界在数小时之内迅速行动起来。

  • 标签: 抗震救灾 玉树 常规报道 地方媒体 青海 中央
  • 简介:突发自然灾害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在防灾救灾的应对过程中,政府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作用非常重要,其应急管理机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网络媒体因其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大的优势。本文以网络新闻为主要信息来源,分析在洪水、地震、雪灾三个案例中政府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危机认知与应对行为。

  • 标签: 网络新闻 突发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 简介:在5月15日CCTV直播的抗震救灾英模报告会上,央视记者张泉灵坦言,自己在灾区也曾完全失控,“转身躲进一个帐篷里痛哭,直到把心里的痛苦和积郁都痛快哭出去”,才走出帐篷继续播报灾情。作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见证惨烈景象的人群之一,记者在执行报道任务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样需要适当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救援。为此,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联合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针对赶赴灾区的新闻记者进行了一项有关心理反应及调适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 标签: 新闻记者 心理调适 心理健康 心理学 新闻工作者协会 地震
  • 简介:往事如云,岁月如歌。当我开启,尘封的记忆,即使时光相隔了30个春秋,当年那场毁灭性的唐山大地震,至今仍深深的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震灾 凤凰 再生 记忆
  • 简介: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时代的镜子。从昔日维新派的“去塞求通”到今日新闻之“弘扬主旋律”。传媒从来都在历史进程中被寄予厚望。媒体如何不负众27被誉为“媒介军师”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寄语2008年“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创新是传媒永远的主旋律。那么,在当今新闻信息“爆炸”、新闻载体极大丰富和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前,中国媒体如何创新才能抢占“新闻”制高点,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呈现给世界受众一个客观真实的事实原貌,推进社会健康提速。科学发展?

  • 标签: 新闻创新 中国媒体 地震报道 学术论文 中国传媒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中国媒体新闻创新的重大突破——“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的思考》获中国新闻奖论文一等奖后,论文所提出中国媒体应当突破的四个创新点引起全国反响,众多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受中国记协特邀,论文作者杜耀峰在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暨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奖作者高端论坛”上,就当下中国媒体新闻创新发表主题演讲,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特刊发演讲内容及部分专家学者的点评,并重登最先发表于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的获奖论文。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中国媒体 论文作者 新闻创新 地震报道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