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国外5种评分系统在中国人群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262例AIS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模型、MSS模型、GRASPS模型、SEDAN模型以及SITS模型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HT发生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HT的预测能力;单因素分析5种评分系统内的指标和HT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认为是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种评分系统测评的分值增加,HT发生率随之上升,在5种评分系统组间中HT发生率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GRASPS模型优于MSS模型和SITS模型(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心房颤动剔除,余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基线NIHSS评分均是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五种评分系统均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风险,其中GRASPS模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对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年龄、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评估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和基线NIHSS评分,以避免发生HT。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肾肿瘤的最主要方式。鉴于保留肾单位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更有益,局限性肾肿瘤的手术切除逐步倾向于肾部分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的施行需要着重评估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肾功能等围术期相关指标。为评估手术复杂程度及预测术后疗效,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一系列肾肿瘤评分系统。文章通过比较各评分系统与肾部分切除术围术期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评估其临床指导能力,为临床医师选用适合的肾肿瘤评分系统进行手术方案的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评分系统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干预策略在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基于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实施重症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及ICU转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干预策略能有效改善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ICU转出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预警评分系统 早期干预策略 ICU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the mortality risk score for severe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MRSHFMD)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预测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5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程中有无并发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进行分组,根据患儿28 d生存情况进行预后分组。以入科24 h内血糖、白细胞计数、血乳酸值、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蛋白的最差值行MRSHFMD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该评分对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死率较无合并症组显著增高(P<0.001)。合并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的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白细胞计数、血乳酸值、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蛋白及MRSHFMD评分显著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MRSHFMD评分取截断值3分时,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及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23(0.643~0.804)、0.870(0.793~0.946)、0.921(0.850~0.992)、0.944(0.867~1.000)和0.954(0.000~1.000)。预测发生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及死亡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44.6%、95.8%;67.5%、95.5%;83.3%、95.1%;89.3%、95.1%;90.9%、93.7%。结论MRSHFMD评分系统对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循环衰竭及发生死亡的分辨能力好。该评分系统具有指标少、临床应用简便和准确有效的特点,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简化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RB-65)、BAP-65及DECAF评分系统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81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RB-65、BAP-65、DECAF评分指标。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情平稳组(患者出院,121例)和病情危重组(患者转入ICU或死亡,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评分工具得分。以患者死亡和入住ICU为观察终点,分别计算CRB-65、BAP-65及DECAF评分系统判断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绘制3种评分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寻找判断预后的最佳切点。结果病情危重组近1年的发作次数、CRB-65评分、DECAF评分及BAP-65评分级别均高于病情平稳组(t值分别为-4.899、-31.748、-34.611、7.227;P<0.001)。CRB-65评分、BAP-65评分及DECAF评分预测患者疾病转归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分、≥Ⅲ级、≥3分,灵敏度分别为70.00%、81.67%、90.00%,特异度分别为61.16%、77.69%、83.47%,准确率分别为64.09%、79.00%、85.63%。DECAF评分、BAP-65评分及CRB-65评分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11(95%CI:0.845~0.948)、0.774(95%CI:0.707~0.869)及0.669(95%CI:0.595~0.779),DECAF评分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AUC高于BAP-65评分和CRB-65评分(Z值分别为3.891、4.799;P值分别为0.026、0.005)。结论CRB-65、BAP-65及DECAF评分对预测AECOPD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DECAF预测效能最高,CRB-65更方便快捷。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临床评分 诊断效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患者以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结果 观察组APACHE- I、MEWS、MOD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信息化MEWS评分系统 早期康复护理 ICU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信息化在其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ICU接诊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n=56)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8人,前者采取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关于机械通气时间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3.39±0.65)d,和对照组数据(5.82±0.93)d相比更短(P<0.05)。关于不良事件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3.57%,和对照组数据25.0%相比更低(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机械通气时间也更短。

  • 标签: 重症肺炎 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空分系统中增加液氮汽化系统的可行性与意义。传统空分系统仅液化氮气,缺乏完善的后期汽化系统,限制了氮气产品的种类与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液氮汽化系统,可直接提供气态氮气产品,满足焊接、医疗等领域对高纯度氮气的需求。文章详细介绍了液氮汽化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通过热交换器汽化液氮、经过精炼去除杂质,最终提供所需纯度的氮气产品。通过增加液氮汽化系统,不仅扩大了空分系统的产品种类,更提高了氮气产品的纯度,拓展了高端应用市场。此外,该系统也降低了后期汽化成本,从而提升了整体系统的经济性。

  • 标签: 空分系统 液氮汽化 氮气产品 高纯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内科抢救室患者应用REMS评分与APACHEII评分的评价价值。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和REMS评分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比较不同等级REMS评分患者的病死率和APACHEⅡ评分、不同年龄段REMS评分患者的病死率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病死率。比较急诊内科抢救室患者REM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最佳截断点、准确度。结果REMS评分段<6分的死亡率最低,>16分的死亡率最高,APACHEⅡ评分随着REMS评分的增长随之增长,REMS评分、APACHEⅡ评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病死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长。APACHEⅡ评分的最佳截断点、准确度均高于REMS评分,P<0.05。结论REMS评分与APACHEII评分应用在急诊内科抢救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不过REMS评分能够快速诊断患者的早期情况,利于抢救,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内科 抢救室患者 REMS评分 APACHEII评分 评价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预测急诊中毒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急诊内科收治的235例中毒病人并进行REMS与APACHEⅡ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REMS与不同APACHEⅡ病人的分值,评价REMS与APACHEⅡ的关联性。结果随着REMS评分或APACHEⅡ评分分值的增加,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REM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中毒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中毒病人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APACHEⅡ 预后
  • 简介:摘要本研究拟采用Brigton儿童预警评分表(PediatricEarlyScorePEWS)对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进行评估,证实该评估表在湖南常德使用的内部一致性,进一步由该评分表及ROC曲线计算出急诊转入专科病房、急诊转入PIC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验证该评分系统的有效性,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与预后的结果,通过比较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实际阳性值、阴性值之间的差别,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早期识别危重患儿,更高效、更准确的对患儿进行分流、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医疗风险都由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移动室分系统的重要性,对移动室分系统常见问题进行说明,做出移动室分系统问题处理方法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移动室分系统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移动室分系统 常见问题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对电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也日益增多。变电站是电气能源供应中的重要环节,变电站的最大作用就是按照地区的用电需求来实现对电能的合理输送,它不仅可以保证供电质量,还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因此它也是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工作之一。从变电站的工作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与否,与整个变电站的总供电容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转品质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之前的建设过程中,进行的调试工作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电气调试项目的监督,并对其调试的质量展开严密的监控。下面就从多个方面入手,对电气工程调试系统的质量控制流程进行探讨。

  • 标签: 变电站 电气调试 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对电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也日益增多。变电站是电气能源供应中的重要环节,变电站的最大作用就是按照地区的用电需求来实现对电能的合理输送,它不仅可以保证供电质量,还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因此它也是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工作之一。从变电站的工作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与否,与整个变电站的总供电容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转品质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之前的建设过程中,进行的调试工作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电气调试项目的监督,并对其调试的质量展开严密的监控。下面就从多个方面入手,对电气工程调试系统的质量控制流程进行探讨。

  • 标签: 变电站 电气调试 研究
  • 简介:监控分系统是现代雷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监控分系统与其他分系统之间的强耦合关系,通常只能在整机上进行测试,在分系统调试阶段不能充分暴露缺陷,不利于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针对该情况,基于嵌入式计算机模块、FPGA和210芯接口,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设计监控分系统自测平台,模拟其他分系统与监控分系统之间的通信,根据监控分系统反馈的结果判断其是否正常。自测平台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只需对计算机和FPGA中的工作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即可满足不同雷达监控分系统的测试需要,因此该设计方案对不同雷达监控分系统的测试具有通用性。

  • 标签: 监控分系统 自测平台 状态模拟 二次开发 通用性
  • 简介:摘要:本次故障的故障现象为某型精确定位系统在做高低温实验时不定位,通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导致不定位现象发生,并逐项排除,直到确定故障部位,通过原理分析验证故障机理,并进行故障复现,最终达到掌握故障发生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故障的目的。

  • 标签: GPS接收机 不定位 故障。
  • 简介:摘要:在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应用中,选择何种技术路线,除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以外,整体成本和技术的成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针对目前电池储能系统应用在装备层面的主要限制问题,研究了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长寿命低成本电池技术、高性能的电池管理技术、电池组合应用技术、电池储能系统的多种拓扑结构。其中,针对电池储能系统的不同拓扑结构,分析了研究现状、应用情况以及优劣势,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储能系统 拓扑结构
  • 简介:摘要:空气分离设备原料来自于大气,空气中除氧气和氮气之外还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乙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等气体,这些杂质气体在每立方米空气中含量不大,但是,由于大型的空分设备每小时加工空气质量在几万甚至十几万立方米,因此,在进行空气分离时,不得不考虑杂质气体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空气分离 二氧化碳 乙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NePhRO评分系统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LPN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癌的T1期肾癌患者98例。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对患者行区域NePhRO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4~6分)、中风险组(7~9分)、高风险组(10~12分),分析各组间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术后第1天较术前血肌酐变化、围手术并发症等的关系。结果共98例患者纳入研究,低、中、高风险组患者分别为51、34、13例,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并发症4例,低风险组2例(1例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肺部感染);中等风险组1例(尿漏经积极引流后好转),高风险组1例(术后出血经超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术后病理:92例为透明细胞癌,4例为乳头状癌,2例嫌色细胞癌。各组在性别(χ2=4.154,P>0.05)、年龄[(50.14±12.04)岁比(53.44±15.59)岁比(52.46±12.05)岁,F=0.653,P>0.05]、BMI[(26.14±2.38) kg/m2比(25.02±2.62) kg/m2比(25.87±2.66) kg/m2,F=2.079,P>0.05]、出血量[(68.04±47.16) ml比(84.71±59.61) ml比(103.08±80.04) ml,F=2.293,P>0.05]、术后住院天数[(7.29±1.10) d比(7.76±1.37) d比(7.92±1.70) d,F=2.02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101.57±22.09) min比(107.53±20.34) min比(141.85±33.48) min,F=15.593,P<0.05]、热缺血时间[(18.78±4.97) min比(20.74±5.38) min比(22.46±5.47) min,F=3.208,P<0.05]、血肌酐变化[(6.19±7.96)比(15.21±9.92)比(17.69±9.60),F=14.8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分级的肾肿瘤在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血肌酐变化等重要的手术和功能参数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