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43岁。因咽喉肿痛,咳嗽,于2001-09-16来我所诊治,诊断为“急性咽喉炎”,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青霉素等过敏史,青霉素皮试呈阴性,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5月17日10时行常规治疗,当液体滴入约100ml左右时,患者由间断咳嗽转为阵发性痉挛剧咳,伴干呕,值班人员发现症状异常,疑为青霉素过敏所致,立即停止液体输入,给予5%葡萄糖250ml维持通道,严密观察病情,约5分钟后,患者自诉胸闷、气促、心慌,继之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冰冷,

  • 标签: 咳嗽 青霉素 过敏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例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患者的效果。方法:筛选临床明确识别为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的患者共计110例,筛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按照随机原则设置两个平行对照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纳入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孟鲁司特钠、富马酸酮替芬片口服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结果:FeNO、FEV1、PEF水平、血清EOS、IgE、IFN-γ水平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合并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患者的有效。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FeNO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特异性免疫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患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牛奶蛋白过敏腹泻的婴幼儿过敏源以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接收并进行治疗的牛奶蛋白过敏腹泻的婴幼儿6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对抽取的60例患病婴幼儿的过敏源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治疗效果与特征。结果实验中的牛奶蛋白过敏腹泻的婴幼儿其主要过敏源包括牛奶、牛奶蛋白、鱼类混合物、肠道正常菌群、螨虫、母乳、蛋黄、豆奶和乳糖,且通过针对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一个疗程、二个疗程、三个疗程与四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24%、100%与100%;其中9天~6个月、7月~14月患儿的有效率分别为96.00%与90.00%,男性组与女性组治疗效果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牛奶蛋白过敏腹泻的婴幼儿需要对其过敏源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过敏源选择针对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婴幼儿 牛奶蛋白 过敏性腹泻 过敏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3C4(补休3补体4)联合淋巴细胞比例在过敏咳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咳嗽65例和健康儿童40例,在咳嗽发作时和缓解时分别测定其血清C3C4水平和淋巴细胞比例。结果过敏咳嗽组血清C3C4浓度和淋巴细胞比例、在发作时其异常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但缓解时差异无显著(P>0.05)。过敏咳嗽脱敏或激素治疗缓解时血清C3C4浓度、和淋巴细胞比例回复正常结论小儿过敏咳嗽时检测C3C4和淋巴细胞比例对过敏咳嗽的临床诊治及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3C4 淋巴细胞比例 过敏性咳诊治 小儿 临床价值
  • 简介:我孩子患过过敏紫癜,最近总是复发。请问,怎样减少过敏紫癜的复发呢?湖南湘潭秦丽娟过敏紫癜是儿童较常见的过敏疾病,冬春季节交替的时候,患过敏紫癜的孩子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臀部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可同时伴发头皮、手足、眼眶周围的水肿;有的孩子会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复发 过敏性疾病 消化道症状 冬春季节 主要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鼻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58例过敏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29例,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评估并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8.4±1.4)分,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为(15.1±1.5)分,护理满意度为75.86%,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鼻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更符合患者的治疗需求,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优质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鼻炎采用温通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38例过敏鼻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温通针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4.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68.4%,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鼻炎采用温通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通针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紫癜的发病特点,早期糖皮质激素应用对肾损伤的预防。方法:通过对66例过敏紫癜的发病和治疗资料的分析。结果:过敏紫癜发病季节冬季和春季占72.7%。发病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占63%。早期激素应用对肾损伤发生率低。结论:过敏紫癜法发病季节多见冬季、春季。发病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多见。非单纯型过敏紫癜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发病特点 糖皮质激素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鼻炎过敏原的检测、预防及护理成效。方法通过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100例过敏鼻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过敏鼻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借助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更准确的为患者检测出致病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对其康复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检测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过敏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用药。方法分析63例(126只眼)过敏结膜炎患儿临床表现,并进行裂隙灯及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试验(BUT)、过敏源检查,给予个体化治疗。结果(1)儿童过敏结膜炎主要症状为眼痒56例(88.9%),眼红、肿26例(41.3%),干涩23例(36.5%),瞬目次数增多20例(31.7%),分泌物增多11例(17.5%),眼痛7例(11.1%),异物感5例(7.9%)等。(2)荧光素染色检查55例(87.3%)伴有结膜或角膜上皮着染;26例(41.3%)BUT试验阳性,53例(84.1%)过敏源检测阳性。(3)给予药物治疗7天后,显效33例(52.4%),有效25例(39.7%),无效5例(7.9%)。结论儿童过敏结膜炎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尽相同,用药依从较成人差,选择高效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干眼症 瞬目增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紫癜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过敏紫癜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n=45)、实验组(n=45),其中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胃肠道症状缓解时间、关节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临床护理
  • 作者: 刘登良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0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18期
  • 机构: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紫癜专病,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出血性疾病,常见于3-14岁儿童青少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也可伴有腹痛、关节肿痛、肾脏损害等表现。现今,我国约有2000万人正在遭受不同类型的过敏紫癜困扰,而且其发病率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本文回顾我所在医院 2019年至2021年间收冶的过敏紫癜患者1398例,现将临床诊冶经验,作简单分析。

  • 标签: 过敏性紫癜,诊治,经验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又称为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是最常见的儿童血管炎,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糖皮质激素为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HSP的常规治疗方案。鉴于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联合抑酸剂治疗,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可能通过缓解消化道症状、辅助治疗HSP继发性急性胰腺炎、抑制幽门螺杆菌、减轻激素不良反应对HSP发挥治疗作用。但目前研究较少,仍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 抑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