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2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68%(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呼吸峰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0%(5/41)、9.76%(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4.88%(2/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儿哮喘 孟鲁司特钠 临床疗效 复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应性皮炎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皮肤病,近年来疾病精准分型的研究揭示了应性皮炎的一个新亚型——老年应性皮炎。以往认为应性皮炎多发生于儿童,近年发现老年人也是AD的高发人群。老年应性皮炎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与儿童和成人应性皮炎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应高度重视老年应性皮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老年人 治疗 诊断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孟鲁司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哮喘患者中任意选取88例儿童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44例儿童哮喘患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对照组儿童哮喘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为观察组儿童哮喘患者选择孟鲁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儿童哮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儿童哮喘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75%,观察组儿童哮喘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3.2%,两组儿童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孟鲁司钠用于儿童哮喘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有效治疗率,缓解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药剂 儿童哮喘
  • 简介:于重建图上可清晰观察到肿瘤向壶腹区侵犯,1例CT显示肿瘤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壶腹区肿瘤的CT表现

  • 标签: 乏特 壶腹 氏壶
  • 简介:目的观察非诺贝咀嚼片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北京五所医院选择血浆甘油三酯水平≥2.26mmol/L的患者100例,按随机号分为咀嚼片组和胶囊组2组,分别给予非诺贝咀嚼片及非诺贝胶囊200mg/d,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及安全参数并进行分析,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均有显著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咀嚼片组与胶囊组降低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4.88%与45.11%及16.51%与13.35%,P〉0.05),2组总体疗效接近(84.1%与86.7%,P〉0.05)。结论非诺贝咀嚼片降低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理想,安全性较好。

  • 标签: 高脂血症 非诺贝特 剂型改进
  • 简介:目的初步了解和分析拉唑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笔者对收集的2006~2009年间某院92例拉唑嗪所致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性远多于女性,全部是18岁以上的成年患者,其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心脏及循环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拉唑嗪的不良反应,加强对其临床应用的监管。

  • 标签: 特拉唑嗪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 简介:摘要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脂代谢紊乱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血脂异常调节十分重要。一般而言,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血管风险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中,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很难全面控制血脂水平,所以,应联合其他降脂药物进行治疗,以此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现对他汀联合贝类药物的降脂治疗进展予以研究。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罗伊茨费尔一雅各布病(克一雅病)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对5例CJD患者多次行EEG监测。结果5例CJD患者共完成断续EEG监测14次,临床出现共济失调、肌阵挛或意识障碍时出现由三相尖波组成的周期性同步放电(PSD),而无肌阵挛或意识障碍时的EEG监测未见PSD。结论CJD患者EEG,PSD多见于病程中晚期。

  • 标签: 罗伊茨费尔特- 雅各布病(CJD) 脑电图 周期性同步性放电(PSD)
  • 简介:12岁女童患哮喘病,服用孟鲁司钠咀嚼片5mg,1次/d,同时服用酮替芬1mg,2次/d。2d后出现遗尿,每晚1次,第6天时遗尿增加到每晚3次。停用酮替芬后仍然遗尿。遂停用孟鲁司钠,1周内无遗尿现象,再次服用该药又出现遗尿,停药后随访4月余,未出现遗尿。

  • 标签: 遗尿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尼司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CKD(GFR30ml/mi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尼司组,用药0、4、8、12月时观察临床表现、检测血、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液生化、肾小球率过滤(GFR)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压、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曲尼司治疗组GFR下降速率较常规治疗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他林联合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利用布他林联合普米克气雾剂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两组治疗结束时哮喘发作次数及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EF75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与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哮喘采用布他林联合普米克气雾剂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缩短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与消失时间,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特布他林 普米克气雾剂 联合治疗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磺司特在哮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4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甲磺司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甲磺司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甲磺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甲磺司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18/20),常规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0%(10/2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司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长期使用明显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磺司特 支气管哮喘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格列齐片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电位滴定法比较。方法:以C18柱,甲醇-0.2%冰醋酸(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9nm。结果:在浓度为4.02~12.06mg/L范围内,本法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回收率为99.6%(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n=7)。结论:与药典方法比较,更简单,准确,快捷,污染少。

  • 标签: 格列齐特片 含量测定 电位滴定法 HPLC
  • 简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菌(Lmonocytogenes)可以引起局灶性感染、败血症、脑膜炎、流产、死胎,甚至导致死亡,被称为李斯菌病(listeriosis)。虽然李斯菌病在人类并不多见[(0.1—10)/100万],但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经食物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围生期李斯菌感染开始被临床关注,因其不仅导致妊娠期感染、流产、胎死宫内,更导致新生儿死亡。

  • 标签: 李斯特菌病 妊娠期感染 新生儿期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无法接受化疗的患者,采用罗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共22例。这22例患者均为无法接受正常化疗治疗的患者,采用口服罗凯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按照WHO的相关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结果在参与治疗的22例患者中,经过口服罗凯的治疗之后,完全缓解2例(9.09%),病情得到良好改善,即部分缓解的3例(22.73%)。治疗有效率为22.73%。毒性反应主要有腹泻和皮疹。结论经过研究统计之后发现,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无法进行化疗的患者,采用口服罗凯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帮助部分患者改善病情,且毒性反应在可控范围之内。可以作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特罗凯 临床疗效 毒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钠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3.01~2014.12收治的者86例老年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钠,治疗21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息、胸闷缓解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钠治疗老年哮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老年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孟鲁司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酮替芬和布他林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在治疗后都得到相应改善,实验组肺功能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的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小,能够较好减轻患者的病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孟鲁斯特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非孕妇)感染产单核李斯菌的特点,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20年4月华西医院收治的产单核李斯菌感染成人(非孕妇)患者5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症状、基础疾病和预后等临床资料,以及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结果,分析其临床感染和预后特点。结果57例患者年龄18~83(52.8±15.9)岁,60岁以上占35.09%(20/57)。季节分布以夏季发病最高(45.61%,26/57)。48例合并基础疾病;31例发生脓毒症,18例脑膜炎。李斯菌病确诊时间为(6.1±2.9)d,确诊后调整以碳青霉烯类(26.32%,15/57)、青霉素类(22.81%,13/57)为主的目标性治疗。住院治疗的47例患者治疗后的WBC[6.77(2.99,9.54)×109/L比10.23(6.71,16.55) ×109/L]、NLR[3.07(1.66,8.16)比11.26(5.66,20.08)]和CRP[40.7(16.9,91.9) g/L比92.8(59.9,142.7) g/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38例患者根据指南治疗后,33例好转,2例预后不佳,2例死亡。结论成人(非孕妇)产单核李斯菌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其基础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肺部感染疾病。青霉素类可作为经验治疗首选药物,碳青霉烯类、红霉素等可联合足疗程治疗。

  • 标签: 李斯特菌病 产单核李斯特菌 脓毒症 脑膜炎 抗菌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应性皮炎(AD)的变应原状况。方法采用Mast检测系统,对204例AD患儿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TIgE)进行检测。结果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为74.5%,其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50%,食物变应原阳性率为41.2%。最常见的阳性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46.1%)、屋尘螨(35.8%)、鸡蛋(26.0%)、牛奶(24.0%)。结论粉尘螨、屋尘螨、鸡蛋、牛奶是本组AD患儿最常见的变应原,但随年龄增长变应原谱有所改变,这可能与环境、饮食习惯之改变有关。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儿童 变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