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些老年人退休后,不注意外在形象,整天含着胸,弓着背,缺乏朝气。所以,当人们把“衰老”和“含胸弓背”联想在一起时,一个腰板儿笔直、昂首阔步的老人自然会让晚辈刮目相看,也能引来同龄人艳羡的目光。这些看法,又会促使老人尽量做到以健康的身姿出现在世人面前。

  • 标签: 心理健康 外在形象 退休后 老年人 老人
  • 简介:军事应激所致损伤已被确定为部队非战斗减员和潜在战斗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降兵是高应激的特殊群体,其装备的技术含量高、训练强度大,面临的环境特殊、机动性强,易受空中风力、风向、噪声、加速度、气压以及着陆场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跳伞训练伤和事故伤.跳伞训练是一种具有复杂性、高节奏性、危险性、应激强度极大的、特殊的飞行劳动,在跳伞之前的地面训练和正式跳伞的过程中都伴有强烈的心理应激[1-3].现代战争条件下,对空降部队开展信息战和心理战的教育训练应该成为必备科目.

  • 标签: 航空 军事人员 应激 心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实习医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状况及带教方法.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谈心、临床观察等方法对48名实习医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8名实习医生进入实习阶段后都表现着不同程度的新鲜感、依赖感、陌生感、偏科心理,同时有着明显的求知欲望.结论抓住实习医生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的带教,对于完成实习大纲的要求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实习医生 心理分析 带教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类精神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抑郁症是常见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本文就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我院自1993~1994年以来,已先后为3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拟行了瓣膜置换术。通过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具体进行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39~68岁之间。所施术式:换单瓣25例,换双瓣10例。2调查方法通过查房或与病人单独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人的心理 术前 手术焦虑 心理反应 风湿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调查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心理状况,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组)和100例正常孕妇(正常孕妇组)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组和正常孕妇组的9个症状群评分进行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症状5个症状群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乙肝病毒 孕妇 心理状况
  • 简介:肝癌的病情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极为密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1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心理状态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及护理探讨,在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肝癌患者 临床分型 对症治疗
  • 简介: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思维紊乱,行为异常,时常受幻觉和妄想症状的支配,可能给社会,他人或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住院治疗。因此,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护理工作者对其处境要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理解,根据其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才能使患者逐渐适应病房环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心理活动特点 护理工作者 精神病患者 意外事故 住院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与药物联合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痤疮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面部护理 药物 痤疮
  • 简介: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以往人们总认为这项操作无非是手法、技巧和熟练程度的问题.它忽视了操作过程中护士的心理因素.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者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职业素质等。而能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护士具备了很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护士心理素质 静脉穿刺失败 护理操作技术 临床护理工作 心理因素 操作过程
  • 简介:目的总结卵巢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卵巢癌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胃肠道、骨髓抑制、脱发等不良反应的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86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其不良反应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卵巢癌化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 标签: 卵巢癌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各种因素,找出提高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护理措施。方法:笔者对我院在岗护理人员448名进行问卷调查,以无记名的方式全部收回。结果:发现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结论:找出应对护士心理压力的策略,提高护士心理调适能力,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从而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分析 对策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部队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发现当前心理卫生工作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层部队和部队医院心理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认为确立心理卫生工作管理理念、调查现有心理卫生资源配备现状、关注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才能不断提升部队心理卫生服务质量。

  • 标签: 军事人员 精神卫生 医院 军队
  • 简介:笔者通过分析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效沟通这一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1.1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尤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护理原则:解释—支持—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地解释,使其了解自身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等),使其接纳护士的意见,消除或减轻焦虑心理,从而改善睡眠及饮食状况。

  • 标签: 患者 老年 内科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目的帮助初次献血者做好自我心理调整,有效降低献血者因对献血环境和献血过程的陌生及恐惧心理,而产生的献血不良反应。方法医护人员针对初次献血者在献血前、献血时、献血后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使献血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成功实施无偿献血。结果95.59%的初次献血者顺利完成献血,4.41%的初次献血者出现生理心理不良反应。结论做好初次献血者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血站工作效率,为最大程度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初次献血者 无偿献血 心理状况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分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分娩疼痛发生率、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及分娩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期妊高征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顺产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分娩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标,同时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期妊高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ICU重症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方法 对本院

  • 标签: