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总结近年来我国电生理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和推进我国电生理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拟定于2019年7月上旬召开全国神经电生理学、心脏电生理学及肌电诱发电位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具体事宜通知如下:1.研讨会内容神经电生理学、心脏电生理学及肌电诱发电位学新进展及展望2.以上三个专业分三个会场分别进行研讨和讲述以及交流3.会议论文及讲稿陆续在《现代电生理学杂志》上发表4.时间安排共4天,第一天报到,第二天学术交流,第三天参观访问,第四天离会5.会务费300元,交通费及食宿费自理,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6.会议地点:河北省承德市,具体地点在第二轮通知上通知7.会议时间:2019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见第二轮通知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心脏电生理学 诱发电位学 学术研讨会 肌电 会议论文
  • 简介:在物理化学实验中,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实验通常使用盐酸作为催化剂。由于高挥发度的盐酸气体会对自动旋光仪造成一定的腐蚀,导致设备测量偏差或损坏,本文综合研究了催化剂种类、浓度及温度对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建立了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数据组,并进行了正交试验。最终结果展示,4mol/L的硫酸对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具有较好催化剂效果。

  • 标签: 蔗糖水解 教学实验 硫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孕妇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服务,n=60),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服务,n=60),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后早孕反应程度,以及SDS、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早孕反应程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早孕反应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早孕的反应,还可以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早孕反应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8年《考试大纲》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1)做出了具体的解释说明:'理解《考试说明》中规定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原理、方法和技能等进行综合的运用(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这一实验原理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备考实验专题时,要帮助学生梳理、归纳《考试大纲》中要求的19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下面通过对教材实验中涉及的颜色反应的归纳整理,以及近几年全国卷考查该知识点的试题分析与变式来抛砖引玉。

  • 标签: 专题复习 反应专题 复习建议
  • 简介:通过整理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项下披露的知识产权资产信息以及研发投入情况,检验知识产权资产与研发投入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资产信息披露对股价有提升作用,在同时考虑研发投入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向市场传递价值增量信息。进一步根据企业性质、上市板块、是否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以及专利水平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后发现,市场对知识产权资产和研发投入的反应在不同样本组中表现不同:在研发强度平均水平上,市场对国有上市公司、主板上市公司、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上市公司以及专利数量较多的上市公司在披露研发投入信息的同时披露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给予积极的认可;对于没有专利的上市公司,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披露知识产权资产信息会削弱研发投入对股价的积极影响。

  • 标签: 知识产权资产 研发投入 市场反应
  • 简介:摘要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由于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此,本文对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总结,并对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判断等其他知识点展开了探析,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 标签: 有机化学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副反应,总结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84例出现副反应儿童,分析副反应类型,以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减少预防接种中的不良事件。结果预防接种副反应多发于0-2岁婴幼儿,且男婴发生率高于女婴,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三联疫苗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发热问题;乙脑疫苗多为发热及局部红肿等问题;麻疹风疹疫苗多为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水痘疫苗会引发注射部位发红、僵硬、呕吐、哭闹及注射部位斑疹等问题;流感疫苗多无副作用,极少数幼儿出现发热问题。结论预防接种会出现副反应,加大护理力度,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民众接种积极性,提升民众免疫水平,推动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预防接种 副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领会教材细节内容调整背后的深层次意图,矫正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规律总结片面化等不良导向,以高中化学教材中两例有关消去反应的配套习题的修订变化为例,深刻分析了消除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概念内涵,提出并探讨了大学教材消除反应与中学消去反应概念间边界模糊,不含β-氢有机化合物也可能发生消除反应,含β-氢有机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仍需关注Zaitsev规则和重排等问题。基于研究结论,从教材习题的修订、消除与消去反应概念的界定、教师专业修炼与教学处理等方面归纳阐述了教学认识,提出了中肯的教学建议。

  • 标签: 消去反应 消除反应 卡宾 重排反应 化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的相关对策,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全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合理用药指导。并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用药指导。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不合理用药情况(过量用药、药物滥用、重复用药)发生率、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满意度等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过量用药、药物滥用、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临床用药满意情况统计与比较,观察组的用药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0%,P<0.05。结论临床通过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全面控制,可有效减少各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改善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的83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ADR的主要剂型;60岁老年人患者发生ADR比重大;在中成药ADR以胃肠道系统反应为主;中成药ADR有逐年下降的特点。结论临床应加强中成药ADR监测和报告,促进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应用抗结核药出现的ADR113例,对发生A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抗结核药应用情况、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结果:113例ADR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38例;〉20~30岁患者最多,共28例(占24.78%);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共92例(占81.42%);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剂)引发的ADR病例数最多,共40例(占35.40%);ADR多发生于用药后2h至1d,共31例(占27.43%);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共48例次(占总例次数130例次的36.92%);严重的ADR5例,新的、一般的ADR2例,一般的ADR106例。结论:抗结核药引发的ADR较多,临床应重视其ADR并及时发现和治疗,使抗结核药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结构扭转反应控制是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扭转反应是引起震害的常见原因。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反应,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反应控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结构 扭转反应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计30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菌药物类引起15例(50.0%),中药制荆类引起12例(40.0%),其他3例(10.0%)。结论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苯浓度和反应空速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评价,借此寻找出最佳的反应物浓度区间和反应空速区间,为实际工业应用作理论参考。

  • 标签: 苯浓度 空速 催化剂
  • 简介: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们体会到化学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化学这门学科.

  • 标签: 化学 实验 创新及反思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研究输血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6 月间接受输血的 17636 例患者,统计出现输血反应的患者例数,并对输血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等一般资料进行研究。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共有

  • 标签: 输血反应 临床特点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被动抬腿实验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差值(ΔMAP、ΔCVP、ΔHR)、每博心输出量变异度(SV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等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7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以容量负荷实验结果分组,心指数增加≥10%为容量反应阳性,数据纳入有反应(R)组,<10%为容量反应阴性,数据纳入无反应(NR)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R组ΔMAP、ΔHR高于N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0、5.24,P均<0.05),R组容量负荷实验后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大于负荷实验前,SVV、HR小于负荷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75、8.23、3.76、16.26,P均<0.05),ΔMAP、ΔHR、SVV预测容量反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0、0.86,最佳切点分别为ΔMAP≥6.50%、ΔHR≥7.50%、SVV≥11.50%,特异性分别为83.81%、73.02%、70.31%,敏感性分别为70.72%、73.23%、87.81%,ΔCVP、GEDVI、CV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5、0.48、0.57。结论ΔMAP、ΔHR、SVV能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性,而ΔCVP、GEDVI、CVP不能很好地预测容量反应性。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被动抬腿实验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缓解早孕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82例孕妇,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心理情绪变化、早孕反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早孕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孕妇的早孕反应,改善不良情绪,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早孕反应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