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双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8年2月10年剖宫产术后8例双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我院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占0.28%,均表现为低热,患肢活动困难,局部肿胀疼痛,皮温变低,皮肤苍白或花斑样紫绀,多普勒彩超可确诊,采用非手术治疗,即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右旋糖苷、阿司匹林,辅以活血化瘀,局部热敷理疗,15天1疗程,8例2个疗程均治愈,无近期的并发症,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结论要充分认识了解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重视其预防,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早确诊,早治疗,疗效满意,预后良好。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综述了下肢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骨盆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患者的危险性很大,很可能并发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病死率很高1,若不及时预防,会影响患者康复和预后,所以在临床中我们应精心护理,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骨盆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相应提出护理措施,实践证明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细心护理,提供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术后 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9例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措施。结果59例患者经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我科采取的各项前瞻性护理,有效地促进了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前瞻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11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先后进行 X线诊断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中施以 X线诊断的设定为参照组,施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设定为研究组,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检出率分别为 69.23%、 86.54%,参照组低于研究组且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相较于 X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检出率也更高,可为医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X线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指导脑卒中合并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顾性分析病例20例,1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1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脑卒中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通过循证护理方法的指导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是护理发展的方向,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预防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后静脉栓塞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36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术前、术后、体位、饮食的护理干预。结果136例骨科手术后患者2.21%发生下肢静脉栓塞,0.74%发生肺栓塞,97.79%有效的预防了下肢静脉栓塞。结论有效的降低和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 深静脉栓塞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12~2013.12期间在本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0%),x2=4.082,p<0.05,提示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提高骨科手术预后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临床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好,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介入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58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组成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股浅静脉内径、腘静脉内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静脉瓣反流部位来看,观察组Valsalva’s动作、平静呼吸数据在股浅静脉瓣、腘静脉瓣、双瓣反流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相关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的推广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诊断成功率,该种诊断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多普勒超声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5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系统剖析DVT的分布及超声征象表现。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超声检查显示82条下肢出现DVT,单侧68例,双侧7例;左侧65条,右侧17条;主要为股静脉血栓,其次为髂静脉及股静脉、腘静脉及胫后静脉,以髂静脉最少。急性血栓超声征象表现为规则实性低回声,病变部位管腔扩大,静脉管腔部分或全部堵塞,但是血管未变形;亚急性超声主要表现为管腔内回声从实性低回声逐步变成实性中等回声,探头加压管腔无法完全压瘪;慢性血栓表现为不均匀强回声,病变部位管腔狭窄,静脉管腔部分或全部堵塞,内壁不光滑。结论营养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能直观反映静脉血流、血栓形成等情况,诊断准确率高,有着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针对性依据。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血栓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护理效果。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脑血栓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00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结果临床患者在予以治疗之后,比较并发症的产生率、下床活动以及消肿的时间,其观察组的患者比对照组中患者明显少,并存在着P<0.05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观察的意义。结论在脑血栓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其患者在临床上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有效缩短了血栓实现消肿的实践,且明显提升及改善了临床患者在生活上的质量,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在临床的应用之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伴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 护理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关在关节置换手术之后,对下肢远端静脉血栓使用超声波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总共有 101例住院患者,并通过超声诊断的方法,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是否出现血栓问题。结果:经过超声波测试后发现,总共有 58例患者出现血栓,血栓的出现概率为 57.4%,所有血栓的出现位置都位于小腿部分,其中大部分患者的血栓类型都为比目鱼肌静脉血栓,总共有 77条,占到整个血栓总数的 97.5%。在发现血栓问题后,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后完全治愈 8例患者,对 19例患者的血栓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剩余的 31例患者并没有起到较大作用。结论: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快速了解到关节置换患者的血栓问题,并为血栓的治疗提供方向,避免出现延误治疗的情况。

  • 标签: 超声波检查 深静脉血栓 下肢 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方式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中就诊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结果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24.0%)显著低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静脉的工作中,为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情况。方法 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6月,结束时间2021年6月,以该阶段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2例)为重点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方法分不同组别,一组16例,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16例,应用预防性护理(观察组)。结果 各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P

  • 标签: 长期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内科住院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收治高龄老年人,其中确诊下肢DVT患者106例,男性58例(54.7%),女性48例(45.3%),年龄80~99岁。单纯DVT患者91例(85.9%),合并肺栓塞15例(15.2%),随访半年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106例患者中有症状45例(42.5%),无症状61例(57.6%)。累及下肢近端静脉(腘静脉及以上静脉)28例(26.4%),仅累及远端静脉78例(73.6%)。除高龄外,其他DVT危险因素为肺部感染60例(56.6%)、卧床(>3 d)58例(54.7%)、2型糖尿病50例(47.2%)、脑梗死46例(43.4%)、心力衰竭37例(34.9%)、活动性恶性肿瘤28例(26.4%)。静脉血栓评分高风险80例(75.5%),出血高风险68例(64.2%)。74例接受抗凝治疗(69.8%),与抗凝组(32例,30.2%)患者比较,未抗凝组卧床、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脑梗死的患病率及全因死亡率高(P<0.05或P<0.01)。未抗凝患者出血高风险高于抗凝患者(P<0.01)。抗凝患者合并肺栓塞、近端静脉受累比率及复查好转率高于未抗凝患者(P<0.05或P<0.01)。抗凝患者中,26例接受住院期间短期的低分子肝素抗凝,48例(45.3%)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3个月时抗凝治疗率为31.1%(33例),6个月为24.5%(26例)。抗凝患者4例发生非致死性出血,但与未抗凝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内科住院患者应警惕肺部感染、卧床、脑梗死、恶性肿瘤等DVT危险因素;高龄内科住院患者出血高风险比例较高,接受规律抗凝治疗比例偏低,需全面评估患者抗凝治疗的风险及获益,给予个体化治疗。

  • 标签: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药 老年人,80岁以上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于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96例老年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同时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参考,即以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超声检查组(96例)和手术病理组(96例),比较96例患者在分别进行超声诊断及病理诊断后,其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96例患者分别予以不同诊断方案进行诊断后,96例超声检查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96例手术病理组诊断准确率为95.83%,两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方式对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老年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周,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2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及纤维蛋白原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PTT和PT延长,而对照组治疗前后APTT和PT变化不明显,观察组纤维蛋白酶原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凝血功能和降低纤维蛋白原来实现的。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