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荷兰国立博物始建于1885年,拥有超过100万件藏品,于2003-2013年进行了新馆改建工程。新建的荷兰国立博物秉承"开放"和"连接"的理念,建立了完善的藏品管理系统和图像采集的标准化规则,通过在网站上直接发布藏品数字化的数据和图像,重建数字博物,期望通过数字博物能接触到更多的观众,不仅能触动他们的心灵,还能把人、艺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目前,荷兰国立博物拥有欧洲最大的开放艺术藏品数据,其中的开放数据和图像非常受欢迎。

  • 标签: 荷兰国立博物馆 藏品管理 数字化 开放与连接
  • 简介:今年5·18国际博物日,正处于全国规模抗击非典时期,白城市博物拟定举办的三个展览及国际博物日的宣传活动因防治非典工作的要求而取消。但根据目前白城市防治非典工作的要求,博物主动与市防治非典领导小组联系,结合今年国际博物日“博物与朋友”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国际博物日宣传工作,

  • 标签: 白城市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日 宣传活动 展览工作
  • 简介:摘要博物文化延续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并在当代继续传播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博物的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意义深远。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博物文化的建设途径是大势所需,也是促进博物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应该给与认真探讨。

  • 标签: 博物馆 文化建设 创新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一个万物数字化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博物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现场展陈方式,而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站、虚拟展厅、三维文物展示、各种APP和小程序智慧化展览方式向公众呈现更丰富的内容,这为博物藏品的展示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平台。但是,随着技术手段的丰富,其所产生的的数据量也越发庞大,如何妥善的传输,存储,保护这些藏品数据也成为了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继藏品实物保管后的另一重要课题,下文以中国国家博物存储方式为例,简要分析与研究在目前博物藏品数据传输、存储、保护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其解决方法。

  • 标签: 存储设备 存储网络 博物馆
  • 简介:京师同文是为培养掌握外语和西方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新式人才而设立的,是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最重要的新式教育机构。京师同文具有近代高等教育的性质,其于1876年设立了辅助教学的博物。该博物是中国最早的国有官办性质的博物,也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博物,其诞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中,因而也具有鲜明的过渡阶段的特征。

  • 标签: 京师同文馆 博物馆 丁韪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是国内首家集传媒文物收藏、传媒实物展示、传媒史学研究、传媒文创教育、传媒体验服务五位一体的传媒类综合性博物。传媒博物计划建立囊括广播、电视、电影、传输、印刷、动漫、广告、口述历史馆、传媒体验、传媒教育等10个分馆博物群落。一期工程——广播、电视、电影、传输四个分馆于2012年10月26日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展览面积3000平米,馆藏藏品12000余件,形成"四八厅一条传媒走廊"的展示格局,重点展现国内外广播电视电影事业从诞生,发展到崛起的重要历史节点,凸显“历史传承、底蕴深厚、史料详实、时代变迁”办有思想的传媒博物的建馆理念。

  • 标签: 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电影 文物收藏 体验馆 口述历史 体验服务
  • 简介: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博物也不例外.尽管这门学科目前在学术界的声音还比较微弱,尽管这门学科是否成立还遭到甚至是业内人士的诟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已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博物是一门已具有学科基础并正在建设之中的科学学科".因而,对这门学科的历史作一番疏理的构想,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试分述之.

  • 标签: 中国 博物馆学史 历史研究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 简介:本目录共辑录2009年在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四地出版的中文博物书目171条,将各条目分为博物博物介绍、博物藏品、博物建筑陈列展览设计、博物陈列展览图录、博物工作、博物文集七类编排,每条书目按照序号、书名、著作人、出版单位排序。本目录的编排及内容取舍难免有不尽合理之处,书目也难免有遗漏的,请大家指正、增删。

  • 标签: 博物馆学 2009年 书目 中国 陈列展览 出版单位
  • 简介:陈列展览是博物得以传播知识和思想、进行社会教育的载体,是博物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当今随着新博物的兴起与发展,博物由对“物”的重视逐渐转向对“人”的重视,这就要求博物陈列展览在强调知识性与学术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亲和力,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主动融入公众之中。人类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主张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无论从其理论、方法抑或其学科发展历程看,都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本文拟从人类的视角对博物陈列展览予以解读,借以展现陈列展览的不同维度,从而更好地达到其传播知识与社会教育的目的。

  • 标签: 人类学 陈列展览 文化
  • 简介:自从中国博物学会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掀起了博物研究热潮,无论是博物的应用理论或基础理论,都进行了一些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这些研究的深度、广度或配合现实研究等方面,都显得十分不够.就当前来说,应当加强配合现实的研究,在这方面,需要重视研究的是关于文物标本的搜集保管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博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

  • 标签: 博物馆学 中国博物馆学会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事业 现实研究 应用理论
  • 简介:本目录共辑录2012年在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出版的博物书目323条,分为博物博物介绍、博物藏品、博物建筑陈列展览设计、博物陈列展览图录、博物工作、博物文集七类编排,每条书目按照序号、书名、著作人、出版单位排序。本目录的编排及内容取舍难免有不尽合理之处,书目也难免有遗漏的,请大家指正,增删。

  • 标签: 博物馆学 书目 中国 陈列展览 出版单位 博物馆建筑
  • 简介:摘要:在欧美发达国家,研旅游教育被作为学校系统内能拓宽大中小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方式。从素质教育行业分类看,科创教育成为热门。在研旅游教育领域里,营地教育发展空间客观。文章通过对中国航天博物航天+研实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应用,讨论了有利于青少年科普素质教育的设计要素,以期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提升有效开展。

  • 标签: 航天+研学 教育活动 设计要素 研究与应用
  • 简介:【内容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逐步替代传统媒体,开始成为社会交流交往主要方式。在思维方式、管理模式、传播渠道等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变化。过去传统化传播方式不能有效满足现阶段博物基本发展要求。近年来,移动媒体、互联网等开始全面渗透到广大群众现代化生活中,具备文化传播职能的博物,其传播方式要全面满足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文化传播,引入更多公众进行参观,实现新媒体与文化传播相互融合。

  • 标签: 新媒体环境 博物馆 如何发挥 文化传播 作用
  • 简介:遗址类博物不仅具有一般博物的某些共性,而且更具有实物性、直观性、单一性、不可移动性,博物建筑的特殊性和建筑与遗址、建设与环境、环境与遗址的有机结合整体性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讨论遗址类博物传播功能时,对它们的形态类型作一分析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 标签: 博物馆建筑 传播功能 遗址 个性特征 形态类型 直观性
  • 简介:2015年7月26日,随着28位“小小讲解员”顺利结业,标志着中国客家博物举办的为期两周的首届“小小讲解员”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这些孩子们也将成为博物的义务讲解员,向大众传播客家文化。据悉,中国客家博物是全国最大型的以“客家”为主题的博物,为了发挥其客家文化传播优势,今年7月初该馆向社会招募选拔了28名4-15年级的小学生,

  • 标签: 客家文化 大众传播 博物馆 讲解员 中国 培训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人们的交流形式出现很大的变化,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 标签: 新媒体 博物馆 文化 教育传播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人们的交流形式出现很大的变化,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 标签: 新媒体 博物馆 文化 教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