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烯醇化酶(enolase)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催化2-磷酸甘油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及其同工酶均为胞质二聚体,由α、β、γ三种亚基组成,包括五种同工酶,即αα、ββ、γγ、αβ、αγ。脑组织内有αα、αγ、γγ三种同工酶存在,其中γγ型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质中,故名为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本文综述缺血缺氧性脑损害患者中NSE的变化。更多还原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生物血指标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特异护理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溶栓治疗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特异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特异护理组针对患者下肢胀痛、发热、焦虑、自理缺陷等症状进行特异护理。结果特异护理组患者下肢胀痛、发热、焦虑、自理缺陷等症状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异护理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特异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特异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 选 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 96 例(收治时间: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随机分成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行特异免疫治疗),各 48 例。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IL-18 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特异免疫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 IL-18 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特异IgE检测结果,了解临床常见的变应性疾病特异变应原,为临床快速、准确寻找变应原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本院AR患者经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血清特异IgE结果,并比较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和成人中的阳性率。结果138例AR患者中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最高(77/138),其后依次为蟑螂(36/138),猫、狗毛皮屑(20/138),矮豚草、蒿(9/138),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6/138),真菌组合(S/138);在食入性过敏原中以牛肉、羊肉最高(16/138),其次为牛奶(13/138),腰果、花生、黄豆(61138),小麦(5/i38),芒果(4/138)。吸入性变应原在成人组和儿童组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两组间阳性率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2,P〈0.01)。结论临床AR患者寻找特异变应原应优先选择本地区常见的变应原谱,儿童患者应同时检测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以便快速、准确寻找相应变应原,为AR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 血清特异性IGE
  • 简介:从非特异下腰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当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运动疗法对该痛防治具有肯定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太极拳运动对防治非特异下腰痛的价值,为非特异下腰痛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理论分析推测,太极拳运动静、松、慢、圆、整的动作以及综合的健身原理,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腰背伸肌的肌力,提高腰部柔韧性,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新的动力性稳态,可能有利于恢复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为防治非特异下腰痛提供保障,至于太极拳运动防治非特异下腰痛效果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 标签: 太极拳 非特异性下腰痛 平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刍议特异免疫治疗方案用于28例变应性哮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8月,取本院收治的28例变应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4例、实验组14例。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增加特异免疫治疗,对比症状评分、肺功能、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变应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症状评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总结了特异脱敏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37例,其中显效13例,良效13例,进步4例,无效7例。对照组11例,其中8例无明显变化,3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本病的发病中可伴有Ⅰ型变态反应的参与,而且是多种变态反应作用的结果,疗效的产生可能是多次注射特异抗原在血液内封闭抗体或消耗了原体内抗体的缘故。

  • 标签: 特异性抗原 特异性脱敏 ITP 封闭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晚期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值特异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变化趋势。方法:对非孕生育期妇女100例和正常妊娠晚期妇女100例,妊娠晚期合并GDM100例患者进行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值监测。结果:与正常非孕生育期妇女相比,正常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降低(10.76s、26.62s、15.93s、0.85s),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显著升高(4.10g/L、2.23g/L),血小板(PLT)2组样本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妊娠晚期相比,GDM的PT、APTT、INR显著升高(11.27s、27.36s、0.89s);Fg、DD、PLT2组样本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妊娠晚期血凝呈高凝状态,妊娠期糖尿病呈病理性高凝,其凝血与继发性纤溶呈动态平衡,注意其凝血指标特殊性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或)排除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标签: 妊娠晚期 妊娠期糖尿病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糖原累积病Ⅱ型(GSD Ⅱ)属于罕见疾病,常以骨骼肌、平滑肌损害为主要表现,易与炎性肌病相混淆,临床上易误诊、漏诊。本文报告1例23岁男性,以肌酶升高和脊柱畸形为主要表现,血清抗转录中介因子1(TIF1)-γ抗体IgG(++),基因检测提示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肌肉病理提示大量糖原沉积及骨骼肌纤维空泡变性,确诊为GSD Ⅱ。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糖原累积病Ⅱ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提高风湿科医生对GSD Ⅱ以及肌炎特异抗体的认识。

  • 标签: 糖原累积病 肌炎 抗体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联合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对梅毒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70例,均采用ELISA及TPPA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以淋巴结穿刺液查见梅毒螺旋体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的诊断结果(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淋巴结穿刺检查,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50例梅毒患者;经ELISA单项检测,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47例梅毒患者;经TPPA单项检测,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47例梅毒患者;经ELISA及TPPA联合检测,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49例梅毒患者;ELISA与TPPA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高于ELISA单项检测及TPPA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ELISA与TPPA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高于ELISA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12)。结论ELISA与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提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准确度 灵敏度
  • 简介:目的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多系统异常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仅根据临床症状很难诊断,国外已建立快速、高效、特异、敏感性均佳的甲基化特异PCR(MS-PCR)方法用于临床诊断,但我国还未有系统的对照研究。该研究目的便是建立PWS的MS-PCR诊断方法,并对临床疑似患者进行筛查。方法将44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6例)、临床确诊患者组(7例)及临床疑似患者组(21例)。采用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应用CpGemone^TMFastModification试剂盒行亚硫酸盐修饰;以正常人为阴性对照,未修饰的基因组DNA为系统对照,以M(母源)、P(父源)两对引物同时对修饰产物行PCR;扩增产物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结果①16例正常对照的PCR结果同时显示M,P两条带,7例临床确诊的PWS患者均只显示一条M带;②经MS-PCR筛查的21例临床疑似患者,2例确诊为PWS,其他19例排除PWS。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MS-PCR,并对疑似患者进行了筛查确诊。MS-PCR为特异高效的PWS确诊方法且方便易行。

  • 标签: PRADER-WILLI综合征 甲基化特异性PCR 诊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非特异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州省中医院骨科门诊符合诊断为慢性非特异腰痛的患者76例,将76例慢性非特异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予常规药物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估康复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和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VAS和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背肌功能锻炼+常规药物治疗,对于慢性非特异腰痛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金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特异。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80例临床手术前患者血清。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为阳性者,再采用胶体金吸附试验方法重新检测抗HCV。结果480例样本中,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阳性10例,阳性率2.10%。胶体金吸附试验法阳性6例,阳性率1.2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抗HCV检出率高出胶体金检测法0.85%。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胶体金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microRNA是一类具有非编码功能的RNA,在植物、病毒以及人类中广泛存在,其参与人体多个生理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microRNA能够与mRNA结合从而使mRNA酶降解,即可阻断相应蛋白的编码,对其生物学功能造成改变和影响。最近几年的发现表明,microRNA与众多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等密切相关。肺癌是具有高发病率、低治疗率、高致死率的一种肺癌,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研究表明,microRNA在肺癌疾病的诊断筛查等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本文分析了microRNA的产生机制,并对microRNA特异表达对肺癌诊断及预后生物学标志物方法进行了认真分析探讨,这为microRNA在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微RNAs 肺肿瘤 细胞诊断学 预后 生物学标记
  • 简介:[目的]全球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可同时精准高效检测多个转化载体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RF1、MS8、Topas19/2、Oxy235和RF3等5个转基因油菜品系的侧翼序列及油菜内源基因cruciferinA(CruA)序列设计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引物,通过对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棉花等不同作物进行PCR扩增来测试所选择的引物特异,优化多重PCR反应引物的浓度,用所建立的检测体系对不同混合比例的转基因油菜进行多重PCR扩增来测试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通过测试,仅在含有目标样品中检测出阳性结果,灵敏度达0.05%,表明所建立的6重PCR检测方法可同时精准检测RF1、MS8、Topas19/2、Oxy235和RF3等5种转基因油菜转化载体。[结论]所建立的6重转基因油菜转化体特异PCR检测方法通量高、特异好、灵敏度高,符合有关转基因产品检测的要求,可作为转基因油菜检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多重PCR 转基因油菜 转化载体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舌下特异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单一尘螨过敏和多重过敏原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接受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SLIT治疗1年的变应性鼻炎儿童的临床资料,分为单一过敏组和多重过敏组。根据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药物总评分TM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的结果综合分析。结果:两组患儿TNSS、TMS及 VA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两组之间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舌下特异免疫治疗对单一尘螨过敏及多重过敏原患儿均有效,且两组疗效相当。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特异及影像学意义。方法:2021.01.01-2023.10.24,筛选80例样本,给予核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检查效果。结果:DSA检查确诊(阳性)60例(75.00%),未确诊(阴性)20例(25.00%);MRI检查灵敏度90.00%;特异度80.00%;准确度87.50%。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特异及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影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