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炎炎夏日,又到了皮肤病多发的季节。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买管药膏,一擦准见效。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市面上常见的激素类药膏)是皮肤科最常用的外用药,除具无色无味、使用方便等优点外,对一般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见效快”,因此深受广大病人欢迎。常言道:激素是把“双刃剑”。可是,其能够卖得火,

  • 标签: 湿疹皮炎类皮肤病 激素类药膏 皮质类固醇 外用制剂 外用药 皮肤科
  • 简介:摘要经典的雌激素(E2)作用机制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反应元件上来发挥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作用。但许多实验已证明E2也可以通过特异的膜受体(mER)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激活膜受体后能激活许多蛋白激酶最终影响下游转录因子的活性。另外,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也可以通过磷酸化核受体(nER)和其辅因子来调节经典的雌激素受体的核效应。

  • 标签: 雌激素 雌激素核受体 雌激素膜受体 基因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3例疗效进行前瞻回顾性总结。方法23例患者均予以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饭后口服,3次/d,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1次/d;依患者情况增减保湿护肤品或维生素C片200mg,3次/d;连服6周一疗程。疗程结束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3例中痊愈13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82.61%。在服药前1~2周均有面部干燥和紧绷感,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片 盐酸左西替利嗪 激素依赖性皮炎 面部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年龄在45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渐渐减少,同时脑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以及小动脉舒缩功能失调.

  • 标签: 更年期 食补 妇女 植物雌激素 大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医学证实:人类90%以上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有关。人们通常将免接力的下降归咎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饮食不均衡等原因,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人体自身的衰老。研究证实:人体衰老和体内某些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其中雌激素分泌量的下降是女性衰老及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雌激素 人体衰老 功能失调 免疫系统 环境污染 生活压力
  • 简介:关于健康新闻,国外媒体比国内媒体更喜欢猎奇。奇事之一:南美洲某山区,100多名侏儒,他们的癌症发病率低于正常人,寿命高于正常人。于是有人推论: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侏儒缺乏生长,激素,不仅正常细胞不分裂,癌细胞也不分裂,所以癌症发病率低;反之,正常人生长激素不缺乏,则癌症发病率高;进而,生长激素或可诱发癌症。

  • 标签: 人生长激素 癌症发病率 细胞分裂 正常细胞 正常人 南美洲
  • 简介:相关统计显示,90%以上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出现过激素失调现象,如脸上长黄褐斑、月经失调、阴道干涩等等。而许多时候,女性因身体不适到妇科就诊,却发现转了一大圈,依然无法解决问题,直到做了内分泌检查,方才发现是体内雌激素失调惹的祸。

  • 标签: 女性 雌激素 激素失调 内分泌检查 月经失调 阴道干涩
  • 简介:摘要:甲状腺激素偏高,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甲状腺激素偏高会引起人体代谢缓慢,还会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如果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激素偏高,那么就需要及时治疗,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激素,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出现心慌、心悸、怕冷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甲亢的症状。一旦发生甲减,会对人体造成很多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偏高 解决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与老年男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水平及AR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23例老年男性,根据腰围不同分为4组,腰围<85cm组、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和腰围≥97cm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总睾酮(TT)和雌二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游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使用DNA测序方法测定CAG重复序列.结果与腰围<85cm组比较,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腰围≥97cm组舒张压和雌二醇/睾酮比值逐渐增高,SHBG逐渐降低(P<0.05,P<0.01);与腰围85-90cm组比较,腰围≥97cm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7.75±3.25)vs(6.34±2.98),SHBG降低[(142.02±71.92)nmol/Lvs(177.72±86.27)nmol/L,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和雌二醇呈正相关,腰围与TT呈负相关.结论肥胖男性TT和SHBG下降,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升高;AR和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体脂分布无相关性.

  • 标签: 雄激素类 受体 雄激素 睾酮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肥胖症
  • 简介: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是即环境雌激素和雄激素之后近年来国内外环境激素研究的又一热点课题。由于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等,这两类物质通过污水处理厂不完全处理和人类农业或畜牧业活动的直接排放从而进入水体环境,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在地表水中,多种物质存在ng·L-1浓度水平;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浓度水平更高,甚至达到数百ng·L-1。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类物质主要通过激素受体途径发挥毒性效应,如孕激素受体(P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对水生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干扰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焦点。这两类物质能够影响脑垂体性腺轴转录水平和相应激素合成,影响性腺发育以及导致繁殖能力损伤。这一毒性效应甚至发生在环境浓度水平之下。除此之外,随着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潜在毒性终点不断被发掘,如对昼夜节律系统和免疫应答的干扰作用。这些研究引导着对环境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生态毒理学效应更加深入的理解。

  • 标签: 孕激素 糖皮质激素 环境行为 生态毒理效应 内分泌干扰 昼夜节律
  • 简介: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性激素水平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院806例孕前检查的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MH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ROG)、泌乳素(PRL)及睾酮(TEST)水平。按年龄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5组,并按FSH/LH分为4组,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H血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间除E2和PROG外,其他4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者中AMH≤1.1ng/mL病例占18.11%,随年龄增长所占构成比逐渐增加(P〈0.05);受检者中AMH≥7.0ng/mL病例占24.07%,随年龄增长所占构成比逐渐减少(P〈0.05);随着FSH/LH的升高,FSH血清水平升高,AMH、LH、E2、PROG、PRL、TEST水平均降低,不同FSH/LH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育龄女性中,检测AMH血清水平和性激素水平能更全面地预测卵巢功能。

  • 标签: 卵巢储备功能 抗苗勒氏管激素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者联合使用雌激素与孕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无排卵型月经不调者80例,随机分为单采用孕激素(孕酮)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使用雌激素(戊酸雌二醇)治疗实验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

  • 标签: 无排卵型 月经不调 雌激素 孕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65例,分为对比组(n=32)和研究组(n=33)。对比组治疗应用雌激素,研究组治疗应用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卵泡刺激素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孕酮、雌二醇均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应用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可提高疗效,调节患者激素水平,促使月经恢复正常,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雌激素 孕激素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