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采用液相还原法分别制备Pd/C和Pd-SnO2/C两种催化剂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测试,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Pd-SnO2/C催化剂在对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都要好于Pd/C催化剂。

  • 标签: 甲酸,Pd基催化剂,电催化活性
  • 简介:在正辛醇体系中,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出表面具有超细纳米棒的TiO2微米球,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产品的物相和组成为金红石结构的TiO2,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样品的外观形貌、大小以及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对样品的固含量进行了测量,最后利用所制备的TiO2微米球催化剂降解水溶液中的甲基橙,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快的光催化速度

  • 标签: 金红石 溶剂热 微球 级次结构 光催化
  • 简介:采用回流沉淀法、微波模板辅助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了TiO2纳米颗粒,采用Xrd对催化荆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催化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的TiO2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能力较高,采用微波模板辅助法制备的TiO2催化催化活性最高,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好。催化剂用量为0.4g,紫外光照射60min,浓度为12mg/L的甲基橙溶液降解率为80%。

  • 标签: TiO2 光催化 回流沉淀法 微波模板辅助法 水热法 甲基橙
  • 简介:以四氯化钛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制品为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合物,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其中的锐钛矿相的比例逐渐降低,金红石相比例逐渐上升;又以Na2SiO3为原料,对TiO2进行表面改性,制得TiO2/SiO2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原位改性后的TiO2在可见光下光催化甲醛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 标签: 纳米TIO2 溶胶-凝胶 改性 光催化
  • 简介:采用平面波赝势(PWPP)方法进行密度泛函(DFT)计算,研究了Al掺杂对锐钛矿晶体能带、态密度的影响.分析发现掺杂后Al原子3s和3p轨道上的电子虽然对晶体的价带和导带贡献不大,却诱使导带发生较大程度下移,禁带宽度减小,理论预测可以发生红移.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Al掺杂锐钛矿型纳米TiO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和甲基橙降解实验证明,Al掺杂TiO2光吸收强度增强,吸收带边界发生红移;光催化性能较纯TiO2有所改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 标签: 二氧化钛 纳米粉体 密度泛函 低温燃烧合成
  • 简介:该研究制备甲基橙(MO)、苋菜红(AM)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MO-Fe-TiO2和AM-Fe-TiO2.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光敏剂甲基橙和苋菜红修饰没有改变TiO2的晶相,紫外可见漫反射证明甲基橙、苋菜红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波长吸收范围变宽.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复合材料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光催化后残留量,表明甲基橙、苋菜红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氯虫苯甲酰胺光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掺杂铁的二氧化钛材料.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 光敏剂 氯虫苯甲酰胺 降解率
  • 简介:采用钦酸四丁酯、正己酸为前驱体,以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表面包覆超薄碳层的Ti〇2材料(TiO2/C),并以亚曱基蓝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煅烧时间、煅烧温度、溶液pH值对TiO2/C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优化了TiO2/C纳米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煅烧时间为4h,溶液pH值为10,煅烧温度为700℃.

  • 标签: TiO2/C 亚甲基蓝 光催化
  • 简介:在高活性且低失活速率催化剂的存在下,可由亚氯酸钠溶液制备二氧化氯。适宜催化剂为含La2O3和Nd2O3的Pd/Al2O3或钯和其它铂族金属(例如Pd+Pt/Al2O3)或钯和IB族金属(例如Pd+Au/Al2O3)催化剂。

  • 标签: 二氧化氯 催化剂 亚氯酸钠 合成
  • 简介:摘要:高浓度钻井废水组分十分复杂, 废液中主要含有有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油类物质等,其中有机物的含量远远高于标准值。同时,由于钻井作业地点现场条件复杂,钻井所产生的大部分废水,就地临时存放于简易贮水池中, 并且分布广泛,大大增加了处理难度。目前,国内外钻井废水的大多数处理方法主要以物理、化学、生物方法为主。传统技术处理方法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排放标准。

  • 标签: 高浓度钻井废水 混凝 -催化氧化处理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在于它的人性化教学观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是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主体学习过程体验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教材在实验编制方面有新的突破,但部分实验操作与结论基本上沿用了我国传统教材的方法与描述,文本资源不能很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本文就“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实验”的探究性教学作一探讨。

  • 标签: 催化氧化实验 探究性教学 乙醇 新课程标准要求 引导学生 化学规律
  • 简介:摘要:催化氧化是一种在阳极处产生高电位或利用阳极表面生成的活性自由基氧化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一种清洁处理技术,该方法具有可控性好、不污染环境、多功能等优点。本文针对扑热息痛制药废水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用二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法进行降解,研究了实验过程中的催化时间、pH值、电极间距和电流密度对乙酰氨基酚去除效率的影响。

  • 标签: 电催化,对乙酰氨基酚,降解产物
  • 简介:摘要在一些化工生产操作中要利用硝酸催化氧化来制备化工产品,例如硝酸催化氧化法制备硫酸铜、硫酸镍,制备聚合硫酸铁,这些制备反应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反应过程中都加入硝酸并通入氧气,在硝酸催化氧化的过程中有一定量的NO和NO2的生成放出。另外,由于通入氧气能使生成的NO氧化成NO2,如何使放出的NO2重新返回反应系统内,使其得到充分循环利用,减少污染,这是个巨大的难题。文章重点就硝酸催化氧化制备化工产品装置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硝酸 催化氧化 化工产品 装置
  • 简介:采用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钻井废水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的CODCr从5846mg/L降至150mg/L以下,色度去除率达到100%,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于处理高CODCr、高色度钻井废水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钻井废水 污水处理 混凝 微电解 催化氧化
  • 简介:通过实验,探讨了目前文献报导的三种制备聚合硫酸铁所用的氧化催化剂NaNO2、HNO3及MnO2的催化性能和可能的催化机制;提出了运用催化指数和氧化指数来评价催化剂性能的方法;指出进一步改善NaNO2和HNO3两种催化催化性能的方向。

  • 标签: 聚合硫酸铁 制备 氧化催化剂 性能评价
  • 简介:用流动反应器、XRD、IR和DTA等方法对杂多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在异丁烯部分氧化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MO12As0.6Cu0.1Ox中加进适量的K和V得到的杂多化合物在异丁烯一步氧化为甲基丙烯酸的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调变催化剂的组成和优化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醛总收率达67%。V和K加入到母体磷铝酸(PMO12)中增强了热稳定性,和母体相比催化剂的分解温度提高了200℃。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氧化 异丁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醛
  • 简介:摘要: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催化剂体系是工业上最重要的一类催化反应,主要应用于丙烯的直接氧化脱氢、丙烷与氢气的氧化反应、丙烯与氧气的氧化脱氢和丙烯与水的氧化反应等,以及一些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辅助反应。催化剂体系是影响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合适的催化剂体系对于工业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丙烷 催化剂 脱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