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转型时期中东欧国家通过政权更替与重组、多党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与完善,逐步向“民主化”的目标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各类政党瞬间涌现,并逐渐演化成左右翼两大阵营,围绕议会展开政治力量博弈,呈现出左右翼轮流交替执政的政治格局。除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短暂左翼复兴外,左翼政党在政治博弈中大体处于相对劣势,尤其在中东欧国家陆续加入欧盟后,右翼政党一直保持政治优势。随着中东欧转型国家政治生态持续嬗变,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影响持续上升,尤其是新民粹主义,搅动一些国家政党政治格局。目前,中东欧政党政治中,左翼政党在弱势中呈现小幅增长,右翼政党仍保持优势地位,新民粹主义政党顺势突起。

  • 标签: 转型时期 中东欧 政党政治博弈 “政治钟摆”现象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共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在军事力量上空前壮大,而且在理论建树上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共的现代化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等领域。其重要性在于:第一,中共当下革命活动与未来发展方向清晰明确,价值目标与具体主张协调一致;第二,所提出现代化思路、框架和政策主张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形成广泛共识,为中共最终夺取政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现代化思想演变
  • 简介: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突破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最大思想亮点,是贯穿《建议》全篇的一条思想红线,也是《建议》谋篇布局的鲜明逻辑线索。可以预期,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全局、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我国发展新境界的重要思想保证。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

  • 标签: 逻辑线索 引领性 经济发展 中央政治局会议 生态环境 绿色发展
  • 简介:论文通过查阅典藏在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的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梳理和分析了在马来亚以洗琉琅为生的中国客家女性,在1929年至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其中包括支柱的工作型态及女性对于家庭经济的重要性。认为虽然琉琅业从15世纪就开始出现于史册中,但琉琅工作者的身影,却在20世纪之后才在马来亚官方史料中出现。从事体力劳动的华人琉琅女在马来亚工作,把钱寄给中国的家人;她们的经济生产所得未嫁前归原生家庭,出嫁后则归夫家。这是以华人女性尤其是客家女性为主的年代,琉琅女是女性经济独立的前驱者。

  • 标签: 马来亚 客家研究 琉琅女 经济大萧条
  • 简介:论文利用中英文资料,以仰光唐人街为出发点,探讨缅华社会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殖民地多元种族下的传承和变迁。尤其借助1923-1924年英印总督访缅这一背景事件,剖析华社在这一帝国正式场合上的表现和各方反应,并借此探讨20世纪20年代缅华社区的结构、冲突和转型及其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政治互动,展现缅华这一个既有南洋华侨华人共性又不失本土特色的亚洲移民群体及其殖民经历。

  • 标签: 缅甸 华人研究 南洋华侨 跨国移民 英印总督 唐人街
  • 简介:在“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下,人民币走出去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元、西德马克等国际储备货币崛起的经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参考借鉴,国际国币体系改革和国内金融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可能对境内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构成一定的挑战。伴随着企业“走出去”和银行“走出去”,人民币“走出去”也汇聚成潮流,将共同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

  • 标签: “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离岸 国际货币体系 跨境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