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早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对98例胎盘早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病死率。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失血量392.50毫升,4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74例,占75.5%;围产儿死亡率26.5%。结论:对胎盘早,要注意早期识别,动态观察,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胎儿监测,及时诊断处理,降低母儿围产期病死率。

  • 标签: 妊娠晚期 胎盘早剥 围产儿 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胎盘早的发病诱因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1年68例不同类型的胎盘早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结果,胎盘早发病率为0.74%,产前确认率为41%,围产儿死亡率10.294%,胎心监护异常率86%,子宫胎盘卒中9例,子宫切除2例。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特别是临产后胎心监护,宫缩强度的监测,对早期诊断及为重要,确诊后立即终止妊娠,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避免产后出血及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

  • 标签: 胎盘早剥 高血压 胎心监护 早期诊断
  • 简介:<正>1992年的大旱灾,让津巴布韦的若干头狒狒学会了树皮充饥。如今旱灾虽已过去,狒狒的新生活习惯却保持下来,津巴布韦全国10多万公顷人造林因此遭殃,每年经济损失达500多万美元。

  • 标签: 剥树皮 津巴布韦 狒狒 生活习惯 大旱灾 经济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取的23例胎盘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将分析后的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所有23例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子宫压迫疼痛69.57%、腰腹部疼痛65.22%、阴道流血56.52%、宫底升高和胎心音异常未52.17%、血性羊水39.13%、低血压8.70%、休克和DIC为4.35%,而无症状占总例数的17.39%;引发胎盘早的原因诸多,其中最多为胎膜早破(34.78%)和妊高症(13.04%);而产后发生子宫卒中1例(4.35%)是机械性因素引起;胎儿窘迫2例(8.70%);围产儿发生死亡2例是妊高症引发。结论胎膜早破、妊高症是引发胎盘早最常见的原因,而子宫压迫、腰腹部疼痛以及阴道流血是最典型的特征,只有增加对胎盘早的认知度,才能应对临床上发生的各种危急情况,对减少因胎盘早发生的不良后果的意义重大。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盘早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胎盘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发生率0.52%,重度子痫前期和外伤性因素与胎盘早发生密切相关。典型症状是腹疼伴阴道出血,占55.5%40/72,B超检出率86.1%61/72,围产儿死亡41.8%30/72,转新生儿ICU7例。结论胎盘早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对母儿危害极大,力争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预防危险发病因素,可以预防胎盘早的发生。

  • 标签: 胎盘早剥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30例胎盘早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30例胎盘早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判发生率0.34%,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8例占26.67%,其次为原因不明7例,占23.33%。围产儿死亡率占40%,腹痛及阴道出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胎盘早对母儿生命威胁大,主要有产后出血、胎盘卒中、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 标签: 胎盘早剥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胎盘早的早期综合诊断方法,提高实际工作中胎盘早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发生的38例胎盘早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胎盘早早期诊断标准。结果单纯胎心监护确诊出轻型胎盘早的20例(76.9%),单纯B超确诊的3例(11.5%);超声检出轻型胎盘早7例(29.1%),重型胎盘早9例(81.8%),可见超声对于重型胎盘早的诊断率较高(P<0.05)。结论超声检查虽不能达百分百准确率,但相对之下仍有重要价值。同时结合胎心监护、诱因、临床表现等辅助检查全面考虑,才能有效提高对胎盘早的诊断率,尽早诊断及时处理。

  • 标签: 胎盘早剥 胎心监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胎盘早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本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胎盘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妇产科护理,而实验组则采取优质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胎盘早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护理工作得到了肯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胎盘早剥 妇产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早期处理方式。方法对我院2005年5至2011年12月26例胎盘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发生率为0.36%;发病诱因以胎膜早破、妊高征、发病前1周内性交及外伤为主;行剖宫产占73.08%(19/26),围产儿死亡率为15.38%(4/26);无产妇死亡发生。结论重视诱因,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等,尽量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以降低母婴围产期病死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盘早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收取2011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7例胎盘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7例胎盘早患者中凝血功能障碍7例,子宫胎盘卒中6例,围产儿死亡2例,产后大出血9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胎盘早发病凶险,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正确诊疗与否直接影响孕产妇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胎盘早剥 诊治 分析
  • 简介:本组胎盘早患者剖宫产同时子宫胎盘卒中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39例胎盘早中,本组胎盘早并妊高征者9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胎盘早剥例
  • 简介:胎盘早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母儿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78例胎盘早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胎盘早的综合诊断方法,从而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分析 早期诊断 母儿预后 临床资料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盘早的识别方法以及应当如何来进行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胎盘早的识别方法,并积极做好处理工作,同时选择我院2019,2020,2021年三年的分娩总数做出处理,探究我院三年内发生胎盘早发生情况。结果:根据近三年所调查发现的103例胎盘早患者做出分析,发现我院三年内胎盘早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患者主要呈现出腹痛、阴道流血、腹胀等的症状表现,相比于其他诸如子宫压痛、子宫张力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大,P

  • 标签: 胎盘早剥 识别 处理
  • 简介:【摘要】课程游戏化的提出,让教育工作者切实地认识到教育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也应当基于课程游戏化,利用生活化导入设计、生活情境创建等方式,促进幼儿生活化课程的创建,让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更有质感。

  • 标签: 生活教育 课程故事 课程游戏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联合外内扎术(Milligan-Morgan,M-M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44.97±9.86)岁,给予传统的M-M术治疗;观察组75例,男32例,女43例,年龄(45.83±10.27)岁,采用RPH联合M-M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痔疮复发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135、5.986,均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6.37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75/75),对照组为100.00%(7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67%(2/75),6个月复发率1.3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7/70)、7.14%(5/70)(χ2=3.345、3.081,均P<0.05)。结论RPH联合M-M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混合痔 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