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1月24日,腰里别着小斧头的周昌成缩着脖子,来到湖北省松滋市司法局某科长的住宅旁守候着,这已是他连续第三夜守候在这里了。出门前,他专门到夜宵摊点上要了半斤酒,想到自己曾是一个具有美好前程的青年律师,现在却沦落在街头

  • 标签: 举起斧头 周律师举起
  • 简介:摘要:法律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从律师职业者的角度,法律思维即按照法律的逻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律师职业法律思维须以委托人的利益为目标,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前提,以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思维为内容,常见诸于诉讼业务与非诉业务。法律思维抽象,但可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习得或完善,思维的培养应结合律师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

  • 标签: 法律思维 委托人利益 思维拓展
  • 简介:10月25日全国律协在京召开会议,就律师徵章、律师出庭服装定制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通报了相关的注意事项。各省市、自治区律师协会秘书长或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律师协会 出庭 徽章 秘书长 工作会议 相关问题
  • 简介:目前,我市共有律师事务所216家,已建立独立党支部的有20家律师事务所,有联合党支部23个。由于党的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于律师体制改革,使我们的党员律师的组织关系有一度没有理顺,致使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建立相对缓慢,

  • 标签: 律师事务所 党支部 律师队伍 党的组织建设 理顺 律师体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2
  • 简介:律师行业独立则同样是法律自治的一部分,  四、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律师行业的自治管理 ,律师属性独立性自治性律师协会行业自治 

  • 标签: 属性出发 律师属性 律师行业
  • 简介:目前,我国广大贫弱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更好的满足这一要求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存在明显的不足,法律援助乃政府责任,非律师义务,建立公职律师非常必要,在我国新《律师法》规定与公职律师相冲突的情况下,我国应该从立法上涵盖公职律师制度,使公职律师能够于法有据的为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作出贡献。

  • 标签: 法律援助 公职律师 政府责任 非律师义务
  • 简介:制度伦理是对建构和谐社会'良序情结'的一种回应,不管从制度伦理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功能助益,甚或二者在理性诉求和终极眷注方面的公度与通约,都可以看出,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互构互益性的关系.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伦理生态之契合还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学期待.

  • 标签: 和谐社会 制度伦理 伦理生态 互构互益
  • 简介:案情回放:张某是一家工厂的流水线工人,2008年7月18日,一位同事因家里有急事需要外出,张某便主动帮忙顶替。下午3时左右,张某不小心将手指卷进了机器,导致7级伤残。8月20日,张某所受伤害被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然而,厂方却以张某当天是“酒后串岗”不应认定为工伤为由,提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

  • 标签: 工伤认定 律师团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主持 维权 事故
  • 简介:居住是一个富含伦理的价值话题,亦即居住是关乎人类所展开的一切生存活动与有人生和社会意义的价值实践。居住伦理则为人们在居住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对个体的人格和人生塑造、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有着直接影响的价值观念系统,以及居住生活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当代中国的居住问题日益突显,居住伦理研究以伦理道德视角关注居住生活,对于提升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与家园认同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居住伦理研究有四个基本的思维视野即居住伦理的历史学阐释,居住伦理的空间学研究,居住伦理的社会学研究和居住伦理的批判重建研究。

  • 标签: 居住 居住伦理 居住空间 居住方式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社会本体论提出:人类社会是两大类现象交融存在的领域,即事实或事态现象与规范或制度(价值)现象交融存在的领域。在认识论上对前者的陈述是认知问题,关乎真假性;对后者的陈述是实践问题,涉及有效性。事态的陈述与规范的陈述不能截然分离,它们是相合相融的:事实或事态规定了规范或制度;规范或制度存在于历史的时空中,其普遍有效性是历时的定域的。

  • 标签: 事态 契约责任 实践问题 事实 制度 领域
  • 简介:戴茂堂、罗金远教授所著的《伦理学讲座》一书分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全书26讲,结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揭示人性的结构是伦理学产生的终极依据开始,论证了人离不开道德、社会需要伦理,提出人类走向德性、科学与美德并举、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当今道德危机问题的希望之路。

  • 标签: 伦理学 讲座 中西 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危机 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