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羊疥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羊体表或表皮层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很短时间内引起全群羊的重度感染。病羊常常出现剧痒状、啃毛、皮肤结痂及皮肤炎症等现象,羊只的生产性能减低,可对养羊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着养羊业健康发展。

  • 标签: 疥螨病 绵羊 慢性皮肤病 防治 皮肤炎症 生产性能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环境不断改善,食品卫生安全也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而食品的卫生安全往往和养殖禽畜的健康安全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对禽畜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控制,能够在源头对人们的健康安全进行保护,避免可能出现的有害病菌传染。由此可见,动物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猪丹毒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这种疾病影响生猪的健康安全,造成养殖经济损失,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本文通过对猪丹毒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为日后的生猪养殖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猪丹毒 症状 防治
  • 简介:1986年以来,我乡使用广西水产研究所鱼病室的颗粒药饵等防治鱼病,参加防治试验的有8户,鱼塘8张,面积28.5亩,放养草鱼5400尾。经过两年防治试验,草鱼平均成活率为93.7%,比未用药饵防治时提高62.4%。现将防治药物,用量用法及效果汇报如下:

  • 标签: 药饵 草鱼 鱼病 防治 鱼塘 放养
  • 简介:本文在研究微孔草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提出了一套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农田灭草办法,即以机械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结合轮作倒茬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微孔草 综合防治措施
  • 简介:我国是养猪大国,生猪养殖总量已达4.5亿头之多,在仔猪的疾病中,腹泻占总量的35%-45%,该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无论规模养殖,还是农村散养,均有腹泻发生,该病具有地方流行性和季节性。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做好防控,可为生猪产业挽回较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仔猪腹泻 防治 病因 经济损失 地方流行性 生猪养殖
  • 简介:1腐皮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鳝行动无力,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偏多,有的还会在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的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肉,可见骨和内脏。防治方法:(1)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2)在加注新水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g/m~3,连续3天;(3)每1m~3

  • 标签: 黄鳝 腐皮病 烂尾病 肤霉病 蚂蝗 毛细线虫病
  • 简介:天牛属于蛀干类的害虫,主要危害杨树。介绍了星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等3种常见的、严重危害杨树的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症状以及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 标签: 天牛 无公害 防治技术
  • 简介:2006年7月1日,青海省河南县宁木特乡周龙村3户牧民饲养的牛只发病,到7月6日,共计有51头牛发病。7月7日,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为亚洲I型口蹄疫。青海省兽医部门在疫点销毁病牛和同群牛212头。2013年3月19日,新华网电农业部新闻办公室18日发布消息,青海省西宁市发生一起牛A型口蹄疫疫情。青海农牧部门已陆续在疫点周边受威胁区免疫牛羊1390头(只)。所以,青海地区每年都要在牛口蹄疫防控上采取相应措施,正确认识牛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做好牛口蹄疫的诊治,对于预防本地牛口蹄疫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牛口蹄疫 防治 诊断 青海省 受威胁区 青海地区
  • 简介:在粮食储藏中,储粮螨类的为害相当普遍。本文从单一的药剂防治,多种药剂混合与间歇防治,生态综合防治等几个方面论述

  • 标签: 粮食储藏 药剂防治
  • 简介:1临床症状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在3~5d。临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3种类型。最急性病例比较少见,多突然发病,发现时已死亡。急性型在该病流行时较为多见,病鸡突然不食或减食。精神沉郁、离群呆立、垂头缩颈、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冠、肉售呈暗红或紫黑色。体温升高可达43℃~44℃。

  • 标签: 鸡新城疫 防治 亚急性 临床症状 临诊症状 潜伏期
  • 简介:对松根朽病的症状、病原、传播进行了描述,提出了松根朽病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松根朽病 防治
  • 简介:枫树是极好的园林观赏树种,木材优良,可以用于建筑、器材、雕塑材料等,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了该树种的观赏价值和木材使用价值。介绍了枫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 标签: 枫树 病虫害
  • 简介:近期在安徽、江苏等地的猪群中不同程度的发生了一种以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病,被当地人俗称为“高热病”。据临床所发生病例的病因调查鉴别结果来看,该病多数是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等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所引起,但究竟是哪些病原体感染所致,需要采集病料进行病原体检测方能确定,这就给临床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该病的发生。

  • 标签: 高热病 病料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综合防治措施 猪群 病因调查
  • 简介:猪弓形虫是猪原虫类寄生虫的一种,合适温度、湿度条件可促使卵囊迅速孢子化形成感染性卵囊,从而感染其他健康猪;本病无明显季节性,炎热的夏季发病稍高;本病临床表现以稽留高热、神经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弓形虫的生活史有两个宿主,分别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主要在终末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在中间宿主完成;诊断本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特征和实验室诊断综合确诊;猪场放弃养猫并阻止猫在周围活动是预防本病的最重要措施,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和休药期,避免形成药物残留。

  • 标签: 弓形虫 预防 诊治
  • 简介:在母猪的哺乳期.因疾病、饲料营养不足、母体内分泌机能失调、用药不当、后备母猪配种过早或乳腺发育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泌乳量减少或停止泌乳,总称为缺乳症。该病多见于初产和老龄母猪。加强对能繁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及时预防和治疗母猪无乳或缺乳的发生.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母猪配种 缺乳症 防治 科学饲养管理 内分泌机能 营养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