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醉医生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都比较陌生,麻醉科也并没有门诊。麻醉医生只会在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的时候才会出现,帮助主治医来完成整个手术过程。本文对麻醉医生的职能展开分析,从患者的角度指出麻醉医生具体都要负责一些什么工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频靶热凝消融术联合术后中医中药局部理疗治疗盘源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对89例确诊为椎间盘源腰痛的患者采用射频靶热凝消融术治疗,其中48例术后配合中医中药局部理疗周,采用针灸、中药热奄包、推拿中的一种或两种局部理疗方法,另外41例术后病人未行中医中药局部理疗,通过两组治疗前后腰腿痛的VAS评分、Macnab疗效评价方法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来评估其安全。结果随访3~11月,平均8月。术后即刻、两周、6月行统计学分析,86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96.2%。1例术后即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发生率1.1%。术后无感染、低颅压头痛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5~58min,平均37min。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射频靶热凝术联合术后中医局部理疗治疗组与单纯的射频靶热凝术组相比,其腰腿痛的VAS评分及术后2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6月以后腰腿痛的VAS评分及改良Macnab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靶热凝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腰痛的疗效较满意,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较高、疗效佳、恢复快、微创治疗方法。术后配合短期中医中药局部理疗,近期疗效更佳。

  • 标签: 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 中医理疗 椎间盘源性腰痛
  • 简介:摘要:膝关节骨关节炎又称膝增生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病等,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是常见的慢性退行关节炎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发病率明显上升,是针灸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西医多采用消炎、止痛、关节腔内注射、人工关节置换及理疗等方法,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映。中医药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中医外治法应用尤为广泛。笔者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采用膝周近端结筋病灶进行针刺,并通以电针疏密波,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疗效较好。

  • 标签: 针刺 结筋病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注射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关节积液量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与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两点注射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评价经翼入路视神经减压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2例视神经受压损伤患者,经翼点开颅,显露并开放视神经管全长,剪开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本组12例术后10例视力有提高,2例视力无改善。结论经翼入路视神经减压术视野好,操作方便,减压充分,安全有效。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减压术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伸肌腱止重建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腱锤状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急性腱锤状指患者,术中采用改良伸肌腱止重建联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近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可正常活动,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8个月。按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体系评价患指功能:优22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5.3%。结论改良伸肌腱止重建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腱锤状指,可明显纠正锤状指畸形,并发症少,获得了良好的关节活动度,是治疗锤状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伸肌腱 锤状指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CO_2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CO_2阵激光+胶原贴敷料(对照组)以及CO_2阵激光+水面敷料(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CO_2阵激光+水面敷料)治疗后治疗效果、临床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CO_2阵激光+胶原贴敷料),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CO_2阵激光+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CO_2点阵激光 胶原贴敷料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检测浸润导管癌细胞(IDC)、乳腺非典型上皮增生细胞(ADH)及乳腺典型上皮增生细胞(UDH)中的多个微卫星位杂合缺失的模式和频率,讨论乳腺癌疾病发展的杂合缺失变化规律.方法选用我院40例IDC病理标本,35例ADH病理标本及32例UDH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标本均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做LOH分析,对各自位的杂合缺失模式和频率进行分析,并进行各自分析和比较.结果各组细胞微卫星位杂合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DC疾病、ADH疾病和UDH疾病在D17S855、D3S1029及D3S1447这三个位上均有LOH频率发生,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D3S1029位,属于阳性淋巴结转移状态其LOH发生频率为62.5%高于阴性淋巴结转移状态的LOH发生频率20%(P<0.05).结论D17S855、D3S1029及D3S1447这三个位的LOH发生频率有可能是乳腺癌发病初期的分子变化模式,D3S1029位的LOH频率在判定乳腺癌淋巴结向阴性或阳性转移上有很高的价值.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乳腺增生;微卫星位;杂合缺失中图分类号Q49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7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站供血过程中关键控制对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分析。方法在2016年9月在血站供血过程中使用关键控制,比较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与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本血站供血中出现血液质量安全高危因素出现情况。结果实行关键控制后血液质量安全血液质量安全高危因素的出现频率较实行关键控制前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供血过程中实施关键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影响血液质量安全的危险因素,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站 供血过程 关键控制点 血液质量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G11778A位突变Leber遗传视神经病变(LHON)患眼视野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回顾临床研究。2008年5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经线粒体DNA检测确诊的G11778A位突变LHON患者22例44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以视盘为中心1.73 mm外200 μm×200 μm环形区域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采用Octopus 101型视野计于患者病程2、4、8、12、18、24、30个月时间前后1个月内分别完成至少7次以上视野检查。因初诊时患者BCVA和配合度的不同,其中27只眼采用G2程序进行视野检查(G2程序组),以视野平均缺损(MD)为主要结局指标;17只眼采用LVC程序进行视野检查(LVC程序组),以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为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χ2=1.896 )、年龄(t=0.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0.708);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4 ,P=0.000 )。根据患者发病年龄是否>14岁,再将两组患者分为年龄≤14岁组、>14岁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G2程序≤14岁组患眼随病程延长视野MD值逐渐降低;与病程2个月比较,病程18个月后视野M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3、4.590、5.033,P=0.002、0.001、0.000)。G2程序>14岁组患眼不同病程视野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C程序≤14岁组、>14岁组患眼不同病程视野MD、M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早期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晚期则为弥漫视野缺损。早期、晚期视野缺损类型眼数比较,G2程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4,P=0.015);LVC程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41,P=0.474)。G2程序组患眼病程8个月内视野MD值基本维持稳定;与病程2个月视野MD值比较,病程18个月后视野明显改善,MD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3.217、3.566,P=0.046、0.003、0.001)。LVC程序组患眼随访期间视野MS无明显改善(P>0.05)。G2程序组患眼,与病程2个月BCVA比较,病程12个月后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9、3.678、4.264、5.078,P =0.008、0.002、0.001、0.000)。G2程序组患眼不同病程BCVA均优于LVC程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程序组(t=8.400、9.330、10.989、11.967、12.211、12.803)、LVC程序组(t=10.668、13.036、13.833、18.922、20.387、20.851)患眼随病程延长RNFL厚度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G2程序组患眼病程4、8、18、24、30个月RNFL厚度均高于LVC程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2.269、2.474、2.509、2.782,P=0.018、0.028、0.017、0.016、0.008 )。结论G11778A位突变LHON患眼视野缺损早期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晚期主要表现为弥漫缺损和中心暗点。G2程序组患眼随访期间视野明显改善,BCVA显著提高;G2程序组中年龄≤14岁者视野改善优于年龄>14岁者。LVC程序组患眼随访期间视野MS无明显改善。

  • 标签: 视野 视神经萎缩,遗传性,Leber 基因 G11778A位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阴道松弛及压力尿失禁患者采用CO2阵激光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阴道松弛伴有压力尿失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均采用CO2阵激光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漏尿量比治疗前少(P

  • 标签: []CO2点阵激光治疗 阴道松弛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紧缩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简化OGTT试验(两)与传统OGTT试验(五)结果对血糖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41例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均进行OGTT试验五血糖检测,均用西门子生化仪检测血糖。将结果汇总进行两与五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本次141例患者的OGTT试验血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传统五血糖的诊断标准,正常者6例,占4.26%,异常者135例,占95.74%,其中糖耐量异常者75例,占53.19%,糖尿病者60例,占42.55%。结论对于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建议行传统OGTT五次血糖检测,尽量避免漏诊,以便及早预防、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OGTT试验 血糖值 糖耐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