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炎膏外敷治疗新鲜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只昆明种CL小鼠制成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骨炎膏组30只,九华膏组30只,空白对照组30只。观察各组伤口愈合情况、感染情况以及创面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炎膏有显著的促进小鼠新鲜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愈合的作用,明显的抗感染作用及抑制瘢痕组织形成的作用

  • 标签: 骨炎膏 软组织缺损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生态修复主要是运用一定的生物、生态的技术方式,改变或者切断生态循环系统中不利于生态发展的因素与环节,并实现优化生态循环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统一的目的。针对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局面,将生态修复纳入到水土保持中,帮助自然界自身的修复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改善,进而实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建设 作用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生着巨大变化,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对污水管道的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黑臭水体的治理问题一直存在,导致生态文明建设进度缓慢。目前城市河道黑臭问题是城市水环境治理面临的最主要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海绵城市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本着“控源为本,截污优先”的治水思路,探讨城市管网错接、混接、漏接、清淤修复、直排口治理等在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中的作用

  • 标签: 城市 管网系统 黑臭水 治理 措施
  • 简介:摘要人体的骨骼由206块组成,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当组成骨骼的一个或多个骨块发生损伤后,会导致机体部分运动功能受损或全部运动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骨骼损伤可一定程度修复,其过程主要是骨骼干细胞的募集、激活、增殖、积聚和分化分泌等。骨骼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膜等局部骨组织。近年来有研究学者发现肌肉组织也可作为骨修复细胞和生长因子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分析肌肉组织在骨修复中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旨在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肌肉组织 骨修复 作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外伤性疾病,可导致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个体的损伤平面以下常出现永久瘫痪、感觉丧失等症状,使得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脊髓损伤的部位常出现不利于修复的微环境、瘢痕及炎性反应,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现有的治疗方式常使用生长因子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但是由于不同种类的生长因子穿越血-脊髓屏障的能力不同,无法在病变部位达到足够的浓度或维持足够长的治疗时间,导致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的疗效不佳。而水凝胶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水凝胶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材料支架,可以搭载生长因子实现原位给药,同时保护生长因子不被降解。此外,水凝胶还能够起到生物支架作用,填充损伤后形成的脊髓空腔,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本文就近五年关于水凝胶结合生长因子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生物材料支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肺组织修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C57BL/6小鼠50只,6~8周龄,体重21~23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对照组(C组)、EGF组、LPS+PBS组、LPS+EGF组和AG1478+LPS+EGF组。C组腹腔注射0.1 ml PBS;EGF组腹腔注射EGF 10 μg(0.1 ml),LPS+PBS组及LPS+EGF组气管滴注LPS后12 h腹腔注射等容量PBS或EGF 10 μg;AG1478+LPS+EGF组腹腔注射EGF受体(EGFR)拮抗剂AG1478 1 mg,30 min后气管滴注LPS,12 h后腹腔注射EGF 10 μg。采用气管滴注LPS 3 mg/kg制备小鼠ARDS模型。模型制备后第1、5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模型制备后第5天处死前,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BCA法检测总蛋白浓度,ELISA法检测IL-6、TNF-α浓度;取肺组织,计算湿重/干重比值(W/D比值),免疫荧光法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P-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共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磷酸化EGFR(p-EGFR)、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LPS+PB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比值和BALF总蛋白浓度、IL-6、TNF-α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SP-C和PCNA共表达细胞数增多,p-EGFR/EGFR和p-Akt/Akt比值升高(P<0.01),EGF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PBS组比较,LPS+EGF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比值和BALF中总蛋白、IL-6、TNF-α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SP-C和PCNA共表达细胞数增多,p-EGFR/EGFR和p-Akt/Akt比值升高(P<0.01);与LPS+EGF组比较,AG1478+LPS+EGF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比值和BALF总蛋白、IL-6、TNF-α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SP-C和PCNA共表达细胞数减少,p-EGFR/EGFR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1)。结论EGF能促进ARDS小鼠肺组织修复,机制可能与激活EGFR信号通路,促进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殖有关。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作者: 田书宁 蒙臣 罗向红 王贤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锦州医科大学十堰市太和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十堰 442000 江门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麻醉科,江门 529099,十堰市太和医院麻醉科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研究所,十堰 44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 Areg)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小鼠损伤肺组织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气管滴注制作小鼠ARDS模型,连续7 d提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将成年雄性C57BL/6小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n=4/组):①空白组;②Areg组(腹腔注射重组Areg蛋白);③LPS+PBS组;④LPS+Areg组;⑤LPS+Anti-Areg组(③④⑤组小鼠气管滴注LPS,30 min后腹腔注射PBS、重组Areg或Areg中和抗体)。于ARDS后1、3、5、7 d提取肺组织与BALF,HE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变化,BCA法检测BALF中总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与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e proteins-C, SP-C)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PCNA与SP-C共表达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建模前相比[(51.05±2.47) pg/mL],ARDS后小鼠肺组织中的Areg含量在第1天[(71.97±6.51) pg/mL,P<0.01]与第3天[(147.58±7.56) pg/mL,P<0.01]显著升高。在ARDS后第1天,LPS+PBS组和LPS+Areg组出现明显肺组织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肺泡结构塌陷,且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在第3、5、7天,与LPS+PBS组相比,LPS+Areg组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均有明显好转,而LPS+Anti-Areg组的损伤情况却更为严重。与空白组相比,LPS+PBS组小鼠BALF中总蛋白、IgM、中性粒细胞数量、TNF-α、IL-1β、IL-6均有明显升高,Areg处理显著降低了这些指标的水平。LPS+Areg组PCNA(1.34±0.10)、SP-C(1.48±0.10)、p-EGFR(0.92±0.032)的表达水平较LPS+PBS组[(0.88±0.03),(1.06±0.15),(0.68±0.03),P<0.05]上调,且LPS+Areg组PCNA及SP-C双阳性细胞较LPS+PBS组明显增多,而LPS+Anti-Areg组则有所下降。结论Areg可以通过激活EGFR通路增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ARDS损伤肺组织的修复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细菌脂多糖 双调蛋白 表皮生长因子 肺损伤修复
  • 作者: 王健 陆芸 杨小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杭州 3111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研究所,上海 200032 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上海 20009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杭州 31112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皮肤、肌肉、骨及神经等组织损伤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为恢复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各种免疫细胞和组织细胞先后参与了组织修复过程。中性粒细胞作为终末分化的白细胞,在组织损伤发生后可通过吞噬作用及分泌抗菌物清除病原体和组织碎片,为后续的组织修复创造条件,但是过度的中性粒细胞募集和炎症反应可能加重组织损伤。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存在异质性和可塑性,并且在启动组织修复、促进血管生成、调节细胞增殖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修复中的募集、表型与功能、修复作用及结局进行综述,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炎症 细胞因子类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靓芙康复贴对面部炎症后皮损修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因面部炎症导致的皮损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靓芙康复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时治疗总有效率为30.77%,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为94.88%,观察组治疗4、8周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3例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靓芙康复贴治疗面部炎症皮损后疗效确切,可促进皮损修复,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靓芙康复贴 面部炎症 皮损修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土地污染现象越为普遍,致使原本贫瘠的国土资源更加紧缺。重金属污染是绝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主要污染,也是我国土地的主要污染,其重金属主要有铅、铜、汞、镉等会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的重金属。此类物质一旦进入土壤环境中,会随着地下水流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转化,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主要概括了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现状,研究了微生物对于重金属土壤污染的修复机理,探究了不同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研究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及作用,为国家土地污染修复问题提供参考。

  • 标签: 微生物 重金属 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 简介:摘要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地形因素、气候因素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大自然本身具有一定的循环再生能力。生态修复技术是以此能力作为基础,采取人为干预的形式,将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综合起来并加以使用,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这样有利于维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控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提升生态建设质量、优化环境问题、稳定生物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可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

  • 标签: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 优化作用
  • 简介:摘要:当今,我国正在大力推展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的建设,这个项目可以让已经遭受伤害的植物早点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况,从而能够推进发展生态平衡的状态,以此来达到一个让生态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要制造好一个关于如何修复生态的计划,并对此进行大力的宣传,运用好于此相关的科学技术,还要得到相关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从而能够建立起一个完美的生态修复系统。不断地为该项目修改和加强相关技术方案,在保护生态修复的建设上发挥出最大的优点,给生态修复项目创造一个坚实的环境。

  • 标签: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建设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其生物学效应十分广泛,可促进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及分化。至今,对BDNF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尤其是其对脊髓损伤修复作用。因此,本文就BDN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作一介绍。

  • 标签: 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大大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甚至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环境损伤。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对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重视程度,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课题。

  • 标签: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 优化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对大鼠坐骨神经夹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BYHW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92、12.96、6.48g生药/kg)、弥可保组(剂量为625μg/kg)、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行大鼠坐骨神经夹伤5mm术,术后每日灌胃给药,持续4周。于术后1、2、3、4周行足迹实验,测定展趾功能,术后4周行电生理检测,测定复合肌动作电位和神经干动作电位,组织形态学分析,运用光镜和电镜组织学方法对手术侧再生神经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计量分析,观察BYHWD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BYHWD组展趾功能、复合肌动作电位和神经干动作电位波幅及恢复率、板层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BYHWD可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坐骨神经 神经夹伤 大鼠
  •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 IL-22)是IL-10家族中的一种炎症细胞因子,能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作为炎症细胞因子,IL-22在一些炎症组织持续增强炎症作用,具有潜在致病效应;但与其他炎症细胞因子不同,IL-22可以促进细胞增殖、组织器官再生。因此,在多种组织器官中,IL-22的修复作用广受关注。现对IL-22的结构与细胞来源、受体与信号传导及其在组织器官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22 组织再生 JAK-STAT途径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 (PC)对氨基脲 (SEM)致小鼠免疫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50只 SPF级成年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 5组:溶剂对照组、 SEM染毒组、 SEM染毒 +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上午 SEM染毒组和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均灌胃同剂量( 56.25 mg/kg.bw) SEM溶液;下午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分别按 25、 50、 100mg/kg.bw剂量灌胃 PC溶液,每天 1次,实验时间均为连续 8周。末次染毒 24h后,麻醉取血后处死小鼠,分离小鼠胸腺、脾脏计算其脏器系数,测定各组小鼠的吞噬率、吞噬指数、 PFC、 SI和 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 SEM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胸腺、脾脏脏器系数均有升高( P<0.05);经不同剂量 PC分别保护后小鼠的吞噬率、吞噬指数、 PFC、 SI和 NK细胞活性均较 SEM染毒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 PC剂量的增加呈剂量 -效应关系,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原花青素对氨基脲染毒小鼠致免疫功能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效果,其中以高剂量原花青素致其免疫损伤的修复效果更明显。

  • 标签: 原花青素 氨基脲 小鼠 免疫损伤
  • 简介:为了实现所筛选的对虾养殖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的产业化生产,本文选择三株具有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的菌株为代表,对作用菌的发酵生产和菌体收集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作用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g/L)为蛋白胨25,酵母粉5,磷酸铁0.2,灭菌前培养基的pH可先调为8.0,搅拌方式为搅拌1h间隔1h,出罐时间以20h为宜.菌体收集以等电点沉降法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其中菌株Lt7222的最适沉降pH为3.67、Gy7018为4.02、Lt7511为3.40.菌体回收率可达90%,回收后菌体的存活能力几乎不受影响.

  • 标签: 养殖环境 生物修复 作用菌 发酵工艺 菌体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