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5月8日凌晨悍然对我驻南联盟大使馆野蛮轰炸,这一严重事件激起了我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国际社会的谴责,美国朝野上下也不得不对此事件作了表态和辩解。现将美国政府和各界知名人士的言论摘编如下:一、美国政府官员的态度和做法从克林顿总统到奥尔布赖特国务卿等高级官员,一方面承认这是“一个悲剧性错误”、“不幸的过失”,并多次表示道歉;另一方面又声称,这是一起“偶然事故”、“意外事故”,并辩解美“根本无意袭击中国使馆”,是因“错误情报”、“使用了

  • 标签: 美中关系 大使馆 克林顿 南联盟 新华社 国务卿
  • 简介:"9.11"事件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急剧变化.普京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及时改善了同美国及北约的关系.但是俄与美欧的迅速接近并不能掩盖双方在美国驻军中亚、削减核武器等重大战略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 标签: 美国 欧盟 战略利益 军事 "9.11"事件 俄罗斯
  • 简介:'9.11'袭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南亚的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争端成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怖主义战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随着印度遭到两次严重恐怖袭击,印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准备报复,印巴对抗的升级和核冲突的危险使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立场不同,南亚的反恐怖主义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近期在印度的压力和国际社会促使下,巴采取了积极措施打击国内教派极端主义和越界恐怖主义势力,骤然变化的局势也为印巴之间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 标签: “9.11”事件 印巴关系 南亚地区 安全问题 印度 巴基斯坦
  • 简介:'9·11事件'之后,东南亚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引起东南亚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新加坡伊斯兰祈祷团事件是'9·11'之后东南亚国家打击伊斯兰极端分子的重大行动,而印尼巴厘岛爆炸案件更是使伊斯兰祈祷团组织的面目显露出来.通过新加坡伊斯兰祈祷团组织的活动,可以看出东南亚恐怖主义组织的一些内幕及其国际联系.

  • 标签: 新加坡 东南亚 伊斯兰祈祷团事件 反恐斗争 恐怖主义组织
  • 简介:调查发布年度“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是国际关系学院刘跃进、李文良、杨建英教授组织开展的一项国家安全研究项目。2012年以来,该项目已经连续发布七年,在社会上和学术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增强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十大 国际关系学院 国家安全意识 安全研究 学术界
  • 简介: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一致认为苏联在'8·19'事件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快了演变的步伐。同时认为,苏联向资本主义转轨风险很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央权力的分散和共和国权力的增大使戈尔巴乔夫的地位严重削弱,增加了核扩散等危险;民族矛盾、经济危机空前激化,极大地损害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它们决定抓住这个'历史性机会',更深地插手苏联内部事务,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压又拉,以促使苏联来一次决定性的脱胎换骨,朝着西方所引导的方向演变下去。它们的共同做法是:

  • 标签: 苏联人 核武器问题 布什政府 不确定因素 出口信贷 中央权力
  • 简介:9月11日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美国事件发生,马上引起全球关注。上海社科院欧亚所也充分发挥研究所长,于9月25日及时就这一事件对中亚和中东形势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展开了讨论与分析。

  • 标签: 中东形势 中亚 恐怖主义 “9·11”事件 所长 美国
  • 简介: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家安全年度十大实践调研报告"项目组通过调查统计和筛选,今日揭晓了"2013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研结果。项目组按照的票多少,推出了2013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依次为:1.全国持续雾霾(74.06%);2.钓鱼岛争端持续升级(55.57%);

  • 标签: 中国国家 国家安全 大事件揭晓
  • 简介: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家安全年度十大事件调研报告”项目组通过调佥统计和筛选,近日揭晓了“2013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研结果。项目组按照得票多少,推出了2013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依次为:1.全国性持续雾霾(74.06%);2.钓鱼岛争端继续升级(61.60%)。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事件 十大 调研结果 钓鱼岛争端 国际关系
  • 简介:2016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查统计结果于2017年1月18日揭晓,按得票多少分别是:(1)中国多方应对“南海仲裁”及相关挑衅;(2)雾霾红警频发,多地指数爆表;(3)美国拟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4)反腐行动深入发展;(5)中国军改强力推进;(6)《反恐怖主义法》实施;(7)魏则西、雷洋、聂树斌等人命官司广受关注;(8)习近平在核安全峰会上首提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9)蔡英文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10)朝鲜核、导问题继续发酵.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事件 十大 统计结果 台湾地区 核安全
  • 简介:自"9·11"事件以来,为了配合其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美国着手对其东南亚政策进行调整,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恐合作.本文主要分析了"9·11"事件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以及美国在东南亚加强军事存在对中国的影响.

  • 标签: “9·11”事件 美国 东南亚政策 恐怖活动 经济利益 外交关系
  • 简介:"9.11"事件后,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中国南亚学会,于2002年5月21日至24日在湖南长沙,联合召开了"9.1事件后的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联部、中国对外友好联络会、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经济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70多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9.11事件” 南亚 政治制度 经济形势 克什米尔 安全生产
  • 简介:同样是执政联盟失去2/3多数国会议席的优势,但2008年3月8日大选后,马来西亚却没有像1969年大选那样爆发种族暴力冲突。本文以比较的视野,在回顾1969年"513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维持局势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原因。"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朝野斗争非常激烈,政治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

  • 标签: 马来西亚 “513事件” “308政治海啸” 政治
  • 简介: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江。黑龙江流域涉及黑龙江、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乃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因此,黑龙江流域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黑龙江两岸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饮水安全问题。

  • 标签: 黑龙江流域 松花江 水环境 环境保护
  • 简介:尽管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的领土争端、民族纷争、宗教冲突以及势力范围的划分,仍是人们干戈相向的几大动因,但这些传统因素已越来越多地与攫取资源、争夺市场、资本控制、贸易制裁等经济性因素交织在一起,甚至让位于这些因素,形成威胁某个或某些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的新形态.这类形态从外观上看可能毫无军事色彩,因而被某些观察家称为‘亚战争'或‘类战争',但其在所攻击的领域里造成的损毁,却绝不亚于一场纯军事战争.

  • 标签: “超限战” “亚战争” 经济全球化 贫困问题 东南亚金融危机 “9·11”恐怖袭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