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肛肠手术护理中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行肛肠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予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截石位配合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侧卧位配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完成时间及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体位摆放完成时间为(2.5±0.5)min,舒适度为95.5%,与参照组患者的(4.0±0.7)min、72.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应用侧卧位配合优质护理,可明显缩短体位摆放完成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肛肠手术 优质护理 体位摆放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肛肠患者手术护理中实施不同体位摆放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7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术中不同体位摆放的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术中侧卧位摆放及全面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术中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论 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及身体状态合理摆放患者体位,并为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护理 体位摆放 肛肠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肛肠手术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不同体位配合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配合截石位,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配合侧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配合侧卧位在肛肠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不同体位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25例,肛肠手术后采用肛肠洗剂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浓度配比为1∶5000高锰酸钾药液1500ml,患者进行熏后坐浴10~20分钟,每天1次,10天作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68.0%。通过比较,治疗组在疼痛减轻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水肿消除时间都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肛肠手术后进行肛肠洗剂经济实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肠洗剂 肛肠术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实施肛肠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黄柏洗液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肛肠洗剂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肛肠洗剂 肛肠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肛肠手术作为常见的临床手术之一,术后的镇痛方法主要有三种,为全麻基础上的静脉镇痛、全麻基础上的硬膜外镇痛以及全麻基础上的腹横肌平面阻滞1。其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相对更为突出,不过术后管理的难度较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实施必须依赖设备,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神经阻滞技术,镇痛效果也会因为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出现差异;静脉镇痛操作最为简单,但是效果满意度不高,同时会出现较高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对肛肠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肛肠手术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实施肛肠疾病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为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SAS评分(32.5±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5±3.9)分,而护理满意度评分(89.5±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1±3.7)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更清楚的了解手术进程,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肛肠疾病 手术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亚甲蓝注射液在门诊肛肠手术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选择142例门诊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亚甲蓝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采用亚甲蓝注射液+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照组68例,单纯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对比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根据术后第1天、第3天的患者的疼痛评分,亚甲蓝治疗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显著性(P〈0.01)。结论亚甲蓝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术后长效镇痛疗效,且副作用低,适合在门诊肛肠手术中应用。

  • 标签: 亚甲蓝注射液 肛肠手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骶部硬膜外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40 例。Ⅰ组采用骶裂孔传统进针法,Ⅱ组采取 S3-4 垂直进针法,Ⅲ组采取骶裂孔垂直进针法。比较 3 组的麻醉效果,同时比较 3 组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 Ⅰ组麻醉优良率 75.00% ,Ⅱ组麻醉优良率 95.00% ,Ⅲ组麻醉优良率 97.50% ,Ⅱ组、Ⅲ组麻醉优良率高于Ⅰ组,有显著差异( P < 0.05 ),Ⅱ组、Ⅲ组麻醉优良率相比,无显著差异( P > 0.05 )。Ⅰ组并发症发生率 25.00% ,Ⅱ组并发症发生率 2.50% ,Ⅲ组并发症发生率 2.50% ,Ⅱ组、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有显著差异( P < 0.05 ),Ⅱ组、Ⅲ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肛肠手术中,采用 S3-4 垂直进针法、骶裂孔垂直进针法等改良骶部硬膜外阻滞方法,能够提高麻醉效果优良率,减少麻醉并发症,对于保证手术麻醉有效性和 安全性,均可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改良骶部硬膜外阻滞 肛肠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肠术后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并根据术后患者发生原因研究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医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行肛肠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95例,整理患者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主要原因,并根据发生原因探究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96例患者中肛门狭窄的比例是6.25%(6例),水肿的比例是17.70%(17例),感染的比例是23.95%(23例),尿潴留的比例是14.58%(14例),再出血的比例是18.75%(18例),肛门剧烈疼痛的比例是13.54%(13例),切口愈合不良的比例是5.20%(5例)。在对症处理后并发症逐渐缓解或消失。结论严格规范手术流程,在围手术期对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肛肠术 并发症 感染 肛门狭窄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麻醉护士在肛肠科无痛舒适麻醉手术当中起到的心理护理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入院行肛肠手术患者60例,在常规麻醉前访视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和患者及家属建立沟通,让患者清楚肛肠手术特点,详细介绍无痛舒适麻醉的特点,麻醉后注意事项,更好突出患者家属支持作用,完善麻醉后访视,及时处理术后疼痛等术后不良反应,营造良好医患沟通环境。结果60例患者在麻醉手术前情绪平稳,无痛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极少,对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承受力较好,依从性提高,围麻醉期满意度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行肛肠外科手术的病人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极为特殊的护理来促进患者的恢复,因此就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方法为了方便研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90例,其患病情况和种类有所不同,但都需要进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对一般组中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特殊组中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很多人对自己的病情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缺乏了解,因此会有一定心理负担,有些患者还会有严重的焦虑情绪,特对患者的抑郁(SDS)情况和焦虑(SAS)情况进行评定。不同护理方式也会有不一样的护理结果,对比两种不同的效果,还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为此特选择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与此同时还要记录每位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就患者围术期出现的不良情绪来说,特殊组的评分要低一些,对比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特殊组要好一些;通过相关数据我们发现特殊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要低于一般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病人在接受肛肠外科手术后一段期间,内心和身体都比较脆弱,需要特殊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病人的焦虑情绪,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因此这种护理方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肛肠外科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论基层医院中传统的肛肠手术治疗方式在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本文笔者所在基层医院的400例肛肠类疾病的患者身上的临床资料,总结出相应的临床经验和体会。结果400例肛肠疾病的患者经过一次或者二次传统肛肠手术手术后均痊愈。结论传统的肛肠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较明显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基层医院的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传统的肛肠手术 应用 推广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开塞露纳肛法与传统灌肠法在门诊肛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将在门诊行肛肠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 8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开塞露纳肛组 476例和传统灌肠组 420例。从直肠的清洁效果、伦理学、所需时间、所花费用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开塞露纳肛组与传统灌肠组在直肠的清洁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伦理学、所需时间、所花费用及并发症等方面却优于灌肠组。结论:开塞露纳肛法用于门诊肛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特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截石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俯卧折刀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位摆放时间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指标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俯卧折刀位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较截石位而言,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羞涩感,提高其手术配合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俯卧折刀位 截石位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肛肠手术患者日常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方法研究筛选10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进入我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患者,其中,50例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为研究组,另外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常规组,通过全面统计两组干预效果,再作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肛肠手术患者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肛肠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实施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3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肛周浸润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镇痛时间同时对两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麻醉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时长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7.01%,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手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麻醉时间长,使用剂量小,患者对麻醉的优良率较高,且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肠手术 麻醉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