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武夷成矿带北部萤石矿床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萤石矿体均呈脉状、复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域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时空上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多期次侵入形成的复式花岗岩体是萤石成矿的重要基础,岩浆期后热液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矿床类型属于断裂带充填交代型脉状萤石矿床。

  • 标签: 武夷成矿带北部 典型矿床 成因
  • 简介:摘要新疆北部的地壳的发展演化规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自古至今,已经经历了30亿年的演化,形成了当今独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和矿床分布格局。因此,本文就以新疆北部有色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地壳演化规律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并且就各个阶段的地质构造、岩石、成矿作用等特征进行论述,从而了解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演化规律,为进一步进行新疆北部有色金属矿产的分类和新矿产资源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新疆北部 有色金属 矿床 成矿规律
  • 简介:在中南半岛的泰国北部清迈、清莱等府(省),生活着来自中国云南近万人口的回族穆斯林侨胞,当地泰族用北部泰语将他们称之为“秦霍人”。作为中国回族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个派生族群,他们是明末清初以后,云南回族长期从事跨国长途马邦商贸活动、清末杜文秀领导的回民反清起义失败后的逃难、抗日战争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等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该族群至少已存在了200年以上,至今仍保持着鲜明的云南回族穆斯林传统的宗教属性、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汉语方言。笔者根据今夏亲临其地的田野调壶资料,对该族群的移民简史、路线、原因、现状作了扼要介绍,是国内对该族群的一篇报告,是中国回族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 标签: 云南回族 马帮商人 秦和人 移民史 现状
  • 简介:面对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已成为地区间关系发展的重要趋势。整合地方关系成为中国环北部湾经济区各地方及其他区域地方关系发展的必然方向。现阶段中国环北部湾经济区地方关系整合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并存,协调基础设施、改善软环境、建设中央协调机构等方面是近期该区域地方关系整合的现实选择。

  • 标签: 中国环北湾经济区 地方关系 整合
  • 简介: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在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制度一体化是重要保障。目前北部湾四市各自为政、政策雷同、相互冲突的现象突出,建议形成国家、自治区、市三级政策体系,加强沟通与协调,建设和谐统一的北部湾经济区政策体系。

  • 标签: 北部湾经济区 政策体系 区域一体化 制度一体化
  • 简介:摘要通过振冲碎石桩在北海市北部海堤外沙岛段的深淤泥基础处理中的应用,为类似堤防深软基的处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振冲碎石桩 海堤 基础 处理
  • 简介:利用2003~2005年闽北冰雹出现站数与实况物理量求相关,得到闽北不同季节(春季3-4月、汛期5-6月)与降雹相关密切的物理量因子。然后利用T213数值预报物理量产品与福建省多年预报经验总结的实况物理量产品相结合,运用指标叠加法来建立闽北不同季节(春季3~4月、汛期5-6月)冰雹客观预报系统,该系统在2008~2010年近3年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物理量 冰雹 客观预报
  • 简介:摘要:沉没度要根据油井的产量和动液面来确定。抽油机正常生产需要稳定的供采平衡,而合理沉没度是油井能否达到供采平衡的一个衡量尺度。沉没度过小,会降低泵的充满系数,沉没度过大,会增加抽油机的负荷。目前萨北过渡带问题井发生原因分析得出,低沉没度气影响井占问题井比例较高,本文通过对第四油矿聚驱油井低沉没度对抽油机产生的危害,提出相应措施,达到治理流压、沉没度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经常出现在冬季北部山区的逆温天气现象,分析研究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中低层的逆温规律以及逆温背景下日最低温度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逆温对日最低气温的影响机理,通过对不同逆温强度的天气形势的分析,建立了不同逆温类型的天气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逆温类型的预报,结合对应指标,做出最低气温的定量预报,来提高温度预报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自七十年代以来,广西柑桔生产不断发展,1989年全区柑桔产量达34万吨,尤以桂林地区柑桔生产发展较快,1989年柑桔种植面积已达51.75万亩,产量10.4万吨,占全区柑桔产量的30.5%;兴安县1989年柑桔一项人均收入超百元,这无疑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农民致富的好门路,对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以及对外出口创汇均起了重要作用。当前,在柑桔果树生产中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值得研究,例如:如何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如何做到合理施肥等问题。因此,对柑桔果园的土壤性状及

  • 标签: 土壤肥力状况 广西东北部 农村商品经济 合理施肥 桔园 果园土壤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北部湾六市同城历史命题出现了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核心素养比重增加,学科综合化程度加强,初中历史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积极研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在教学和复习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才能在中考复习中把握主动权,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从今年的历史试题研究着手,探讨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效复习的对策。

  • 标签: 广西北部湾 历史中考 试题分析
  • 简介:早白垩世南美洲与非洲的分离使两个大陆的同期地层层序发生分隔。这种关系对于在大洋产生之前沉积的岩层都十分明确,其中包括溢流玄武岩。但由此形成的陆内盆地也记录了早期的扩张事件。其中晚二叠世一三叠世最早期加亚斯(Gai-As)湖的沉积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 标签: 纳米比亚 巴西 加亚斯湖泊 地层层序 湖盆
  • 简介:近年来,大亚湾周边的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自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运转以来,大亚湾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状况尤其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实测和卫星遥感数据比较和分析了大亚湾水温和藻华在1983-1993和1994-2004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后(1994-2004)比运转前(1983-1993),年平均表层水温和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别升高1.1℃和1.9mg/m^3;月平均有害赤潮(HAB)的发生次数也有增加;有害赤潮在1994年以前只出现在春季和秋季,而在1994年以后则全年都有发生;表层水温、叶绿素和有害赤潮发生次数都在5月份增加最明显。这些水环境和生态变化与来自大亚湾核电站的热排放以及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 标签: 水温 有害赤潮 叶绿素A 核电站 大亚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巴音戈壁盆地北部地区的区域构造、沉积盖层特征以及找矿目的层位下白垩统见巴音戈壁组上段砂体的规模、形态、沉积相特征及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从区域构造演化角度探讨了构造演化对沉积建造和层间氧化的控制,总结了该区铀成矿规律和主要控矿因素。

  • 标签: 巴音戈壁盆地 铀成矿 控矿因素 构造 氧化带 沉积相
  • 简介:摘要:研究区位于吉婆岛以北约5km的吉婆岛镇通往轮渡的便路旁。发现个礁体,礁体发育规模不大,主要由群体珊瑚组成,造礁生物群落的组成比较单调,每个造礁阶段只有一,二种,生物也少,造礁作用简单,很少有两种以上造礁作用共同建造礁体。在越南生物礁不多,除本工作区之外,其他地区还没相关研究报道。基于对世界范围内石炭纪生物礁的认识及研究现状,在越南北部吉婆岛地区开展早石炭世生物礁的研究,对全面系统的认识早石炭世生物礁的基体发育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珊瑚礁 石炭纪 吉婆岛 越南     
  • 简介:本文对伊朗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页岩进行了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镜下研究(岩石评价热裂解,光导-uv显微镜)。研究发现: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0至29.4%重量百分比之间(平均为1.2%),表明有机碳含量总体上为较差至适中。Shemshak群下部的上三叠统页岩主要为低氧一缺氧环境下的海相/湖相沉积,TOC平均为0.7%。Shemshak群上部的托尔阶-阿林阶页岩的沉积环境为有氧一低氧的较深海,其TOC值最低,平均为0.3%。Shemshak群不同段层的碳质页岩显示了最高的TOC值,平均为14.2%。最高温度(Tmax)值介于439℃至599℃之间,平均为300℃,表明有机质在深埋藏和活跃的沉积后构造活动中经历了高温。氢指数(HI)-Tmax关系图显示:表明存在蚀变有机质的Ⅳ型干酪根,其HI平均值非常低。孢粉相的特点是,无定形有机质占主导地位,它们绝大多数来自于海相-非海相浮游植物的降解。上Shemshak群生烃潜力很低,而下Shemshak群则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重要的有效烃源岩。后者在地质历史上可能在研究区的部分地区(例如,Tazarh地区和Paland地区)生成了数量可观的油气。晚三叠世早期(基梅里造山运动早期)古特提斯海道的封闭,以及随之而来的伊朗板块和欧亚大陆南部边缘的碰撞,导致厚厚的硅质碎屑沉积物沉积在构造活跃的隆起前缘(Alavi,1996:Seyed—Emami,2003)。厚厚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广泛分布于伊朗中部、东部和北部(Seyed-Emami,2003)。该群地层厚度最大达4000米,不整合上覆于中一下三叠统Elikah组碳酸盐岩之上,而中侏罗统Dalichai组泥灰岩和灰岩则不整合上覆于Shemshak群之上。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Shemshak群的沉积环境为海相-陆,包括湖相、河流-三角洲-深海相、

  • 标签: 有机质特征 碎屑沉积物 中侏罗统 上三叠统 山脉 伊朗
  • 简介:利用地面自动站和区域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MICAPS天气图、NCEP1°X1°再分析产品以及卫星和雷达产品,对陕西北部榆林市2016年8月11日20时一16日20时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天气进行水汽条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期,其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贝湖加尔双冷涡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在榆林上空交汇,两个系统都是稳定的大尺度系统,从而形成长时间对峙,有利于切变、辐合等低值系统生成和发展,触发对流性大暴雨。(2)连续大暴雨与对流有效位能呈正相关,容易出现在CAPE高能舌附近梯度最大处,对应850hPa辐合线附近暖区一侧。(3)连续大暴雨期间850hPa辐合线一直维持,水汽通道有盂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4个来源,通过南支槽和副高外围环流输送。(4)连续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分为触发、维持和增强3个阶段,在暴雨的启动阶段,干线过境和水汽辐合抬升起触发作用;维持阶段主要依赖深厚的湿层;增强阶段表现为更强的辐合和更强的上升运动带来更大的降水。(5)大暴雨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高空槽云系上生成中尺度的暴雨云团,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降水回波内部生成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最大反射率因子为55dB=

  • 标签: 对流性大暴雨 水汽通量辐合*目对湿度 垂直运动 陕西北部
  • 简介:辽宁是我国鲜食葡萄生产大省,2002年全省葡萄栽培面积已近7万hm2,产量78万t,其中巨峰葡萄品种占90%.辽宁中北部地区(辽阳、沈阳、铁岭、抚顺等地)气候昼夜温差大,适宜栽种巨峰等中、早熟葡萄品种,2002年该地区葡萄栽培面积已达到2.8万hm2,占全省葡萄栽培面积的40%,其主栽品种为巨峰,占总量的95%以上.

  • 标签: 辽宁 中北部地区 葡萄 保鲜 栽培面积 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