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物普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分别于1956年、1986-1989年组织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的总体情况,共查明文物点1.3万多处。这两次文物普查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甘肃文物事业的发展,初步奠定了甘肃作为全国文物大省之一的地位。

  • 标签: 文物普查 甘肃 新中国成立以来 纪实 文化遗产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
  • 简介: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2个民族自治州、21个民族县、30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3%,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40%。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是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会有甘肃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甘肃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甘肃省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少数民族人口 土地面积
  • 简介:藏族是我国分布地域较广的一个民族,除西藏自治区外,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各地藏族在保持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鲜明共性的同时,又在:具体生活场景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这些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地方特色文化,是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对于藏族历史的研究,除了从通史的角度进行宏观综合研究外,从各个藏族区域甚至各个藏族部落的角度进行分区分层研究也非常重要。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国内藏学研究界推出了《中国藏族部落》、《青海藏族史》、《甘肃藏族史》、《甘肃藏族通史》、《甘肃藏族部落社会与历史研究》等一批藏族区域史、部落史专题研究成果,大大地将藏族历史研究引向纵深,

  • 标签: 《甘肃藏族史》 藏族历史 民族 地方志 史略 地方特色文化
  • 简介: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进程中,工业遗产应如何制度化、法制化保护成为重要议题。通过剖析当下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指陈问题,比较域外工业遗产保护实例,从文化遗产、城乡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地方性法规完善的角度,对完善我国工业遗产法制化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工业遗产。

  • 标签: 工业遗产 法律保护 文化遗产 城乡规划 三线建设
  • 简介:一、概说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是羌族的一支,秦汉魏晋以来居住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处。唐代初年,吐蕃势力东扩,党项族被迫内徙,东迁至陇山一带。安史之乱后,继续东迁,定居银夏诸州。唐代末年,党项贵族拓跋思恭因率部帮助镇压黄巢起义,被唐廷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11世纪上半,党项夺取灵州,巩固了在河

  • 标签: 磁窑堡窑 回民巷 白釉 黑釉瓷 拓跋思恭 瓷窑遗址
  • 简介: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并驾齐驱。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 标签: 工业博物馆 工业遗址博物馆 工业遗产保护
  • 简介:经过公开申报、专家通讯评审打分和教育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教育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投票等一系列严格的评审程序,四川大学与西藏大学联袂申报的中国藏学研究所入选第二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分别在成都、拉萨正式宣告成立。

  • 标签: 四川大学 西藏大学 中国藏学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体制 课题聘任制
  • 简介:为庆祝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甘肃省博物馆特从辽宁省博物馆引入《丹青巨匠艺术宗师——齐白石书画作品展》以飨观众。本次展览是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300余件齐白石作品中遴选出的100余件艺术精品,内容涵盖立轴、册页、书札、扇面以及印章等多个种类,题材广泛,精品荟萃,以齐白石的艺术历程为线索,分为早期、中期、盛期和晚期四个单元,让广大观众能够高层次、多角度地了解一个真实的齐白石。并切身体验这位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从中尽情领略一个世纪的中国绘画之美。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书画作品展 艺术精品 齐白石 丹青 宗师
  •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一书,日前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此奖是为评选出“印刷复制工艺先进,质量优异。代表我国印刷复制技术最高水平的优秀印刷复制产品”。该图集是由甘肃省博物馆编撰,俄军主编,专业古籍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著名文物摄影家严钟义先生设计,在中国印刷业界享有崇高知名度的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精心打造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一书,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三秦出版社 彩色印刷 复制技术 图集 文物
  • 简介:内容提要:《庄严妙像——甘肃佛教艺术展》在形式设计上最成功之处莫过于对整个展览的照明设计。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建筑本身的空间。打破了以往单一照明方式的设计理念,将“把阳光引进博物馆,使展览走出黑屋子”这一理念深入应用到展览的各个层面.在大面积运用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展览照明设计模式是成功的.这虽然不是第一人。但也堪称经典案例。

  • 标签: 自然光 人工照明 气氛的渲染
  • 简介:一、基督教来华、入甘的历史概况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创始人为耶稣(耶和华),并以耶稣为“基督”(救世主),故通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公元4世纪传至欧洲,并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教会以罗马帝国新都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为中心,自认为是基督教的“正统”,

  • 标签: 基督教 文化教育活动 甘肃藏区 民国时期 述评 传播
  • 简介: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夏市的回、汉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和历史事实说明:文化交融现象本身就是民族关系良性运行的结果和反映,从族群“原生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它继而可以成为两个民族彼此认同的基础之一。

  • 标签: 甘肃 文化交融 民族关系 临夏
  • 简介: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从1983年起,国家对这一地区采取了“开发性移民”措施,即将中部地区部分贫困人口移往河西走廊地区和中部引黄灌区的“甘肃省两西移民活动”。本文,分析了甘肃省两西地区开发性移民的机制及效益;借助系统动力学(SsytemDynamics)方法,建立了移民对策的仿真模型,通过模型的运行,制定了未来16年间的6种移民方案,这些方案为两酉地区的移民安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甘肃省两西地区 扶贫开发性移民 建模 仿真
  • 简介: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已经包含了很多珍贵的工业建筑遗产,它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是城市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逐步消失的现状认识不够,如何保护并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城市日益老化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了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中,对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历史、工业、社会经济价值进行了阐释。通过对几种旧工业遗产如1933年屠宰场和南市发电站等进行理论研究和分类,先研究其局限性和潜在的再利用价值,然后针对老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目标、程序、方法和策略,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这些方法能成为当代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一种持续评价的方式。最后,形成了一些关于上海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再生及其影响的基本结论,同时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工业遗产 历史建筑 建筑再利用 上海
  • 简介:新疆大学解放楼位于新疆大学内。该楼建于1953年,系平面呈凹字形两层砖l术结构房犀,铁皮犀顶,木挑檐,主入口处设四根扁方柱,顶部作山花状,并饰以五角屋。

  • 标签: 新疆大学 平面
  • 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外国语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历史悠久学校1941年成立于延安,隶属于党中央领导,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历经几个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了当今外语教育的排头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 标签: 北京外国语大学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211工程” 国家教育部 中央领导 中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