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经验,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1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2~10年,临床症状有乏力、纳差、皮肤瘙痒等,体征有黄疸、肝掌、黄斑瘤、肝脾肿大等。实验室检查ALT、AST、ALP等升高,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18例均进行了肝穿活检,都符合PBC改变。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容易漏诊误诊,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是有价值的检测指标,最好做早期肝脏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肝硬化 胆汁性 抗线粒体抗体M2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 简介:1993年7月~2000年5月笔者等治疗了胆道手术后拔除"T"管后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4例,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例、女2例,年龄为23~79岁,均为胆道结石患者。术前1例伴阻塞性黄疸,3例为低蛋白血症,其中合并中度贫血、胆源性胰腺炎各1例。均在置

  • 标签: “T”管 胆汁性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9%,胃镜疗效为92.4%,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86.3%,胃镜疗效为81.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原因主要是胃部手术与胆囊疾病,针对该种病症采用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1例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患者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实施分娩的41例健康产妇纳入参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妊娠结局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产妇剖宫产2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14例,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胎儿不良问题发生率为4.88%,观察组胎儿不良问题发生率为21.95%,组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及羊水污染发生率较高,与参照组产妇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产妇及胎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要提升产前检查的重视程度,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成分含量,探索胆囊结石类型与胆汁成分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硬镜取石/息肉保胆手术的连续569例胆囊结石及息肉患者的结石成分类型和14种胆汁成分含量,比较各结石类型以及息肉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胆固醇、胆色素、胆固醇-胆色素混合、碳酸钙结石以及胆囊息肉五组。与其它组相比,碳酸钙结石组胆汁中的钾、谷氨酰氨基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胆固醇含量较低,而氯、碳酸氢根离子和PH值较高(P<0.05);胆固醇结石组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高于其它组(P<0.05),但与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色素结石组、混合型结石组及息肉组患者各成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碳酸钙结石患者的胆汁成分独特;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主要特点是胆固醇浓度高,而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患者胆汁成分无明显差别。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汁 胆囊息肉 胆固醇 胆汁酸 碳酸钙结石
  • 简介:摘要:妊娠期患者肝内的胆汁淤积症是存在于妊娠中期和晚期的一种具有妊娠特异性的疾病,主要由孕妇胆汁酸增加引起。会给母亲及其孩子带来较大危害。例如:早产、胎儿窘迫、子宫内胎儿死亡、产后大量出血。所以,加强针对 icp 病人的治疗力度是降低其并发症和增加范围内的生存率重要性。现将我们在护理方面的经验总结一下。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方法用台参、白术、茯苓等为基本方药,对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加味治疗。结果经治疗,患者病情显效82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5.09%,结论纯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中药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汗淤积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ICP患者120例。结果120例新生儿中,死胎4例,活产新生儿116例,平均体重3000g。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ICP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使ICP患者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24例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S-腺苷基L-蛋氨酸+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考来烯胺),治疗10d后,观察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与瘙痒评分的变化。结果用药14d后,所有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均全部消失,胆汁酸下降明显,黄疸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未有患者存在母婴并发症,显效2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对于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期 胆汁淤积综合征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分析。方法对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产前是否进行检查分为产检组和未检组,对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早产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早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做好胎儿监护、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于改善围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整体护理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一般护理,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上中医整体护理,2组治疗及护理均四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症状体征消失时间3-7天,平均5天;对照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症状体征消失时间5-15天,平均9天。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护理,而且病程也明显缩短。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对其病理特征进行更全面的认识。方法 随机纳入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疲劳和皮肤瘙痒。其特点是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与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最终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在临床治疗时,疗效往往不佳,长期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了PBC的临床诊断方式,通过生化检验、免疫测定与超声等方式明确该疾病严重程度,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生物疗法、肝移植等,希望能为PBC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新进展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胆汁引流异常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要点,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对症处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将鼻胆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合适部位,末端自鼻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结果:ERCP术后21例出血患者均通过观察鼻胆管引流的胆汁而及早发现,无胆汁胆汁引流量突发减少9例,经及时处理及观察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论: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根据引流胆汁情况能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留置鼻胆管 胆汁引流异常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产科胆汁淤积的围生期结局临床分析。方法该次观察性研究方便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57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观察分娩前后的各项指标,研究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结果超过87%的患者在30周后出现泛发性瘙痒,手掌和脚掌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位。血清转氨酶水平往往较高。所有纳入病例应用熊去氧胆酸后,瘙痒症得到部分或完全的缓解,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降低。其中42.11%进行了剖宫产手术。结论围产期结局不良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较高,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

  • 标签: 产科胆汁淤积 围生期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藏药洁白丸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选择8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调查时间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提供西药治疗,观察组提供藏药洁白丸治疗,比较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藏药洁白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胆汁返流性胃炎 藏药 洁白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