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性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由于文化、社会观念等诸多原因,我国女性因性功能问题就医的比例较低,临床上对糖尿病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不足。本文就糖尿病FS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2型 性功能障碍 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以及心率变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5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应用标准Bruce方案进行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血压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率变异、心肌缺血情况。结果235例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3支冠脉病变者变时性功能不全者合并有ST段改变,心率变异呈SDNN、HF明显低于单支病变者;并且冠脉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患者可通过心脏变时功能预测冠脉病变情况,以降低冠脉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变时性功能 心率变异 冠脉事件
  • 简介:动脉弹性是指动脉的舒张功能.动脉弹性功能不仅是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状况.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已成为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记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弹性 舒张功能 血压波形
  • 简介:原位尿流改道术因其符合正常生理排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标准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勃起和生育功能几乎丧失,使年轻患者难以接受,所以,出现了保留性功能的膀胱全切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各种改良术式。2006年3月~2007年7月,作者为6例年轻患者实施了改良保留性功能的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肿瘤 尿流改道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汤在气虚血瘀型慢性功能便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慢性功能便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使用黄芪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每周排便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为5.72±2.71分,对照组为11.39±4.19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周排便2.27±0.36次,对照组为1.59±0.62次,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汤可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慢性功能便秘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增加每周排便次数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汤 气虚血瘀 慢性 功能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加味通幽汤对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乳果糖口服路径;实验组提供加味通幽汤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停药4周后,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的治疗中,相较于乳果糖口服路径,加味通幽汤治疗路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善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味通幽汤 老年性 功能性 便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方法分别对高血压患者55例(平均年龄63.5岁)和正常健康者120例(平均年龄59.8岁)采用线阵高频探头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度指数β,压力弹性系数Ερ,动脉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参数,比较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弹性有无差异。结果高血压病组颈总动脉的IMT及Ep、PWVβ和β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结合ET检测能较早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弹性的异常,评价其血管疾病的早期改变,为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 弹性 高血压 跟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就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论述。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名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病人当成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进而将其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60人。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则又增加了以生物反馈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等临床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结果: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的患者,结论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之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来说,对其实施生物反馈疗法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因此应当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治疗时间在2022.01—2023.01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分别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四物汤联合增生液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好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整体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便秘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经比较,研究组效果较优(p<0.05)。研究组患者肠道蠕动功能评分为92.24±5.43分,相比较常规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情况明显改善,便秘频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慢性功能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治疗时间在2022.01—2023.01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分别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四物汤联合增生液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好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整体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便秘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经比较,研究组效果较优(p<0.05)。研究组患者肠道蠕动功能评分为92.24±5.43分,相比较常规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情况明显改善,便秘频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慢性功能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向计算机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使人们能够获得大量对人们生活有用的信息和数据。计算机系统具有高密度和开放性的特点,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计算机系统被恶意修改,则是对计算机系统的一种损害。目前,计算机系统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弹性,使计算机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本文讨论了可配置文档软件应用安全合规性设计与应用。

  • 标签: 软件 可配置 安全 合规性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各指标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每组患者各26例,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所有患者入选时间均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表示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

  • 标签: 子宫肌瘤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经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统计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人数:90例,常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施为常规治疗与对照组方案+中医疗法,对治疗有效性与治疗安全性、症候积分情况汇总。结果:腹胀、腹痛、排便不尽、排便困难等分数汇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较优,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康复效率得到显著改善,充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不适症状,推动临床治疗有效性上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 治疗安全性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治疗的58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2年6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成为两个组别,即参照组(29例,西医方式治疗)和试验组(29例,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之参照组患者更高,表示为P>0.05,即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疗效确切,可大大提升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盆底磁刺激治疗初产妇产后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以我院2020年2021年收诊的70例初产妇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或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前静息、快肌收缩、满肌收缩、耐力收缩、后静息数据为6.10±0.35、31.25±6.12、17.45±2.16、14.57±3.27、6.15±2.65和3.05±0.21、28.64±4.13、26.98±4.59、19.68±5.03、3.05±0.59,有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采取盆底磁刺激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盆地表面肌电评分,对于患者疾病控制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盆底磁刺激治疗 初产妇产后性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理气润肠方+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58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比组与治疗组,每组29例。对比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理气润肠方+针灸,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出现过敏、感染、局部血肿的情况,对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9,治疗组为3.4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理气润肠方+针灸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中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优势。

  • 标签: 理气润肠方 针灸 慢性功能性便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莫沙必利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46例,在常规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的基础上应用莫沙必利片治疗;一组为对照组,46例,仅常规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的每次排便用时和排便间隔时间以及CCS评分。结果:

  • 标签: 莫沙必利片 治疗 慢性功能性便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腹痛、排便不尽感、腹胀、排便费力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护理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共56例,均在2022.01-2023.06期间入院治疗,对其随机分组,各自有28例患者。基础组:实施基础护理,实践组: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二组的症状评分、便秘防治知识掌握率。结果:相较于基础组而言,护理后实践组的症状评分更低、便秘防治知识掌握率更高(P<0.05)。结论:为研究疾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较理想,能够提高便秘防治知识掌握率,缓解排便费力症状,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中医护理 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合理开展心理护理对于其性功能以及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自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间陆续接收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抽选68例,借助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各34例。参照组会开展常规护理,而探究组则于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护理后探究组患者其SAS分数的降低幅度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同时护理后探究组患者其BISF-W分数的提升幅度也显著性高于参照组(P<0.05)。

  • 标签: 性功能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 焦虑心理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