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脂培养肌细胞自噬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棕榈(0.1、0.2、0.4、0.6 mmol/L)及二甲双胍(0.5、1、2、5、10 mmol/L)分别干预L6肌细胞24 h,CCK 8法检测肌细胞的存活率。棕榈和二甲双胍干预肌细胞24 h后,Western印迹检测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泛素结合蛋白p6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3(SIRT3)蛋白表达及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RT-PCR技术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棕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肌细胞活力,2 mmol/L二甲双胍显示最佳的对抗作用。0.4 mmol/L棕榈和2 mmol/L二甲双胍干预肌细胞24 h后,棕榈显著减少LC3Ⅱ/LC3I、Beclin 1、SIRT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6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P<0.05),棕榈的这些作用可被二甲双胍所对抗(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刺激AMPK的磷酸化增加SIRT3的表达而增强脂肪培养的肌细胞自噬。

  • 标签: 二甲双胍 AMPK SIRT3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心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49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对照组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析两项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别为(341.52±12.74)pg/mL、(69.01±11.4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60±12.73)pg/mL、(37.25±11.4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47、13.735,均P<0.001);观察组NYHA Ⅲ级患者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别为(295.62±42.38)pg/mL、(75.09±19.15)ng/mL,均明显高于NYHA Ⅰ级患者的(120.43±21.69)pg/mL、(21.76±5.22)ng/mL、Ⅱ级患者的(203.51±42.77)pg/mL、(44.92±10.8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100、46.040,均P<0.001);NYHA Ⅰ级患者的NT-proBNP、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NYHAⅡ的级患者(t=7.231、8.130,均P<0.001);且NT-proBNP、H-FABP单独检测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76.92%、78.85%、84.69%、86.73%,均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的98.08%、9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60、10.913,均P<0.05);NT-proBNP、H-FAB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状况呈正相关(r=0.362、0.611,均P<0.05)。结论NT-proBNP、H-FAB水平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其联合检测能提高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预后 敏感度 准确度 老年人
  • 简介: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动态流变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硬脂酸、油酸和亚麻等3种脂肪(FA)和大豆卵磷脂(SBL)对小麦粉流变学性质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As和SBL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长,且随双键数增加形成时间延长,稳定时间先增加后略有降低.面团的能量、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均随脂肪双键数增加而增加。

  • 标签: 流变学性质 大豆卵磷脂 糊化性质 脂肪酸 小麦粉 面团形成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ω-3多不饱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的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为单纯性局部进展期胃癌并拟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和常规化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ω-3 PUFAs肠内营养干预组(ω-3组)和常规肠内营养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后启动肠内营养时开始干预,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结束时的营养状况、炎症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共有52例患者完成研究,ω-3组25例,对照组27例,干预后ω-3组患者血液中ω-3 PUFAs、ω-6 PUFAs浓度较对照组和干预前均显著升高(P<0.01),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P<0.05),维生素B12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体重、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期进行富含ω-3 PUFAs的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 化疗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ω-3多不饱和脂肪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2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RTF)、CD3~+、CD4~+、CD8~+细胞水平,并于术前、术后2周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以及对照组术后2周的RBP、PA、ALB、RTF、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CD8~+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d、术后2周观察组RBP、PA、ALB、RTF、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功能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症状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能够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免疫功能 营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高剂量ω-3多不饱和脂肪具有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近年来新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心血管高危以上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却未获一致性结论,从而引发对ω-3多不饱和脂肪,主要是二十碳五烯(EPA)和二十二碳六烯(DHA)对心血管系统不同影响的争议。尽管如此,近年多项指南和共识均推荐ω-3多不饱和脂肪,主要是高剂量EPA用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甘油三酯升高的心血管高危/极高危患者的治疗,以降低心血管风险。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高脂血症
  • 简介:测定了10种国产白肋烟和8种进口白肋烟的非挥发性有机、高级脂肪、生物碱含量及水溶液的pH值.结果表明,国产白肋烟中非挥发性有机、高级脂肪和生物碱的含量明显高于进口白肋烟.但国产白肋烟的pH值显著低于国外样品.对国产白肋烟的加料处理技术,从理论上做一定的探讨.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 非挥发性有机酸 高级脂肪酸 生物碱 白肋烟 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合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调控放疗敏感性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NSCLC临床标本,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肺癌组织脂肪合酶(FASN)蛋白表达。以A549、H226为研究对象,采取小剂量累积放疗方法培养相应的放疗耐受株A549R、H226R。蛋白电泳和油红染色分别检测细胞株FASN和脂肪的表达。构建FASN基因沉默的A549R-siFASN、H226R-siFASN后,12 h抽提RNA,24 h抽提蛋白质,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基因沉默组和对照组细胞FASN表达,经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变化。最后,经免疫荧光检测A549R-siFASN、H226R-siFASN及相应对照组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配体-1(PD-L1)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FAS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13.20±1.83)个/视野比(29.40±3.77)个/视野,t=3.869,P<0. 05]。与放疗敏感肺癌组织比较,FASN蛋白在放疗不敏感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25.90±3.43)个/视野比(39.50±5.06)个/视野,t=2.225,P<0.05];与亲本细胞株A549P、H226P比较,FASN蛋白及脂肪颗粒在放疗耐受株A549R、H226R中表达显著上升[(2.38±0.60)个/视野比(5.88±0.81)个/视野,t=3.477,P<0.05;(4.25±0.53)个/视野比(7.50±0.76)个/视野,t=3.529,P<0.05];与对照组A549R-sc、H226R-sc比较,FASN基因沉默的A549R-siFASN[mRNA相对表达量(1.00±0.11比0.35±0.08,t=12.074,P<0.05]和H226R-siFASN[mRNA相对表达量(1.00±0.09比0.25±0.01,t=14.653,P<0.05]对放疗的敏感性显著上升,4、6 Gy时A549R-sc/siFASN存活指数为0.82±0.15比0.35±0.07、0.69±0.09比0.3±0.05(t=3.127、6.652,P<0.05),2、4、6 Gy时H226R-sc/siFASN存活指数为(0.77±0.11比0.51±0.12、0.65±0.08比0.3±0.1、0.53±0.07比0.22±0.04,t=6.887、9.571、10.680,P<0.05)。与对照组A549R-sc、H226R-sc比较,FASN基因沉默的A549R-siFASN、H226R-siFASN中PD-L1表达显著下降。结论NSCLC中FASN表达与放疗敏感性显著相关,PD-L1为其下游靶基因。靶向抑制FASN可以增强NSCLC对放疗的敏感性,是一个有潜力的基因治疗靶点。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敏感性 脂肪酸合酶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重编程调控因子(Linc-ROR)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及脂肪合成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inc-ROR在4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PANC-1细胞系中单独转染pCDH-Linc-ROR过表达质粒或联合转染该质粒和脂肪合酶(FASN)的小干扰RNA(siRNA)后,尼罗红染色法观察脂肪合成;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脂肪合成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Linc-ROR表达水平在3种胰腺癌细胞系中明显高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1.56±0.10、45.53±3.74、147.80±7.21比1.00,F=869.1,P<0.01)。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CDH-Linc-ROR质粒后侵袭能力增强(272.70±25.70比101.00±16.52,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该组迁移能力增强(691.30±34.67比274.70±12.06,P<0.01),划痕实验同样证明该结果(35.01±2.22比22.47±2.09,P<0.01),染色后荧光显示脂肪合成增强,脂肪合成相关蛋白增加(3.11±0.17、1.77±0.08、1.22±0.08、1.15±0.06、1.2±0.09、1.88±0.10、1.13±0.08比1.00,P<0.05)。进行联合转染Linc-ROR过表达质粒及siRNA后,pCDH-Linc-ROR+si-FASN相较于pCDH-Linc-ROR+si-NC组划痕实验证明显示迁移能力下降(34.38±1.12比52.88±2.19,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提示相同的结果(382.00±19.08比771.70±13.58,P<0.01),并且该组侵袭能力减弱(309.00±22.34比601.70±20.03,P<0.01),FASN蛋白水平明显下降(1.004±0.05比3.122±0.17,P<0.01),且染色后荧光示细胞脂肪的合成降低。结论Linc-ROR可能通过影响FASN来蛋白的调控脂肪合成进而促进PANC-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重编程调控因子 胰腺癌 脂肪酸 脂肪酸合酶 侵袭 迁移
  • 简介:目的研究人髓过氧化物酶(MPO)、心脏脂肪结合蛋白(FABP3)检测在急诊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与传统急性心肌梗死(AMI)三项: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的临床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方法随机收集出现典型胸痛症状,之后被确诊为AMI的急诊患者,传统AMI三项检测阳性和阴性的患者共135例,进行MPO和FABP3检测,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入选病例的MPO值都超过医学决定水平92ng/ml,cTnI、CK-MB、Myo检测阳性组患者的MPO水平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FABP3检测结果超过临界值3.0ng/ml,cTnI、CK-MB、Myo检测阳性组患者的FABP3水平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O和FABP3均为早期AMI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出现胸痛的急诊患者中应用,可提高AMI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有典型AMI症状的患者而肌钙蛋白等指标检测为阴性时的漏诊率。

  • 标签: 髓过氧化物酶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脂肪、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共106例,依据24h尿mALB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50)和早期DN组(n=56),并选择同时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2),测定3组病人的Cysc、Hcy、NEFA、24UmALB水平,分析Cysc、Hcy、NEFA在早期D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早期DN组的Cysc、Hcy、NEFA、24UmALB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早期DN组的Cysc、Hcy、NEFA、24UmALB值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Cysc、Hcy、NEFA与24UmALB呈现正相关(t=0.912,P<0.05;t=0.871,P<0.05;t=0.890,P<0.05);早期DN组的Cysc、Hcy和NEFA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4.6%、92.9%、96.4%,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0.0%、2.0%、6.0%(P<0.05)。结论血清Cysc、Hcy和NEFA水平和糖尿病肾病紧密相关,可以作为诊断和监测早期糖尿病病程的重要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游离脂肪酸 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将这两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平均糖化白蛋白水平、平均游离脂肪水平和平均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来探讨和分析游离脂肪检测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指导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之间,选取对象为同一时间段内我院收录并进行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再选去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将这两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平均糖化白蛋白水平、平均游离脂肪水平和平均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来探讨和分析游离脂肪检测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健康组体检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平均糖化白蛋白水平、平均游离脂肪水平和平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比观察组患者更低,组间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可得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实施游离脂肪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检测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游离脂肪(NEFA)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的量(mALB)将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CysC、Hcy、及NEFA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24h尿mALB水平增加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监测病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游离脂肪酸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及谷氨酰胺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与营养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及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结果(1)两组术后1天CD4+、CD8+、CD4+/CD8+及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1天CD4+、CD8+、CD4+/CD8+及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及谷氨酰胺可以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

  • 标签: 营养 结直肠癌 免疫
  • 简介:采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在8~16MPa范围,以2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压强下胁迫驯化8~10轮,筛选到1株残存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_5。采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中脂肪的差异,发现突变菌株的棕榈一烯(C16:1)、十七烷(C17:0)、油酸(C18:1)和亚麻(C18:3)含量显著增加,其总脂肪含量也显著升高。通过双向电泳比较发现,突变菌株蛋白质组中含量差异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6个,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30S核糖体蛋白S2、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含量上调,延胡索还原酶铁-硫蛋白簇含量下调。突变菌株十七烷含量增加与其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H-NS,MnSOD和OmpF蛋白含量上调有利于突变菌株DPCD耐受性的提高。

  • 标签: 高密度二氧化碳 大肠杆菌 脂肪酸 蛋白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