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新《企业破产法》的修订,我国的个人破产立法一度被予以关注。然而,立法选择又使个人破产制度淡出了诸多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各国立法经验的比较,探讨现代个人破产制度入法和不断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现代个人破产制度立法的基础动力并不是理念的转变,而是债务危机实践的必需;同时,现代个人破产制度对自身功能的调整与充实,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世界经济、法律文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现代个人破产制度立法延展至诸多不同国家的重要动力。而我国之所以没有将个人破产制度纳入立法,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基础动力的欠缺。

  • 标签: 个人破产 发展动力
  • 简介:个人破产制度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是维护交易安全,贯彻法的公平价值的保障。在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 标签: 个人破产 必要性 可行性
  • 简介:我国于1998年1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破产法》(试行)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促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1988年的《破产法》(试行)也表现出其局限性的一面,即只适用于企业法人,而对广大的非法人企业、个人合伙、公民的破产没有作规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亟需建立我国的个人破产制度。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个人破产制度 《破产法》 个人合伙 非法人企业 中国 适用
  • 简介:市场经济充满了信用借贷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尤如一张立体交叉的大网覆盖着经济运行的每个方面的角落,被称为市场经济的神经系统。破产制度作为维护信用关系的根本机制,对维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因此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破产机制已迫在眉睫,其中把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到非企业人和自然人的要求也刻不容缓。立法者应当把握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一历

  • 标签: 个人破产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债权人 破产法典 债务人利益 规范破产
  • 简介:作为中国LED显示产业的“开山鼻祖”,它曾因造出“亚洲第一屏”而声名显赫。由于种种原因,它走上了破产之路。如今,巨舰沉没,解析它的破产之路,对于现在的很多企业,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破产 亚洲 显示产业 LED 企业
  • 简介: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破产豁免规定是否能降低系统金融风险的发生呢?目前,有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破产法中的终止条款是为了保全债务人的财产完整,以避免因债权人个别的请求支付而危害其他债权人的整体利益。譬如,在美国《破产法典》中,给予破产约定条款特殊对待,在破产发生时债权人有权自动终止合同,请求债务人进行没有到期的支付,这就使金融合约的债权人有优于其他债权人的提前请求支付的权利。AIG和贝尔斯登公司正是在衍生品市场的交易中失败导致其破产.但是二者无法有效利用破产法的相关规定阻止衍生交易的债权人请求支付或者终止他们之间合同的要求。

  • 标签: 金融衍生交易 破产保护 法律规则 系统性金融风险 破产法典 债权人
  • 简介:<正>我国《企业破产法》修改5年来,广大破产法研究者与实践者充分把握机会,达到引领债权人、债务人理性表达诉求,节约成本,促进矛盾在破产法律框架内及时解决的理想效果,并随着破产业务的国际化脚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与实务问题迫切需要做出新的探索。一、破产法的一般理论问题研究有学者认为,破产法是私法,其制度构建指向以债权人权益保护为核心的功能体系,其功能实现需依赖市场机制完成。在我国破产法的未来发展中去行政化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大力加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完善破产法功能发挥所倚重的市场机制,用市场调节机制替代政府权力的直接干预

  • 标签: 破产法 债权人保护 破产重整 破产程序 破产撤销权 债务人财产
  • 简介:国有企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的抵押是否有效和抵押财产是否属于破产财产,是关系着抵押权人和企业职工利益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目前相关法律对此规定不甚完善的情况下,本文提出认定以划拨方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效力,应该因事而异,不能一律认定有效或者无效;抵押财产属于破产财产,但属于破产财产中的特殊财产,在分配破产财产时应将抵押财产与其他破产财产区别开来,从而确保抵押担保的优先权。

  • 标签: 企业破产 土地抵押 法律效力 抵押财产的归属
  • 简介:<正>所谓破产能力,是指债务人在失去债务清偿能力时,能够适用破产程序,接受破产宣告的资格。从本质上来讲,首先破产能力是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基础的,即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其具有破产能力的前提;其次破产能力是以维护和实现民事权利为目的的,是与当事人诉讼能力相并行的一种特殊

  • 标签: 当事人 诉讼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 破产能力 民事诉讼程序 自然人
  • 简介:1999年《破产清算法》中剩余债务免除制度的引入为免除自然人在破产程序中未清偿的债务提供了可能。但德国的剩余债务免除制度非常严格。其一,冗长的程序给参与者很大的压力;其二,债务人剩余债务的免除会因为严格的要求被拒绝。这些过高的门槛损害了剩余债务免除制度应有的让债务人重新融入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功能。2014年《个人破产法》改革的重点有:缩短了剩余债务免除程序、删除了第312条至第314条的简易破产程序和第114条的优先受偿权,对自主进入程序的决定进行了规定(随之规定了对重复申请的限制),以及对剩余债务免除的拒绝理由进行了修改等。然而此次改革中,国家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个人破产法并没有得到理念上的发展,甚至剩余债务免除制度因为扩大的特例范围而被削弱,因为程序的划分而被消解,使此次个人破产法改革显现出了退步。因此,下一轮关于《个人破产法》改革的讨论很快就会到来。

  • 标签: 个人破产法 剩余债务免除程序 简易破产程序 优先受偿权 债务人经济循环再融入
  • 简介:摘要:破产债权清收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存在问题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不能够按时偿还企业所欠下的债务,导致其依法宣告破产的清算。但是破产企业具有债权构成较为复杂的特点,因而在清收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使得破产企业的债权难以及时得到回收。本文将阐述管理人债权清收工作出现的困局,并对管理人破产债权清收策略进行分析。

  • 标签: 管理人 破产企业 策略 债权清收
  • 简介:摘要:破产债权清收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存在问题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不能够按时偿还企业所欠下的债务,导致其依法宣告破产的清算。但是破产企业具有债权构成较为复杂的特点,因而在清收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使得破产企业的债权难以及时得到回收。本文将阐述管理人债权清收工作出现的困局,并对管理人破产债权清收策略进行分析。

  • 标签: 管理人 破产企业 策略 债权清收
  • 简介:作为我国第一家林纸结合的企业,富伦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名字在林区越叫越响,其原因之一,是这个公司从启动运营至今的9个月中,创造出多个本公司的历史第一:日产量最高达180吨,产品合格率达995%,碱回收率达到98%……今年1至8月份,已累计完成纸浆产量27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上缴税金885万元,实现利润345万元。在这些骄人的成绩背后,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公司的前身是一家破产企业——原扎兰屯纸浆厂。而这些业绩仍是原厂的职工在原来的厂房里,原有的设备上创造的。如此大的反差是怎样产生的?用今天富伦人的话说:是“三大讲”活动让我们树立了信心,明确了责任,看到了希望。一、“三大讲”活动的背景  原扎兰屯纸浆厂是由中国轻工业部于1966年投资兴建的,1975年正式投产。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纸浆厂自投产以来,始终没能达到年产5万吨纸浆的设计生产能力,产量最高年份也只达到31万吨。此外,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不活,机制不灵,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阻滞,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技术改造断档,资金短缺、负债累累,多年形成的潜亏明亏到1997年已高达111亿元,资产...

  • 标签: 三大讲 企业思想 工作调查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破产法是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部基础法律,在我国整个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

  • 标签: 破产重整 《破产法》 和解程序 破产程序 保护债权人 债权人利益
  • 简介:<正>一、引言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市场体制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市场经济的规则就是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优胜劣汰,金融领域自不例外,也需要建立一套完整

  • 标签: 金融风险防范 破产制度 金融机构 破产法 金融业务 债权人利益
  • 简介: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部分,其合法与否是一个国家政权或政府能否赢得长久稳定与秩序的基础。从理论层面来看,公共政策合法存在着诸多理想类型,其合法的获得具有一定的来源和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公共政策合法的获取与巩固的制约因素。

  • 标签: 公共政策合法性 理想类型 基础考察 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