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春节过后,仔猪价格步步攀高,15千克左右的小猪,目前有的地方竟高达60--70元钱/千克!相当于2006年的十倍以上。如此高价,真可谓闻所未闻,更堪称见所未见。有奇货者春风得意,掏钱购买者心慌手软。物以稀为贵,如此天价仔猪,只能解释为货源稀少;

  • 标签: 仔猪 养猪 购买者 小猪
  • 简介:仔猪白痢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哺乳仔猪以下痢、排出白色或灰白色带腥臭味糊状稀粪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农村养殖户中时有发生,是哺乳仔猪主要传染病之一,轻者生长缓慢、重者严重脱水死亡,严重损害了农户养猪积极性。笔者近年来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650余例仔猪白痢进行治疗,治愈636例,现将诊疗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 标签: 仔猪白痢 综合防治 急性肠道传染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哺乳仔猪 农村养殖户
  • 简介:摘要:化养猪场中仔猪黄白痢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发生多数是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播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虽然规模化猪场养殖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仔猪黄白痢得到了一定有效的控制,但是仔猪黄白痢仍然是目前危害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和部分散养户仔猪的一种疾病。基于此,对仔猪黄白痢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仔猪 黄白痢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重度贫血、水肿”起的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及抗M抗体阳性确诊。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的病情轻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临床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少数病例合并水肿及肝脾肿大,对于有反复死胎、流产、胎儿水肿史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在排除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后,建议查MN血型及其抗体进一步明确。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不合 抗M抗体 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糖尿黄斑水肿(DME)患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IVR)和/或激光光凝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DME的患者79例108眼,根据OCT形态特征将患眼分为弥漫性黄斑水肿(DRT)组41眼、黄斑囊样水肿(CME)组37眼和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SRD)组30眼。根据诊疗指南给予患者单纯IVR治疗或IVR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记录患眼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观察患眼黄斑水肿形态变化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6和12个月3个组患眼平均BCVA(LogMAR)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平均C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受IVR治疗的39眼中,治疗后12个月,DRT组患眼平均BCVA(LogMAR)为0.41±0.40,显著优于CME组的0.6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治疗后12个月,DRT组患眼平均CMT为(286.05±109.56)μm,显著小于SRD组的(338.30±101.8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接受IVR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69眼中,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DRT组患眼平均BCVA(LogMAR)显著优于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43);治疗后12个月,DRT组患眼平均CMT为(304.59±106.66)μm,显著低于SRD组的(369.34±107.8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随访过程中可见SRD患眼中5眼转变为DRT亚型,3眼转变为CME亚型,但未见DRT及CME亚型向SRD亚型转化者。结论IVR和/或激光光凝治疗可显著改善各不同OCT分型DME患者患眼BCVA,降低CMT,其中对DRT分型患者的疗效较好。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黄斑水肿 血管生成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 激光凝固术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视野检查对糖尿性黄斑水肿视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糖尿性视网膜病变38例(6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前行微视野检查,观察记录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术后1个月复查并对比观察指标。结果微视野检查显示各象限及平均视敏度与视力负相关(r=-0.612,P<0.001),与黄斑中心区厚度无相关性(P>0.05)。2°及4°注视稳定性与视力负相关(r=-0.436,-0.533;均P<0.001)。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各象限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均有所提高(t=3.69,5.83,4.73;P=0.005,0.006,0.004)。结论微视野检查可评估糖尿性黄斑水肿,视敏度及注视稳定性。

  • 标签: 水肿,黄斑,糖尿病性 视敏度 稳定性,注视 厚度,中心区,黄斑 微视野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VEGF药物在糖尿性黄斑水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糖尿黄斑水肿患者8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先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1周后再行标准的黄斑区格栅状光凝;对照组则单纯行标准的黄斑区格栅状光凝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的CMT均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BCVA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能提高患者激光术后的视力。

  • 标签: 抗VEGF药物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内注射 黄斑格栅光凝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塌渍双下肢对糖尿肾病双下肢水肿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治疗的126例糖尿肾病IV期的非血液透析患者,且伴轻-中度双下肢水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住院期间常规控制血压、血糖,保肾、降尿蛋白等治疗,对照组给予1天20mg呋塞米消肿,治疗组给予中药塌渍双下肢,每天2次,每次半个小时。连续应用1周,观察治疗下肢水肿的效果、两组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水肿总有效率92.4%,对照组总有效率82.7%,但两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较前无统计学的变化(P<0.05),对照组尿微量白较前增多(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比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糖尿肾病双下肢水肿有显著疗效,消肿过程中并不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

  • 标签: 中药塌渍 糖尿病肾病 双下肢水肿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HFMD)致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儿的早期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依据,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HFMD致NPE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儿中,早期8例患儿中有2例入院时出现肺出血,1例入院后16h死亡,1例20h死亡;其他患儿给予常规治疗,临床治愈1例(16.7%),自动出院4例(66.7%),死亡1例(16.7%)。其他30例常规加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中,临床治愈27例(90%),自动出院2例(6.7%),死亡1例(3.3%)。结论对有发生NPE高危因素的重症患儿应加强监护、反复肺部听诊、评估,以期早期发现,迅速采取以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抢救成败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EV71 神经源性肺水肿
  • 简介:熊佩华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江苏省第二批老中医药学术指导教师。从医40余年对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疾病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对于慢性肾脏的诊疗工作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作为熊佩华主任医师的学术继承人,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脏病 主任医师 中医药学术 水肿 指导教师
  • 简介:摘要Mü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中一种特殊的放射状胶质细胞,贯穿整个视网膜,与视网膜中的神经元、微血管和突起相接触,对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糖尿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眼部并发症,在DR的进展中,糖尿黄斑水肿(DME)是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DME的发生中,Müller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胞体肿胀、空泡化程度加深、细胞凋亡增多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等,对血-视网膜屏障(BRB)具有破坏作用,不仅增加了BRB的通透性,还加速了视网膜下液体的渗出。此外,Müller细胞也可使K+和水的转运调节发生紊乱,阻碍视网膜下间隙的液体吸收,进一步促进DME发生。但在DR早期,Müller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可为视网膜提供保护,减轻视网膜水肿,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提示Müller细胞可作为DME治疗的靶点。因此探讨Müller细胞在DME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可为DME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本文就Müller细胞在DME中的作用机制和在DME进展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Müller细胞 糖尿病黄斑水肿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治疗糖尿肾性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糖尿肾性水肿 患者80例 ,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 研究组(每组各 40例) 。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尿蛋白定量、肌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糖尿肾性水肿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尿蛋白定量及肌酐指标 ,值得推荐与应用。

  • 标签: 真武汤 加减治疗 糖尿病肾性水肿 临床 效果
  • 简介:目的肾脏合并水肿临床治疗中透热转气中医理论运用价值。方法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我院肾脏内科所收治的50例肾脏合并水肿患作为本次临床试验观察于研究基本对象,按照病患来院内就诊顺序,把该50例病患平分成为两个小组,各个小组均为25例病患。研究组运用透热转气中医理论临床治疗,常规组则为常规的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的病患在接受治疗24h后,尿蛋白实际定量状况、临床疗效各项优势均明显,组间比较数据分析差异有着统计学分析基本意义,P<0.05。结论开展肾脏合并水肿临床治疗工作期间,通过运用透热转气中医理论临床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患24h尿蛋白的定量状况,临床疗效颇高,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运用。

  • 标签: 透热转气 中医 理论 肾脏病 水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水肿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慢性肾脏水肿患者60例开展分析研究,对患者提供相关的治疗,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共有28例显效,占总数的46.67%,有29例有效,占总数的48.33%,3例无效,占5%,临床中治疗有效率是95.00%。经过治疗,患者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等均要比治疗前优秀,P<0.05,治疗后患者的TC、TG、HDL-C、LDL-C等均要比治疗前优秀,P<0.05。结论慢性肾脏水肿患者临床中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肾功能有显著的改善,血脂控制良好,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慢性肾脏病性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糖尿肾病水肿患者采取中医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肾病水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n=40)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水肿评分均较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均较低,P<0.05。结论:在糖尿肾病水肿患者治疗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建议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水肿;参苓白术散;水肿症状;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