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自记降水观测记录是最基本的观测要素之一,对分析内蒙古地区降水情况和了解全区旱涝规律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大量的自记降水观测记录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对深入研究我区的降水时空分布及特征和暴雨强度及其可能造成危害等规律性问题极为不利。为此,国家从“八五”计划起将自记降水观测记录图形化处理列入日程,

  • 标签: 降水时空分布 数据集 观测记录 “八五”计划 内蒙古地区 图形化处理
  • 简介:大降水是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综合作用的产物,其落区也是由这些系统的位置、强弱及相互间的配置决定的.在以常规的天气图为信息源的情况下,如何客观、准确地描述天气过程的前期特征,是预报大降水的有无,尤其是落区的关键.本文采用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各要素场的方法,就本区的大降

  • 标签: 落区 天气过程 展开法 暴雨过程 矩形网格 暴雨预报
  • 简介:气象科学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科学数据资源,是我国历史资料年代长、保存完整的地球信息资源之一。通过收集、整合、集成、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的气象数据是气象信息系统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和提供气象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根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要求,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组织科技业务人员,重点围绕数据标准规范、数据建设和共享平台研制等方面加强全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网站的设计制作、全区气象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编,历史资料、实时资料元数据的编写和共享等工作)的建设。目前,全区气象数据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 标签: 气象信息系统 数据集 科学数据共享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共享平台 区级
  • 简介:陕西省气象科学数据包含的资料为1951—2005年的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数据文件(A0文件)。共整理了陕西99个台站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日照时数、雷暴、沙尘暴、雾、扬沙、浮尘等要素资料。对A0文件全部进行了格式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错误逐一改正。

  • 标签: 气象科学 陕西省 数据集 质量控制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数据文件
  • 简介:镇地处上杭县东南部,是闽西光热条件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随着棉花滩水库的建成,该镇库区一重山可种果面积达700hm2,自2000年开始,稔镇在库区一重山大力发展橄榄种植业,至2003年全镇橄榄种植面积约167hm2,并规划至2006年发展到333.3hm2。

  • 标签: 上杭县 橄榄 库区 冻害 种植面积 光热条件
  • 简介:1引言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地处湟水中游,北纬36°13’32"至37°03’19",东经101°09’32"至101°54’50"。占全省总面积的0.37%。海拔2225米到4488米。大部分地区仅能保证一年一季作物的正常成熟。为了发展"两高一优"农业,1995年,在地处海拔2281米的总寨乡这家寨村种植25亩小麦、玉米带状的试验,经过一年种植,混合亩产达635kg,其中小麦250kg、玉米385kg可收玉米青棒子3000多个,收入达1086—1216元,比单种小麦亩增收入521—651元。

  • 标签: 小麦 玉米带田 栽培技术 生育期 两高一优 青海省东部
  • 简介:文章介绍了雨工程的含义、种类和技术要点,阐述了雨工程的集水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根据内蒙古的气候自然特点和生产实际,提出了此项技术的适宜发展区域。为旱作农业区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 标签: 旱作农业 可持续发展 自然降水集雨工程 旱井 水窖 节水灌溉
  • 简介:基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12年发布的《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V3.0)》,选取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关性、数据完整性均较好的邻近站降水资料,构建参考序列,结合标准正态检验和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对我国2342个台站年、月降水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采用相关系数权重平均方法和一阶差分方法相结合得到参考序列,以降低因计算方法和邻近站序列长度不一致等引起的参考序列不确定性.最终结果显示:98个台站降水序列存在断点,仅占总站数的4.2%.采用比值法订正上述非均一性的降水序列,订正后的序列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台站降水量变化趋势(1960-2009年)异常的问题得到改善.

  • 标签: 降水量 均一性 标准正态检验 比值订正
  • 简介:今年5月26日,龙岩市长汀县降了大暴雨,受市局领导的委派,我们奔赴长汀县了解灾情,在受灾较为严重的濯镇,认识了一位上庙村气象哨老义务观测员王其叶同志。据镇领导介绍,这场暴雨,王其叶提早三天就通知镇里及周围的群众,注意防范。为此,我们采访了王其叶同志。在采访中,他那长期以来对气象事业孜孜以求。不讲索取,不计得失,只求奉献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提起拙笔,为他而书,以飨读者。

  • 标签: 气象事业 长汀县 观测员 敬业精神 大暴雨 龙岩市
  • 简介:对来自全球无线通讯系统(GTS)1980—2009年全球台站逐日降水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评估。有效地过滤了错误和不可靠的观测记录,构建了一套新的全球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CMAP和GPCP降水产品进行的检验评估表明,新资料月降水具有良好的频率分布和空间结构一致性。新资料与CMAP和GPCP降水的全球平均时间相关系数从质量控制前的0.24提高到0.70左右,均方根误差则从12mm/d减小到1mm/d。在亚洲,新资料与CMAP和GPCP具有一致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全球不同地区,新资料的季节变化与CMAP和GPCP较为吻合。

  • 标签: 全球地面天气报 逐日降水 质量控制 检验评估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一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亚氮(N20)和一氧化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Fs)、秸秆一半还(Hs)和秸秆不还(Ns)处理土壤一大气间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一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