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金容福博士是韩国基督教汉尼儿大学校长兼神学院院长,韩国基督教新教民众神学运动的一位理论家今天能够负责审阅丁光训主教的《文集》,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作为专门研究亚洲神学的学者,有机会集中阅读了丁主教的著作,并加以审阅、思考和评价,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我平时只读过丁主教的英文著作,像今天这样接近丁主教的著作和他的生平、活动及思想还是第一次。

  • 标签: 神学 国教会 中国基督教 见证 文集 圣经
  • 简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入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问内的重要著作,是邓小平在1982—1992年间“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江泽民)。该卷和前已出版的第二卷一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的最重要最富有独创性的著作”,“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文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贡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
  • 简介: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中对农村公社的再研究和《历史学笔记》中对世界历史的再研究,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这些思想既不是如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说的是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做纯粹的“西方社会理论”加以抛弃,从所谓“单线论”转向“多线论”;也不是仅仅一般地确认社会形态演进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限于指认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某些历史条件可以跨越某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新思想实质上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原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正是以这一突破为理论支撑的。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对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作出准确的评价,并对他同恩格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的观点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

  • 标签: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 《历史学笔记》 农村公社 世界历史理论 跨越“卡夫丁峡谷”
  • 简介:11月26—28日在湖南湘潭召开,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与毛泽东思想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湘潭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湖南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有关单位以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以“如何理解毛泽东留给我们的思想、道路、制度遗产”为题发表讲演。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国际学术研讨会 制度 道路 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大跃进”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如生产力发展急于求成、生产关系急于过渡以及“五风”等。当毛泽东逐步察觉到这些错误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的严重后果后,他率领全党努力纠正已经察觉到的“左”倾错误。毛泽东的纠“左”的努力,使“左”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使经济混乱的情况有所改变。而他在纠“左”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观点,为后来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思想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所做的历史性贡献,也可以看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标签: 毛泽东 “大跃进” 纠“左”
  • 简介: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正式邀请,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WorldCouncilofChurches)一行七人在总干事考比亚博士的带领下,于2006年11月15日-23日访问了上海、苏州、南京、北京和西安等地。我有幸作为全程陪同,在此分享考比亚一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感想。

  • 标签: 中国教会 基督教 总干事 联合会 博士 世界
  • 简介:文章通过总结20世纪5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基本方法和应当避免的不利倾向。文章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研究中国国情、把握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思想前提和认识前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利倾向的影响。

  • 标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本问题
  • 简介:《回到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研究的热浪中向我们扑面而来,别具一格。其独特品格是基于一种原创性学术话语(思想构境论)对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精细复境与重新构境,它颠覆了"常人"对海德格尔的"被理解状态",其本身是一个富有争执性也必遭学术争执的"表现性文本"与"现身性文本"。其主体内容所呈现出的马克思、海德格尔与张一兵三位思想者的跨时空思想对话,体现了在当代哲学的高处重新"回到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卓越努力,它是一道凝聚了高度理论自觉与方法自觉的思想清流。

  • 标签: 此在 存在论 思想构境 本有 解释 实践
  • 简介:令人难忘的鸦片战争迄今已经过去150周年了,对于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可是在这漫长岁月中,中国人民和中国天主教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自从鸦片战争以后,长期封闭的中国大门被打开了,于是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商人、传教士漂洋过海纷纷乘机闯入了中国,从此,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的国土任人宰割,人民吃尽苦头。中国天主教也由一个受政府监护的宗教事业变成一个帝国主义侵华工具。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领土上受其各自政府的支配和庇护,并依仗他们本国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到处干些与他们传教士身份不符的勾当。理所当然地激起中

  • 标签: 中国天主教 圣事 神长教友 教会法典 祝圣 反帝爱国运动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战略判断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息息相关。2016年11月26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华东地区高校第二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20多所高校的近30位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从中国道路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
  • 简介:7月15—18日在内蒙古大学召开,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中国理论网协办。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党校系统、科研院所等80多个单位的16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围绕会议主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一,“中国梦”的哲学问题。与会学者从历史时间角度阐释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从现实空间角度阐释“中国梦”的哲学内涵,从本质特征上阐释“中国梦”所蕴含的思维方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梦 学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