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洪祥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大安区牛佛中心卫生院四川自贡643000)【中图分类号】R47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0-011负压吸引术是目前常用的人工流产技术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终止意外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人工流产数量约占世界人工流产总量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育龄人数较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避孕措施、避孕知识的缺乏。人工流产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种,目前常用的手段有负压吸引式人工流产、钳刮式人工流产等,其中负压吸引术作为我国首创的一种人工流产技术,安全性相对较高,临床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十周以内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2负压吸引术人工流产手术术前准备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正式进行人流手术之前,首先医生要对孕者进行病史询问,了解其婚育情况、月经史、疾病史等多项信息,其次会进行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包括尿妊娠试验、白带常规化验、超声检查子宫和孕囊大小等,常规妇科体检以及血压、体温、心电图等一般体检,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孕者患有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生殖器官炎症,必须先对以上妇科疾病进行治疗,然后才能正式进行流产手术。术前连续两次体温测量均在37.5℃以上的患者不能进行手术。如果孕者正处于传染性疾病发作期或者患有心力衰竭、血液病等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等待其治疗好转后才能安排入院进行手术。此外,具备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的患者应考虑住院或转院进行手术,包括高血压、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患有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或生殖道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妊娠十周以上;早孕反应相对严重;尿酮体呈阳性、急性肝炎或者浸润型肺结核患者;脊柱或者肢体畸形无法顺利采取膀胱截石位的患者;子宫曾经遭遇穿孔或者阴道与宫颈穹隆部位有裂伤史的患者;一年内进行人流手术次数超过三次、产后三个月内再次妊娠、剖宫产手术半年内妊娠等高危患者。3负压吸引术人工流产手术临床操作法经过一系列检查和必要治疗之后,患者正式进入手术环节。在进行手术之前,手术者应先穿上清洁洗手衣,换上清洁鞋子,依次戴上手术专用帽子和口罩,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常规刷手。病人应排空膀胱,仰卧在手术台上,将双腿放置在床的架子上,臀部移动到床边,尽可能地将会阴部位暴露出来。手术第一步,手术者首先要对患者外阴和阴道进行冲洗消毒,然后更换臀部垫子或者双层的治疗巾,套好裤腿,铺上孔巾。复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建珍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名医》 2016年第3期
  • 机构:临床上中毒患者在急诊科救治中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洗胃,但一些农药中毒较重的患者,他们在病房,仍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床边洗胃。临床上护士在单独值班、或是较忙的情况下,以往的洗胃方法,经常会占用护士许多时间,或是需要多个人员配合才可完成。现介绍一种输液连接负压吸引器,对农药中毒病人进行床边洗胃,效果良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32例骨科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例,应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32例应用封闭引流的患者创面愈合或植皮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封闭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是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皮肤软组织损伤 治疗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面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封闭式引流治疗骨创伤,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缩短患者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式引流护理干预骨创伤创面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6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骨科临床中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以创伤骨科患者为主,患者在2018年5月到2019年7月在本月创伤骨科接受相关治疗,共有106人,按照统计学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在治疗中采用常规引流,后者采用的是封闭引流,然后从引流管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几方面来对比两种不同物流技术的效果。结果:在治疗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平均值分别为(4.53±1.06)次和(2.45±0.75)次,试验组引流管更换次数较少;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5.35±5.37)d和(30.15±4.79)d,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快;对照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5.75±4.76)d,试验组的住院平均时间为(17.75±3.63)d,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1.32%,共有6例,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为3.77%,共有2例,试验组感染发生率更低。且上述各项观察指标所对应的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伤骨科 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骨科创伤中连续封闭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所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连续封闭引流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61.7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科创伤患者,给予连续封闭引流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够加快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连续封闭负压引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物料进入主机产生正压,混凝土通过主机排出产生,这一系列过程会对计量斗产生相关的影响。通过除尘系统,将主机与大气相通,并加大除尘器的风量将主机内的气流环境改变为全,从而起到将主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控制在主机内部,不再有带尘气体排出。从而达到控制粉尘污染,提高动态称量精度的效果。

  • 标签: 粉尘污染 负压 拉称 顶称 绿色环保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人利用牙膏、牙刷连接吸引器进行口腔冲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经口气管插管危重症病人作为护理对象。并将全部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牙膏、牙刷连接吸引器口腔冲洗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盐水棉球擦拭法。对比两组的口腔冲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口臭、牙菌斑及护理所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刷连接式的口腔护理方法总体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擦拭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冲洗 负压式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对于骨科创伤采取持续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的90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行持续封闭引流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并对比治疗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短,其住院时间也较短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持续封闭 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要点及效果,进而得出结论VSD治疗损伤创面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封闭引流的管理,保持有效,严密观察创面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做好营养支持,是VSD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36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研究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引流管更换次数、住院时间、住院成本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科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为0-3岁婴幼儿进行周围静脉采血。方法使用真空储血管,一次性采血针,选择合适的周围静脉(头皮静脉、大隐静脉、肘静脉、手背静脉),常规皮肤消毒后进行采血。结果300例需要采血的婴幼儿中,一次成功率98%,均能成功采集血标本。结论本方法较易选择静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静脉采血真空负压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的56例患者全部治愈,并没有发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出现复发的迹象。结论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

  • 标签: 骨科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引流在损伤或感染创面修复中应用疗效方法使用Vacuseal(真空密封)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对11例感染或损伤较严重、不能I期修复的创面利用持续封闭式引流治疗。结果3例病人创面持续封闭引流2次后植皮愈合;1例病人创腔持续封闭引流1次直接缝合后愈合;3例病人创面持续封闭引流2次后改普通换药,创面愈合;4例病人创面持续封闭引流3-6次,创腔、创面变浅改普通换药后愈合。结论持续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 标签: 负压引流 创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治疗烧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6例烧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 38人。对照组选择常规换药护理,实验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疼痛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烧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于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采用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感染复发率、引流治疗开展周期、引流管更换次数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感染复发率、引流治疗开展周期、引流管更换次数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整体治疗时间并使患者的感染复发率得到较好的控制,为骨科患者的及早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